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乾隆時期經濟問題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因此民間的疾苦仍然很多,民變動亂時有發生,老百姓活不下去,自然就要反抗,要抗爭。這中間既有小規模的抗稅抗糧的事件,也有大規模的宗教種族反抗。他們一反抗,稅收不上,糧征不來,邊疆地區和少數民族要鬧獨立,乾隆無法接受,
大清國面臨分崩離析的局面了。所以乾隆採取強有力的鎮壓手段。
過程
兩平金川
乾隆十二年( 1747年 ),
大金川土司
莎羅奔公開叛亂,乾隆3次派兵進攻大
金川,損兵折將,用了兩年時間仍未將其打敗,後來莎羅奔主動請降,乾隆找到了台階下,從金川之役抽身。
乾隆中期,大金川土司再次叛亂,不斷侵擾進犯鄰近土司。
經過
大小金川之役,此後清朝在這一地區廢除
土司制,改置州縣。鞏固和發展了西南地區自雍正以來“
改土歸流”的成果,加強了邊疆和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兩平準部
清政府將
準噶爾分治,封
阿睦爾撒納為雙親王。但阿睦爾撒納並不滿足,他歸附清朝是想借清廷之手消滅對手達瓦齊,自己當可汗。在與
清政府交涉無果後,1755年八月,阿睦爾撒納發動叛亂,並擊潰清軍留守部隊。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派蒙古人成兗札布、滿族人
兆惠領兵進攻,恰逢準噶爾遭受
天花瘟疫,死者無數。阿睦爾撒納戰敗,逃往
沙俄後亦染天花病死,沙俄將其屍體交給清朝。至此,清軍完全控制了天山南北兩路。然而剩餘的準噶爾人仍堅持抵抗,於是乾隆帝下令殺盡抵抗者。準噶爾人遂大半被屠,不久後滅絕。
平回部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小和卓的慫恿下,二人又發動叛亂,試圖脫離清朝的控制。但二人的統治卻很兇暴,不得人心。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
兆惠率清軍打敗了叛軍。大小和卓逃奔
巴達克山(今
阿富汗東部)。清軍派人與當地部族交涉,巴達克山部族首領執殺大小和卓,把屍首送交清朝。此役後清王朝統一了西域,命名為“新疆”。從此,新疆完全歸入清朝版圖。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設
伊犁將軍,作為管理新疆的最高軍事長官,加強和完善了清朝對新疆地區的管理。
平緬甸
乾隆三十年(1765年),緬甸軍隊開始不斷侵入中國雲南
普洱地區進行騷擾,
雲貴總督劉藻兵敗卻謊報大捷,後自殺。新任雲貴總督
楊應琚收復了邊境失地後貪功冒進遭到挫敗,卻謊報大捷,乾隆調查後令楊應琚自盡。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
明瑞接替雲貴總督,兼兵部尚書,經略軍務。他率清軍分兩路出境攻緬。清軍糧食不足。緬軍先主動後撤,在清軍糧盡時大舉反攻。
次年二月初,明瑞在後撤途中,被數萬緬軍包圍在象孔,除少數清軍突出重圍,明瑞與諸將士大部陣亡。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二月,乾隆帝任命
傅恆為經略,再次大舉征緬,沿途未遇緬軍主力,卻因
熱帶雨林中的瘴氣而損失慘重。此時,緬甸東部新征服的
暹羅(今泰國)暴發起義,緬軍為避免兩線作戰首先提出議和,此時傅恆率出關的3萬多清軍因中瘴氣僅剩1萬3千人,故未等議和開議,清軍即班師回國。
乾隆80生日時,緬甸國王因擔心清朝與暹羅夾擊,主動派使者祝壽進貢,要求恢復通商和冊封。乾隆即冊封其為緬甸國王,恢復正常貿易。中緬糾紛遂以緬甸納貢
投誠,正式成為清朝
屬國而完結,但此時距清緬戰爭結束已整整20年了。但此事仍被記入“十全武功”,乾隆帝的好面子可見一番。
平林爽文起義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台灣彰化地區
天地會首領
林爽文率領千餘人,在距
彰化縣20餘里的大里杙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3000人,攻破台灣北部眾多城池,成為台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起義。林爽文布告安民,並申明軍紀,民眾痛恨清朝的腐敗統治,紛紛加入,聲勢很大。這時
莊大田在南路回響林爽文起義,起義軍攻下彰化後,推林爽文為大盟主。起義軍彼此平等相待,兄弟相稱。對貪官污吏堅決鎮壓,沒收一些地主的土地給起義民眾耕種。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十一月,福康安到達台灣,對起義軍進行分化瓦解,以優勢兵力解諸羅之圍,又接連攻下斗六門 、大里杙等軍事要地。不久,
