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四夷論》是唐代牛僧孺創作的一篇散文,收錄於《全唐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守在四夷論
- 出處:《全唐文》
- 作者:牛僧孺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守在四夷論》是唐代牛僧孺創作的一篇散文,收錄於《全唐文》。
《守在四夷論》是唐代牛僧孺創作的一篇散文,收錄於《全唐文》。作品原文守在四夷論《傳》曰:“古者天子守在四夷。”藎言能令四夷不侵,鹹自守境。洎周漢迄隋,多不知守身,但欲令四夷自守,殊不知四夷自守,國內皆成四夷也。因著論以明...
守在四夷 守在四夷,與周圍各民族和平相處,藉以對中國的守衛。夷:古代稱東方的民族。漢代劉安《淮南子·泰族訓》:“天子得道,守在四夷。”
壽春進祝聖七首·守在四夷 《壽春進祝聖七首·守在四夷》是唐代詩人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作品原文 天將興大蜀,有道遂君臨。四塞同諸子,三邊共一心。闍婆香似雪,回鶻馬如林。曾讀前皇傳,巍巍冠古今。
江統《徙戎論》:“《春秋》之義,內諸夏而外夷狄。以其言語不通,贄幣不同,法俗詭異,種類乖殊;或居絕域之外,山河之表,崎嶇川谷阻險之地,與中國壤斷土隔,不相侵涉,賦役不及,正朔不加,故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禹平九土,而西戎即敘。”“其性氣貪婪,兇悍不仁。”南北朝丘遲:“霜露所均,...
明朝治邊方略核心是“守在四夷”,其重點是防範北部邊疆的蒙古勢力,在南方地區,其策略則是守境安民,達到穩定的目的。清代前期的治邊方略仍是“守中治邊”,但對邊疆地區持有積極態度,後期治邊思想與方略的局限性逐步明顯。歷史背景 與以往相比,宋元明清諸王朝的治邊方略大致呈現出一種波動起伏的特點。兩宋奉行...
“守在四夷”,是守住四方疆域的意思,嚴格地說,不能看成是古代的治邊思想, 不過是表明其治國的目標,與治邊思想不完全是一回事。所以,將古代的治邊思想概括為“守在夷”,同樣不正確。如前已指出,“華夷之辨”與“嚴華夷之防”,“貴中華,賤夷狄”, 這才是明以前傳統的治邊思想。“以夷治夷”、...
以其言語不通,贄幣不同,法俗詭異,種類乖殊;或居絕域之外,山河之表,崎嶇川谷阻險之地,與中國壤斷土隔,不相侵涉,賦役不及,正朔不加,故曰“天子有道,守在四夷”。禹平九土,而西戎即敘。其性氣貪婪,兇悍不仁,四夷之中,戎狄為甚。弱則畏服,強則侵叛。雖有賢聖之世,大德之君,鹹未能以通化率...
守在四夷。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浩浩:遼闊的樣子。垠(yín):邊際。2.夐(xiòng):遠。3.縈帶:彎彎曲曲如帶子一樣。4.糾紛:重疊交錯的樣子。5.黯:昏黑。6.曛(xūn):形容日色昏暗。7.蓬:草名,即蓬蒿。8.鋌(tǐng):疾走的樣子。9.亭長:亭長:秦漢時每十里為一亭,設亭長一人,掌管...
《命呂休璟等北伐制》是唐代蘇頲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命呂休璟等北伐制 門下:朕聞守在四夷,藎安人以和眾;加於百姓,豈窮兵而黷武?然則日之所出,弗俾於化;故知天之所討,必龔其罰。自默啜虔劉肆暴,桀驁反常,獨為匪人,假命驕子者,有歲時矣,雖奉書就邸,或遵於聲朔,而控弦犯塞,已毒...
論一 政教何先論 妖不勝德論 天機論 復井田論 第十一卷 論二 伊尹五就桀論 知人安民孰難論 羊祜杜預優劣論 直論 晁錯論 第十二卷 論三 水旱論 斷論 問喘牛論 開封府試守在四夷論 御試登講武台觀兵習戰論 第十三卷 箴 相箴並序 將箴並序 嫉惡箴 用材箴 求名箴 規過箴 守默箴 聽箴 視箴 第...
