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性腎炎

安卡性腎炎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安卡性腎炎
  • 多發群體:無特定人群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患病比例:0.1%
  • 治療方式:藥物治療 支持性治療
  • 治癒率:60%
  • 溫馨提: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蔥、 生蒜、胡椒粉等
  • 主要症狀:腎痛 尿泡沫 尿痛 無尿 少尿 水腫
  • 所屬科室:內科 腎病內科
  • 醫保疾病:是
  • 併發症:貧血高血壓
  • 治療周期:1-3個月
  •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3000——10000元)
病因介紹,疾病預防,併發症,常見症狀,疾病檢查,診斷鑑別,治療方式,疾病護理,飲食保健,

病因介紹

一、血小管受損的原因:
原發性血管炎的發生主要是由免疫異常引起,而研究較多的是體液免疫,對細胞免疫等研究則較少。其致敏原有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在內源性中有核抗原、冷球蛋白和變性免疫球蛋白等;外源性抗原中為多種藥物和感染因素等,中性粒細胞可以被一系列促炎症分子如IL-1、TNF、TGF-、LPS等,刺激而處於初步活化狀態,導致胞漿內ANCA的特異性靶抗原如蛋白酶3和髓過氧化物酶等,可以在細胞表面表達。血清中的ANCA與相應的抗原結合可最終激活中性粒細胞導致脫顆粒反應,產生氧自由基和釋放蛋白酶從而造成血管內皮的損傷。
二、腎臟被累及的原因:
由於ANCA將人身體多數中小型血管損壞,所以導致全身性的免疫機能損壞,即表現為全身性的漫發疾病,而在眾多疾病中,由於腎臟中血小管數量眾多,所以腎臟受到的損傷最大。腎活檢病理光鏡檢查表明,腎臟受累早期多表現為局灶節段性腎小球毛細血管壞死,而病情進展或發病時腎損害較重則表現為新月體性腎炎,醫學上認為腎功能惡化程度與新月體形成的廣泛程度與大小相關。腎間質典型的小動脈纖維素壞死較為少見,腎髓質的白細胞碎裂性血管炎也不常見,所以原發性小血管炎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很容易造成誤診。

疾病預防

第一、控制飲食結構,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飲食的酸鹼平衡對於糖尿病的治療及併發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飲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機活性鹼的食品,少吃肉類,多吃蔬菜。
第二、參加有氧運動,適當鍛鍊身體,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從而預防腎病的發生。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壓力過重會導致酸性物質的沉積,影響代謝的正常進行。適當的調節心情和自身壓力可以保持弱鹼性體質,從而預防腎病的發生。
第四、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
第五、遠離煙、酒。煙、酒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無節制的抽菸喝酒,極易導致人體的酸化,使得腎病有機可乘。日常生活中以茶為飲品除預防和改善治療腎炎外還能調節人體機理平衡,消炎抗菌,清熱解毒,增強人體抵抗力。這類中草藥茶主要有金銀花、野菊花、蟲草等。
第六、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併發症

貧血,高血壓,呼吸道感染。

常見症狀

一、尿液尿量均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ANCA相關性血管炎能致使大量中小型血小管細胞壞死或發炎,而腎臟中的毛細血小管量在人體各器官中排列前茅,這也就直接導致腎臟器官受損迅速且嚴重,此時腎小管被炎症細胞浸潤,腎小球遭到嚴重破壞,大量蛋白質和血紅細胞濾至尿液當中,從而形成蛋白尿和血尿,因血管炎會經常檢查到血液,忘記化檢尿液,導致漏診嚴重,當病人肉眼觀察到血尿時,腎臟功能已嚴重受損。
由於安卡性腎炎是由血管炎症引起,會出現少尿或多尿現象,病人當經常觀注自身尿量變化,及時檢查,以免誤診。
二、浮腫和高血壓也是併發症之一。
由於腎臟功能不足,腎小球過濾下降,致使水分向組織間隙轉移,水分代謝產生障礙,引起水鈉瀦留,表現在體外形成浮腫。
有浮腫出現時的患者,多伴隨高血壓的出現,此時患者多有腰痛、頭暈、視力模糊、夜尿增多等腎病常見症狀。