莊大田負傷被俘,就地
斬首。
平安南
清乾隆五十二年,
廣南王國(今越南南部)親王
阮文惠攻打
安南王國(今越南北部),直搗其首都東京(今河內)。
安南國王黎維祁逃到廣西,請求清政府干涉。乾隆帝認為,百餘年來,黎氏王朝朝貢不絕,清朝有“興滅繼絕”的義務。遂派
兩廣總督孫士毅率兵1.2萬人。
雲南提督烏大經率兵8千人,並集結黎氏王朝殘餘勢力,於1788年
反攻。
起初戰事比較順利,取得一些勝利;後來孫士毅輕敵冒進,在次年遭到慘敗,狼狽逃回國。阮文惠並不願與清朝為敵,因而派侄阮光顯“齎表入貢”。
乾隆五十五年(1792年),阮文惠改名阮光平,親自到北京祝賀乾隆帝的八十壽辰,乾隆帝封他為安南國王。
這次戰爭,清軍無疑是失敗了,但由於
阮文惠最終主動停戰請和,乾隆帝仍把它記入“十全武功”。
兩平廓爾喀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廓爾喀(今
尼泊爾)因不明原因(可能是追討地方官欠款或宗教問題)攻擊清朝,清朝派去談判的官員巴忠竟私下允諾每年賠款1.5萬兩,待廓爾喀退兵後向中央謊報戰功;但不久因為巴忠未履行允諾,廓爾喀兵再次進攻,巴忠自殺。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福康安率兵反擊廓爾喀,清軍一路追擊,翻越
喜馬拉雅山連續作戰,大敗廓軍。清軍深入廓爾喀境內以圖攻陷其首都陽布(
加德滿都),但未達目的,反而因驕傲輕敵而勞師損兵。
清兵凱旋之際,乾隆帝回憶即位後在邊疆地區建立的十大武功,因作《
十全記》以紀其事:“十功者,平
準噶爾為二,定
回部為一,掃
金川為二,靖台灣為一,降緬甸、
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乾隆帝因此自稱“十全老人”。
意義
清前期諸帝仍有“守中治邊”“守在四夷”的傳統意識,但卻少有“內華夏外夷狄”一類的看法。雍正帝明言,“何得尚有華夷中外之分論哉!”“中國之一統,始於秦;塞外之一統,始於元;而極盛於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員極廣,未有如我朝者也”。清朝保守疆域的觀念亦較明確,乾隆帝說:“夫開邊黷武,朕所不為;而祖宗所有疆宇,不敢少虧尺寸。”由於處理與北方遊牧民族的關係較為得法,重北輕南的治邊傳統傾向在清代不明顯。開始著力收復歷代疆域。
這10場戰爭,有勝有負,都打得艱苦卓絕。
孟森評價:“高宗(乾隆)於新疆定後,志得意滿,晚更髦荒。自此以前,可言武功;自此以後,或起內亂,或有外釁,幸而戡定,皆救敗而非取勝矣。”為了應付繁浩的軍費開銷,當時鹽商總計捐輸不下1310萬兩白銀之巨。
乾隆的“十全武功”,情況不同,性質各異:有
鎮壓民變,有
平息叛亂,
有揚兵耀武,有小題大做,有得不償失,有多管閒事,有維護正義,有反擊侵略。如新疆用兵三次,廓爾喀用兵兩次,這五次用兵對新疆、西藏的鞏固統一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但是,也有的用兵是小題大做,窮兵黷武。如大小金川之役就是這樣的。
乾隆利用清朝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隔閡,兩次平定西北的準噶爾部,一次平定新疆回部,兩次征服西南的大小金川,一次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一次出征緬甸,一次出征越南和兩次出征尼泊爾的廓爾喀。其中對歷史影響最大的是西北方面的軍事行動,密切了中原與少數民族的關係,加強了中央集權。
評價
從戰爭事件上看,從乾隆十二年(1747年)第一次戰爭開始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結束。事件長達45年,幾乎伴隨著乾隆的統治歲月,也是乾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從戰爭對象上看,有外國的、本國的、有廓而喀王、有藩屬土王、有蒙古大汗、有回部和卓、有金川土司、有台灣反清義士,作戰時間少則一年,多則三四年。
將近半個世紀的連續戰爭,不僅耗費了龐大的軍費,死傷了眾多的官兵,同時老百姓的生命財產損失更是無法估量。所謂“十全武功”,不過是一個好大喜功者的幻想,乾隆確實有窮兵黷武、好大喜功之嫌,但是這十次的戰爭保障了中國領土的完整和國家的統一,在這一點上,乾隆的功績不可抹殺的。
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