61.守在海外:語出賈誼《新書》:“天子有道,守在四夷;諸侯有道,守在四鄰。”62.夷不亂華:語出《左傳·定公十年》:“裔不謀夏,夷不亂華。”63.在德非險:語出《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
61、《論中國古代治邊的重北輕南傾向及其形成原因》,《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3期。62、《邊吏張虔陀與唐朝、南詔關係之破裂》,《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年3期。63、《南越國的內外關係》,《中國壯學》第一輯,民族出版社2006年。64、《古代“守中治邊”、“守在四夷”治邊思想初探》,《中國邊疆史地...
“且天子有道,守在海外。守位以仁,不恃隘害。苟民志之不諒,何雲岩險與襟帶?秦負阻於二關,卒開項而受沛。彼偏據而規小,豈如宅中而圖大。”43天子有道,守在海外:《淮南子》:“故天子得道,守在四夷;天子失道,守在諸侯。”謂政治清明時,境外諸國都會自發成為天子的藩衛,政治混亂時,天子只能...
守在四夷者,先皇之略也。海外有截者,先皇之威也。禮由岐陽者,先皇之義也。張樂岱郊者,先皇之仁也。鑾幸幽漠者,先皇之智也。燮伐南荊者,先皇之禮也。升中告成者,先皇之肅也。親虔宗社者,先皇之敬也。兗實無闕者,先皇之德也。開物成務者,先皇之貞也。觀乎人文者,先皇之蘊也。革弊...
以上述邊疆地緣政治觀為基礎,中原王朝制定並施行“守在四夷”的方略,歷朝對周邊蠻夷通常慎用刀兵,處理爭端時大都採取守勢。同時,形成注重德治與教化的方略,認為對周邊蠻夷施以德澤,經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可取得武力不能達到的效果。中原王朝在治邊方面施用文化軟實力,前提是固守“華夏居中”“華夷有別”“守在...
論中國“守中治邊”、“守在四夷”的傳統治邊思想 西漢王朝對外思想述論 清代藩屬觀念的變化與中國疆土的變遷 梁啓超“名譽孤立”外交思想探析 倭寇之亂下明朝士人對日本的研究 朝貢制度的理論淵源與時代特徵 中國古代封貢體系的本質屬性:中原王朝陸基性國土防禦體系——以封貢體系的理論框架與內部組成、運作規律為...
清前期諸帝仍有“守中治邊”“守在四夷”的傳統意識,但卻少有“內華夏外夷狄”一類的看法。雍正帝明言:“何得尚有華夷中外之分論哉!”,“中國之一統,始於秦;塞外之一統,始於元;而極盛於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員極廣,未有如我朝者也。”隨著“大一統”民族觀的提升、認識上的明確,在實踐上,康熙...
“世之治也,守在四夷” ,大凡明代西南邊疆有警“則抵掌疆埸,未有先於土司者矣” ;“有事,則備兵使者發符調之,然惟行於三宣、六慰而止,遠者不能及也” 。明朝人看待雲南外邊政區對國家統一和疆域穩定的作用時評論說:“夫滇南大勢,譬之一家,蒼洱以東則為堂奧,騰永則其門戶,三宣、蠻莫則其藩...
次元鍵,國學生。孫八人,孫女三人。將以辛丑年日月,合葬城北牌樓凹新阡。銘曰:國有成憲,畺臣是持。法苟不撓,威豈遂隳。赫赫中土,守在四夷。將鎮撫之,敢曰羈縻。於惟我公,張弛得宜。緬懷曩哲,經略西陲。美征世濟,前光後輝。即論晚節,曾不少差。新阡鬱郁,公其樂茲。我文紀實,或無愧辭。
論中國“守中治邊”、“守在四夷”的傳統治邊思想 西漢王朝對外思想述論 清代藩屬觀念的變化與中國疆土的變遷 梁啓超“名譽孤立”外交思想探析 倭寇之亂下明朝士人對日本的研究 朝貢制度的理論淵源與時代特徵 中國古代封貢體系的本質屬性:中原王朝陸基性國土防禦體系——以封貢體系的理論框架與內部組成、運作規律為...