疾病檢查

腎臟超聲檢查,腎臟MRI檢查,腎功能檢查。

診斷鑑別

急性腎炎的診斷
(1)、急性腎炎與泌尿系感染鑑別。
症狀不典型的急性腎炎有時僅有尿的變化,如有少量蛋白、紅細胞、白細胞而沒有高血壓、水腫、少尿等臨床症狀體徵,與泌尿系感染有相似的表現。
但泌尿系感染一般具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尿常規檢查可發現較多的白細胞,尿細菌培養或塗片鏡檢可發現致病細菌。使用抗菌素治療有很好的療效。
(2)、急性腎炎與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發作的鑑別。
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發作時一般有水腫及持續性高血壓等慢性腎炎病史,與急性腎炎的表現相似。但尿密度一般不高,常固定於1.010左右,並經常出現紅細胞管型和顆粒管型。腎臟體積不增大甚至縮小等。
慢性腎炎的診斷
1、慢性腎炎與慢性腎盂腎炎的鑑別
慢性腎盂腎炎的臨床表現可類似慢性腎炎,但詳細詢問有泌尿系感染的病史(尤其是女性),尿中白細胞較多,可有白細胞管型,尿細菌培養陽性,靜脈腎盂造影和核腎圖檢查有二側腎臟損害程度不等的表現。這些都有利於慢性腎盂腎炎的診斷。
2、慢性腎炎與狼瘡性腎炎的鑑別
狼瘡性腎炎的臨床表現與腎臟組織學改變均與慢性腎炎相似。但系統性紅斑狼瘡在女性多見,且為一全身系統性疾病,可伴有發熱、皮疹、關節炎等多系統受損表現。血細胞下降,免疫球蛋白增加,還可查到狼瘡細胞,抗核抗體陽性,血清補體水平下降。腎臟組織學檢查可見免疫複合物廣泛沉著於腎小球的各部位。免疫螢光檢查常呈“滿堂亮”表現。
3、慢性腎炎與原發性高血壓腎損害鑑別
血壓持續增加的慢性腎炎應與原發性高血壓伴腎損害鑑別,後者發病年齡常在40歲以後,高血壓出現在尿改變之前,尿蛋白常不嚴重而腎小管功能損害較明顯。心、腦血管及視網膜血管硬化性改變常較明顯。有的慢性腎炎患者具有頑固性高血壓,一般血壓越高,持續時間越久,則病情越嚴重,預後亦不佳。而惡性高血壓病多見於患有高血壓病的中年人,常在短期內引起腎功能不全,故易與慢性腎炎並發高血壓者相混淆。惡性高血壓病的血壓比慢性腎炎為高,常在29/17kP(200/130mmHg)或更高。但起病初期尿改變多不明顯,尿蛋白量較少,無低蛋白血症,亦無明顯水腫。因為惡性高血壓病時的小動脈硬化壞死是全身性的,故常見視網膜小動脈高度縮窄,硬化伴有出血和滲血,視乳頭水腫,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也較明顯,這些均可作鑒的依據。

治療方式

1、高血壓及心力衰竭的治療:存在高血壓的腎炎患者需要常規治療高血壓。心力衰竭的腎炎患者,因急性腎炎病患早期存在高血容量問題,治療重點宜放在清除水、鈉瀦溜,減低血容量上面。
2、飲食和水分:水分的攝入量以尿量、浮腫、高血壓的程度及有無心衰綜合來判定,處於急性期的腎炎患者以限制水分為宜,但不能過份。鹽的攝入量在有明顯水腫和高血壓情況下,可限制在2g/d左右 。蛋白質的攝入,視指標限制,蛋白質需以高質量蛋白為佳,如蛋類、乳類、瘦肉等。一般主張進低蛋白、高糖飲食持續到利尿開始,待腎炎患者症狀基本緩解後,可恢復常規飲食。
3、抗凝療法:腎小球內凝血主要為纖維素沉積及血小板聚集。因此,在對此類患者治療時,可採用抗凝療法,有助於腎炎緩解。
4、中醫治療: 中藥對腎炎無明顯的可重複證實的療效,且部分中藥具有腎毒性,可能導致病情延誤及加重。
5、抗氧化劑套用:可套用超氧歧化酶(SOD)、含硒谷胱甘肽過氧化酶及維生素E。
6、水腫的治療:輕度水腫的腎炎患者無需治療,經限鹽和休息即可消失。明顯水腫患者,可用藥物治療,一般間斷套用比持續套用要好。

疾病護理

1、忌煙:香菸中的有害物質可以直接刺激呼吸道,煙霧會給周圍人群的健康帶來危害,所以,應徹底杜絕菸草。
2、忌寒涼食物:寒冷食物會刺激腸胃,所以為了更好的恢復,應少吃或不吃。
3、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蔥、 生蒜、胡椒粉等。

飲食保健

1、粗糧
粗糧富含植物纖維,對於志在減肥的人來講,它可以幫助你抑制食慾,又可以獲得身體健康必須的各種基礎營養。全穀物類食物是鎂元素的豐富來源,醫學研究已經證明鎂可以有效的縮短身體內部各種疼痛肆虐的時長。
2、三文魚
如果你正遭受慢性疼痛的折磨,那么你就要在平時的飲食中多吃一些三文魚。三文魚內富含歐米茄-3脂肪酸及維生素D,歐米茄-3脂肪酸可以起到減輕疼痛的作用,而維生素D則可以幫助對抗慢性疼痛及日常的多種身體不適。僅僅3盎司的三文魚中就富含5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維生素D的日推薦量為1000國際單位,如果你是60歲以上人士日推薦量為1200國際單位)。
3、橄欖油
橄欖油被冠以液體黃金的美名,談到它的止痛功效方面,橄欖油富含抗氧物質多酚;這種元素被公認為可以抑制疼痛;此外橄欖油中豐富的不飽和脂肪可以增強骨骼強度及預防相關疼痛。因此下次當你享受美食的時候記得加入一些橄欖油在為自己的健康添磚加瓦。
4、天然香
在中國家庭的廚房生活中,天然香料一直都只是充當小角色,通常大家都是為了增加食物風味的時候才少量的添加,殊不知像胡椒、生薑、薑黃等這些天然香料通常含有極其有益身體健康的元素,比如生薑含有的姜辣素、姜酮酚、姜烯酚和姜酮元素可以起到類似於阿司匹林或布洛芬的鎮痛效果;另一種香料薑黃——常見於印度和泰國的咖喱中的菜用香料,其所含的薑黃素可以起到預防身體疼痛的效果。因此下次如果你感到身體疼痛或不適,可以為自己沏一杯薑茶。
5、草莓
草莓最直觀的就是鮮艷的天然紅色,這其實就表示草莓富含維生素C——強大的天然鎮痛抗氧化劑;一些研究還發現,維生素C還可以預防關節炎及相伴的軟骨損失和關節病變症狀的形成。
1、多喝水;2、多吃含高蛋白的食物;3、多吃含鐵、硒、鋅等礦物質的食物;4、適量補充維生素A、C、E。
1、患者不能抽菸喝酒;2、不能吃辛辣食品;3、忌厚味、油膩類食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