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的秩序:當代大學論文集

學術的秩序:當代大學論文集

《學術的秩序:當代大學論文集》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在2004年4月1日編輯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愛德華·希爾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學術的秩序:當代大學論文集
  • 譯者:李家永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
  • 頁數:477頁
  • 開本:32
  • 品牌:商務印書館
  • 作者:愛德華·希爾斯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0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00050332
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作者:(美)愛德華·希爾斯 譯者:李家永

媒體推薦

譯後記
譯完希爾斯的《學術的秩序》,本來打算把翻譯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和對本書的理解跟讀者做一番交流,但現在看來似乎不大可能了。一是因為本書的翻譯過程拖得太長,出版社已經一催再催;二是自己現在發現實在沒有對本書及其作者做出全面評價的能力;最後,阿爾特巴赫為本書所作的導言已經對希爾斯和本書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介紹和評價,也用不著再畫蛇添足了。不過,作為譯者,還是覺得有必要在這裡交代幾句。
從副標題“當代大學論文集”不難看出,本書探討的是教育問題。而且,希爾斯的學生中有阿爾特巴赫這樣在國際與比較教育界的知名學者。但希爾斯的學術影響,主要在社會學界,不是在教育學界。作為20世紀最具國際影響的社會學家之一,希爾斯非常關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本書就是在希爾斯過世後,由他的幾個弟子從他有關論述高等教育的若干論文中選編輯成的。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說,這還算不上是一部專著,只是一本論文集,希爾斯好像也沒有關於高等教育的專著。收錄在本書中的文章,最早的發表於1938年,最晚的發表於1995年(希爾斯在這一年辭世),時間跨度長達半個多世紀。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又不僅僅是一本書,它集中體現了作為社會學家的希爾斯對高等教育的看法。
統覽全書,一個突出的印象是這些文章前後相距五十多年,討論的主題也不盡相同,並且作者的觀點明顯地既不受官方的歡迎,也與大多數主流學者相左,但希爾斯似乎並不在乎,他對高等教育領域諸多重大問題上迥異於他人的看法,在長時期內是如此地一致。從書中看到的希爾斯的形象,使我想到了那個為了心中的理想不惜與任何真實的或虛幻的人或事挑戰的堂·吉訶德。這種聯想也許有些不敬。畢竟,堂·吉訶德只是塞萬提斯虛構出來的一個既可愛、又可笑、還有些不自量力的騎士,而希爾斯則是生活在現實世界、尤其是學術世界的一個大師級的嚴肅學者。對於希爾斯,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觀點,也可以對他的思想提出挑戰、質疑、甚至批判;就我自己而言,本書的翻譯也是一個充滿矛盾的過程,有時禁不住為其中很多老到、深邃的觀點擊節叫好,有時又對書中表現出的偏執和“迂腐”無法容忍。但是,有一點任何人都無法否認:希爾斯的這種固執,恰恰是一個以追求真理為“天職”的學者身上最令人敬佩的品質。
《學術的秩序》也許有些“不合時宜”。人類今天步入了21世紀,希爾斯的全部生活已經定格在20世紀,但他孜孜以求的現代大學的精神家園,卻在19世紀的洪堡時代。洪堡是偉大的,今天依然偉大;19世紀的德國大學是整個世界高等教育的巔峰,今天也依然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但是,社會總是要往前走的,大學也不例外。在希爾斯生活的時代、特別是第二次世界之後,高等教育的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美國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歐美已開發國家的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大學逐漸走出象牙塔,與社會的聯繫越來越密切。在美國,教學、科研、服務作為高等教育三大支柱的理念已經得到牢固確立。隨著聯邦政府對大學的資助(以學生貸款和資助科研項目為主要表現形式)越來越成為大學維持正常運轉不可或缺的財政來源,這種資助所附帶的條件和要求也對大學自治的傳統形成了巨大衝擊。這一切,在希爾斯看來是不可容忍的,是大學精神的倒退。希爾斯說大學從來就不是一座象牙之塔。這一與大多數人的認識大相逕庭的觀點自然有發人深省之處,但希爾斯要表達的意思是,如果說“象牙塔”意味著大學的封閉性,那么它做得還遠遠不夠。大學應該“出世”(即洪堡所說的大學需要“孤寂”),與真理為伴,而不應該“入世”,不應該介入塵世間的“實務”。