論者不察其本,遂比盧龍若異域,繆矣!夫王者長駕遠馭,不難威行萬里。幽燕,禹跡內地耳,乃謂鞭策所不能及乎?且吾聞之,天子有道,守在四夷,勇夫重閉,君子所貴。以萬乘之尊,而自臨於危險之地,未為長策也。有定天下之勞者,享天下之逸,亦不必寒苦沙磧之地,而後可以建都也。」曰:「然則幽燕不...
”《資治通鑑·唐昭宗景福二年》:“上曰:‘朕不能甘心爲孱弱之主,愔愔度日,坐視陵夷。’”宋 沈遼 《讀書》詩:“病骨愔愔百不如,不應投老更看書。”④以指柔靡之音。唐 牛僧孺 《守在四夷論》:“ 夏 捨淑德而嬖 妹喜 ,是色攻而亡也; 商 捨德音而耽愔愔,是聲攻而亡也。”
雖然,亦異乎守在四夷之世矣。明·顧璘《批點唐音》:慘澹可傷。音律雖柔。終是盛唐骨格。明·敖英、凌雲《唐詩絕句類選》:“秦時明月”一首,用修、於鱗謂為唐絕第一,愚謂王之渙《涼州詞》神骨聲調當為伯仲,青蓮“洞庭西望”氣概相敵。第李詩作於淪落,其氣沉鬱;少伯代邊帥自負語,其神氣飄爽耳。明·...
是故古者天子守在四夷來則懲而御之去則備而守之其慕義而貢獻則接之以禮羈縻不絕使曲在彼乃(刪此五字)聖王制御夷狄(刪此四字)之常道也。在昔東胡避李牧北虜憚郅都南蠻服孔明西戎畏郝玭此四人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君臣同體因守邊疆故能威震四夷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刪在昔至此六十...
試論中國邊疆學的研究方法 論封建王朝治邊的歷史經驗 論南詔與唐朝關係的性質 南詔、吐蕃與唐朝三者間的關係 論中國古代治邊的重北輕南傾向及其形成原因 治邊思想與治策 論中國古代治邊思想的特點、演變和影響 古代“守中治邊”、“守在四夷”治邊思想初探 漢唐王朝的納質制度 蒙元經營西南邊疆的統治思想及治策...
」紀曰:「天下有道,守在四夷。宜修德政,以懷不附。遷移至尊,誠計之末者。愚以公宜事委公卿,專精外任。其有違命,則威之以武。今關東兵起,民不堪命。若謙遠朝政,率師討伐,則塗炭之民,庶幾可全。若欲徙萬乘以自安,將有累卵之危,崢嶸之險也。」卓意甚忤,而敬紀名行,無所復言。時議欲以為...
陛下苟思兵者兇器,戰者危事,而不倒持太阿,授人以柄,則守在四夷,而常獲靜勝,此備御之上策也。”未幾,出知天雄軍兼兵馬部署。時言事者請城綏州,屯兵積穀以備党項。邊城互言利害,前後遣使數輩按視,不能決。時已大發丁夫,將興其役,詔若水自大名馳往視之。若水上言:“綏州頃為內地,民賦登...
更可恨者,王者守在四夷,祖制不蓄內兵,即四衛之設備而不操,原有深意。忠賢謀同奸相沈㴶創立內操,不但使親戚羽黨互動盤踞其中,且安知其無大盜刺客之人寄名內相家丁,倘或伺隙謀亂,發於肘腋,智者不及謀勇者,不及拒識者,每為寒心。忠賢復傾財厚與之交結,昔劉瑾招納亡命曹吉祥弟侄,傾結達官,...
二、視夷狄入侵為國讎奇恥——“守在四夷”三、以是否遵循禮義為區別夷夏的重要標準——“許夷狄不一而足”四、苟有功德則宗之——“以齊桓為伯首”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行政管理思想 一、胡人內遷與暴虐 二、冉閔極端的排胡政策 三、民族和解的典範——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四節 唐朝的民族行政管理思想 ...
論晚清邊疆危機及應對方略 “守在四夷”與“守在四境”大沽口炮台相關歷史事件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的大沽口炮台 試析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大沽口的防禦體系 淺析第二次鴉片戰爭對北洋海軍成軍的影響 大沽口炮台與近代天津通信業 天津水雷學堂的創設及其影響考略 史志檔案資料 天風海濤愛國壯舉——從史志資料看天津在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