安哥拉基督教

安哥拉基督教各派的統稱。安哥拉總人口約1287.8萬(2000年)。基督徒約1211.5萬,約占總人口的94.07%。其中新教有宗派29個,約237.4萬人,獨立宗派有104個,約86.8萬人,聖公會有宗派2個,約9萬人,天主教有宗派1個,約800萬人,新興宗派有1個,約14萬人。其餘信仰非洲傳統宗教和儀式,但這些儀式也為許多基督徒所接受。有12種語言的足本《聖經》譯本,3種語言的《新約聖經》譯本,13種語言的非足本《聖經》譯本。天主教在羅安達設立大主教教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哥拉基督教
  • 外文名:Christianity in Angola
歷史背景,發展狀況,

歷史背景

1491年,葡萄牙國王派遠征隊侵入安哥拉,並將已被帶到葡國受洗的4名黑人帶回,基督教傳入安哥拉。葡殖民者企圖使當時的剛果國王改信基督教,接受葡國統治。國王思戈武想藉助葡國的火槍和力量使自身強大,於1491年接受洗禮,取名唐·若昂一世,接著率領整個部落歸信基督教。唐·阿豐素繼位後,曾請求葡國王派遣有技術的傳教士到剛果傳授手藝等,派其子(教名為恩里克)去葡國學習神學。1518年,羅馬教宗授予恩里克主教職銜,使之成為第一位黑人主教。此時,剛果王國有基督徒12萬名,首府聖薩爾瓦多有教堂12座。由於葡國販奴商和傳教士的暴行,加上酋長們的馴服態度激起剛果族人的不滿,爆發大規模的起義。1543年新國王上台後,將葡國商人和傳教士全部趕出剛果王國,後者轉移至安哥拉的另一王國—恩哥拉。1576年,葡萄牙在安哥拉建立殖民地。自1596年,該殖民地隸屬於新近成立的聖薩爾瓦多主教教區,該教區包括剛果和安哥拉。在安哥拉存在奴隸貿易,長期未設立主教,但基督教教會存在下來。自16世紀,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安哥拉地區已有一地方教會存在,至19世紀中葉,只有極少數司鐸

發展狀況

18世紀時,由於當地人民的反抗,加上天主教內部各派互相鬥爭,葡國商人和傳教士曾被全部趕出安哥拉。1865年,法國聖神會(Holy Ghost Fathers)開始在此宣教,教會得到發展。1884—1885年柏林會議後,葡殖民勢力開始侵入內地,天主教傳教士向全國各地擴展。葡萄牙殖民當局一貫反對新教到其殖民地傳教。19世紀後期,以英美基督教新教為主的傳教士開始在安哥拉開展事工。1878年,英國浸禮會首批傳教士到達安哥拉北部,後先後有英國浸禮會傳教會、美國公理會國外傳教理事會、美國浸禮會海外傳教會、美以美主教派教會、加拿大聯合教會、基督教海外傳教會、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親非傳教會、安哥拉福音團、南非傳教總會等至安哥拉。新教傳教會多在較偏僻的地區傳教,在教育和醫療服務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於殖民當局和種種限制,新教傳教事業一直處於受控狀態。曾有幾名牧師被殖民當局勒令出境。1975年,安哥拉獨立,其後爆發內戰,浸禮宗循道宗教會通常支持反政府力量一邊,而羅馬天主教同情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統治者。1990年後有一定的宗教自由。新教曾在剛果聖薩爾瓦多和太謝臘達錫爾瓦鎮設立傳教點。主要有神召會、金班固教會、福音派公理會、耶和華見證會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神的教會、門諾會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