社會發展到今天,大學要“躲進小樓成一統”的思想已成明日黃花。但是,從希爾斯對大學傳統價值多少有些無奈和勢單力薄的吶喊中,我們能否聽到一些閃光的東西呢?從歐洲最古老的大學誕生算起,到今天已經有八九百年的歷史了。這期間跨越了中世紀、宗教改革、文藝復興、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工業革命、兩次世界大戰以及戰後的科學技術革命等重大的歷史時期和歷史事件。其間大學也在經受著歷史的洗禮,經歷了一次次蛻變和飛躍。但在歷盡多個世紀的滄桑巨變之後,大學之所以還叫大學,就是因為它有一些萬變不離其宗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就是希爾斯一再強調的大學的精神與傳統。也許有一點會引起我們的注意:當“改革”、“變化”成為當代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主題時,國內外的學者們也在熱烈地討論著大學的保守性問題,並有很多學者賦予大學的保守性以某種積極、正面的意義。希爾斯告誡我們,大學的使命是追求真理,教授的天職是以學術為業;社會、政府不應該過分干涉大學的事務,大學不應該在與社會、政府的關係中迷失自己,更不能成為政府的附庸。大學的教授們應該享受學術世界的“孤寂”與“自由”,不應該捲入與學術無關的政治與黨派之爭,更不能在學術人員的任用上攙雜任何政治因素,應該堅持嚴格的學術標準。所有這些,在與大學相比顯得更為強勢的各種社會和政治力量面前多少有些一廂情願,但是,在大學已經變得有些“務實”、功利、甚至是浮躁的今天,希爾斯的這些肺腑之言,至少也算忠言逆耳吧。這也正如阿爾特巴赫在本書導言中所說,“對傳統大學的辯護,以及應該為學術機構提供最大可能的自治來決定它們自身的目標和組織它們自己的事務這一觀點,在今天並不特別受歡迎”,但是,“我們需要更多的希爾斯式的聲音——大學的傳統思想需要強有力的捍衛者,因為它對現代大學有頗多可資借鑑的地方”。
在本書的翻譯過程中,譯者感到有頗多遺憾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有兩點。
第一,正如前面已經交代過的,收入本書的文章時間前後相距五十多年,討論的問題以美國為主,也廣泛涉及歐洲、亞洲、非洲的許多國家,其中的某些重要人物、事件或概念,作者一筆帶過,放在作者當時的背景和讀者對象上考慮,這樣做也許很自然,但對今天的一部分讀者來說,也許會有不知所云的感覺。因此,譯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對某些部分做了注釋,但由於時間的關係,也許這一工作還做得很不完善。
第二,譯者參加過不少學術著作(主要在教育方面)的翻譯,但還從來沒有遇到過像《學術的秩序》這樣巨大的挑戰。我在翻譯過程中,恰好我的朋友、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教育學院的Charles Townley教授在北師大教育學院訪學一年,給我們的研究生開設“美國高等教育管理”的課程。可以說,作為美國高等教育專家,Townley教授對書中的內容並不陌生。但當我就其中某些把握不準的句子向他請教時,他竟連呼“不可思議”。他的一個解釋是,希爾斯在用德語的句式和語法寫作,以至於他寫出的英文即使對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來說理解起來也頗費心思。我對德文一竅不通,無法證實Townley教授的看法,不過希爾斯的德文具有專家級的水平確是事實。不管怎樣,我想看過本書或希爾斯其他著作原文的讀者,都能領略到希爾斯的文風之怪異和艱澀。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雖然做到了十二分的認真和謹小慎微,但肯定有很多由於對原文的理解不到位而不能準確表達作者原意的地方。我真誠地期待專家和讀者的批評與指教。
本書原文除了英文外,還有大量的德語、法語、拉丁語的專業辭彙,這一部分的翻譯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資深學者和德文專家、中國國際文化書院副院長杜文棠教授、首都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系邢克超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法國教育專家王曉輝教授都是我尊敬的學界前輩和同事,他們對其中的德文和法文辭彙的翻譯提供了無私的幫助。前已提及的Townley教授更是花費了大量時間解答我在翻譯過程中的疑惑。在此謹向他們表示我由衷的謝意。

圖書目錄

致謝
導言:愛德華·希爾斯和美國大學(菲利普·G.阿爾特巴赫)
第一篇:學術的秩序
1.1865—1920年美國的學術秩序:大學的支配地位
2.1900年以來的大學:歷史的視角
第二篇:不同的視角
3.21世紀的社會服務和學術進步
4.重壓之下的學術精神
5.美國的私立大學
6.政府與大學
7.充足的夢想,匱乏的噩夢
第三篇:學術自由
8.學術自由
9.學術自由與終身任用
10.社會科學研究與教學自由的局限
第四篇:政策
11.學術聘任的標準
12.召喚愷撒
13.評價的秘密性與匿名性
第五篇:反思
14.大學追憶
愛德華·希爾斯教授著作目錄
索引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