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文化教育
新洲邾城四小——留守學生的
幸福家園“又是一個周五……”武漢市新洲區汪集街安仁村的小
學生汪志紅嘟著嘴,跟著70歲的爺爺汪佑清回家。其實,他很不願意離開自己就讀的邾城四小。汪志紅就讀的邾城四小位於新洲區邾城街城鄉接合部,1999年由邾城街周邊幾個自然村的村國小合併而成。為了解決留守兒童這塊教育空白點,2005年,邾城四小決定改建成專門針對留守兒童的寄宿制
學校,這也是武漢最早的留守兒童寄宿制學校。說到當初的創業幹勁,校長饒小平依然激動不已。辦食堂、建宿舍,處處都要花錢,
經費十分緊張,“當時,老師自發把錢拿出來支持學校。李小玲老師把準備結婚的6萬塊錢都拿了出來,婚期也因此向後推遲了2年”。創辦初期,學校校園面積只有700平方米,一棟陳舊的教學樓、一個泥土飛揚的運動場。為了鼓勵支持邾城四小建設留守兒童學校,按照“先建設、後解決、分步走”思路,武漢市區兩級財政投入800多萬元,緩解學校建設的資金缺口。新洲區教育部門還打破義務教育就近入學的框框,允許學校面向全區招生,只要是留守兒童或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都可以就讀。記者看到,如今占地2.05萬餘平方米的校園內,道路兩側綠樹成蔭,開闊敞亮的教學樓按“F”形連體設計,學生
宿舍按照公寓標準建設,配備有空調、洗衣機以及太陽能熱水器,還有現代化的食堂、塑膠運動場。為了讓留守兒童不僅進得來、住得下,還要吃得好、學得棒,學校提出建設“留守學生的家園、幸福生活的樂園、素質教育的學園”的發展目標,為每間寢室配備了生活老師,和孩子們住在一起,負責照顧孩子們的飲食起居,包括給每一個小孩子洗衣服、剪指甲、曬被子等,擔負起媽媽的職責。媽媽老師袁喜鋒每天16小時與孩子們“泡”在一起。據介紹,邾城四小非常注重文明習慣的培養。學校開發了《養成教育新三字經》《養成教育手冊》《優秀學生成長計畫》等校本教材,從一年級抓起,從每一個細節抓起,文明禮貌成為植入學生生命底色的陽光、水分和養料。他們都能及時撿起散落的紙屑,見到師長行禮問好,食堂就餐不嬉戲打鬧。近2000名學生就餐過的餐廳,地上看不到一粒潑灑的飯菜。今年六一節前夕,家住李集的高庚勝特意從打工的東莞趕回來陪兒子過節。他的兒子高鋮鐸在邾城四小一年級五班就讀。那兩天,兒子身上一點一滴的變化讓高庚勝激動不已。“以前吃飯一撒一地,現在一顆米都不剩;晚上,我要給他洗澡,他說他自己洗;做作業也不要我催,做完了就拿給我看……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小伢,他居然跟我說,爸爸,你在外打工辛苦了,多吃一點。”說到這些,這位年輕的父親眼圈都紅了。為了豐富孩子們的課餘生活,學校還成立了書法、棋類、舞蹈等10多個興趣活動小組。拉手風琴、跳華爾茲,城裡孩子愛玩的,這些留守孩子也都能玩得很轉。山村孩子萬念紅從母親搭梯採摘柿子的艱辛里萌生髮明機器手的願望,一根竹竿,一端劈分為可張可合的六片,舉起竿子即可採摘。她的發明奪得武漢市小發明一等獎,被村民廣泛仿效。
自然文化
安仁湖釣趣 武漢市新洲區汪集街有一個安仁村,村子東面有一個安仁湖。不知是湖以村為名,還是村以湖為名。安仁湖的面積有3.1平方千米,比百十戶人家的安仁村大得太多。上世紀60年代初,湖北省電影製片廠曾經在安仁湖拍攝魚類大豐收的鏡頭,宣傳推廣自然湖泊人工養殖。2002年9月11日的《楚天都市報》登載一篇《新洲汪集“湖霸”橫行安仁湖》的新聞,報導新洲汪集街安仁湖漁場連發“湖霸”偷撈螃蟹並追殺漁民事件。安仁湖以水產養殖聞名,其名氣要比安仁村的名聲大得多。
宋代詩人楊萬里(1129——1206年)有一首《舟過安仁》詩:“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描寫詩人乘船路過安仁縣(湖南東南部)見到兩個兒童在漁船上收起竹篙停下漿,天空晴朗卻撐起雨傘,借風吹雨傘的力量推動船兒前進的童趣情景。
安仁縣和安仁湖一個在湖南一個在湖北相隔千里,古詩歌的內容和湖裡的新聞事件好像都跟釣魚風牛馬不相及。但我偏偏是一個喜歡研究垂釣文化現象的釣魚人,把這些同名的地域(水域)以及相關的故事聯繫起來把玩,的確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釣魚不僅僅是人和魚這么簡單的關係,它包含人和自然的關係、人和人的關係、人和科學技術的關係、現實和歷史的關係等等,很值得去探討和玩味。釣魚是有文化含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