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以致用說

儒家教育思想中關於驗證、增益知識和學習目的的學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學以致用說
  • 定義:儒家教育思想中關於驗證、增益知識和學習目的的學說
基本釋義,背景介紹,歷史意義,

基本釋義

其意義可分為兩個方面或層次:一是篤行,其含義是重知識之實驗套用以達真知;一是力行,其含義是重在將已知的道理套用於實際,而非徒托於空言。

背景介紹

自孔子始,儒學思想家向來主張學貴能行,而不貴乎多事言辭。“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意思是,讀完了三百詩篇,把國家的政事託付給他,卻辦不到;派他出使到四方各國去,也不能獨立地應對,雖然詩讀得多,又有什麼用處!因此,孔子以學文為輕,以行誼為重,要求以所行證其所知。“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又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同上)學即求知,習即篤行,與“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相聯繫予以考察,都是強調應該在行中來增益和確認自己的知識。也正是因為如此。孔子極力反對空言。他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意思是,君子最怕自己說的話超過了自己的行為。又說:“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論語·里仁》)古時候的人說話,不肯輕易說出口來,就是恐怕自身做不到,這是最難為情的事。又說:“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論語·憲問》)說大話而不知慚愧的人,要他去實地做起來就難了。由此可見,凡是真心篤行的人,皆是寡言、慎言,而以躬行為上。否則,徒有其言,不僅表露其能力之薄弱,而且也必然會犯有浮誇或頹廢之病。例如《論語·公冶長》記載:宰予之懈弛怠惰,就被孔子比之為朽木、糞土之牆。;

歷史意義

所謂力行重在將已知之道理套用於實際,即是仁之見於行。這就是說,在儒家看來,為學的基本目的是行道,是愛人,是充實愛人之能力,而不是為了裝飾自己。子夏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子張》)其中的所謂博、篤、切、近等諸詞,都存在於加重力行之意,而切與近更是強調在實踐與淺近處人手,即學所以致用。否則,有廣博知識而不知如何分別或集中使用。於己於人,都無用處。基於上述,孔子著重指出:“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論語·陽貨》)“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子夏則謂:“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論語·子張》)學以致其道,就是學以致其用。子夏又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學而》)而孟子則進一步認為仁可喻為人之安宅,義可喻為人之正路(見《孟子·離婁上》)。並且,他著重指出,如果仁義不能見之於行,無異於五穀之不成熟,說:“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意思是,五穀的種子,在各種種子裡面是最美好的種子。但若不能成熟,反不如野草有用。講到仁,也只在能成熟就是了。成熟即意味著行而有效。著重指明,仁與義皆所以為人,就在於力行而不在於空言。當然,學而不致用不行,就是有學問而用之不得當,也系愚而未近乎智。因此,孔子說:“臧文仲居蔡,山節藻稅,何如其知也?”(《論語·公冶長》)意思是,魯國大夫臧文仲起造房子養著大龜,把山的形象雕刻在柱頭的斗拱上,水草的形象畫在梁間短柱上,他算得是有見識的人嗎?可見,只有學以致用,並且用而得當,才能稱做君子。所以,孔子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論語·衛靈公》)指明只有以義為本質,照禮去實行,用謙遜的語言來表達,用誠實的態度來完成,才算得上是一個君子。後來的荀子、韓愈等歷代的儒學思想家都發揮和發展了孔孟的學以致用的學說,不僅把它視為修身的重要原則,而且把它看做一條根本的教育原則。如文天祥在為友人戴行可的“進學齋”題詞中,即有一番精彩的論述:“進者,行之驗;行者,進之事。進百里者,吉行三日;進千里者,吉行一月。地有遠行,無有不至。不至焉者,不行也,非遠罪也。戴君行可,以“進學”名齋,垂二十年,前之進,予不得而考也;後之進,予不得而量也。獨有一言,願獻於君者:曰行。行固君字。《書》日行之惟艱;《語》曰行有餘力;《中庸》曰利行,曰勉行,曰力行。皆行也,皆所以為進也。不行而望進,前輩所謂游心千里之外,而本身卻只在此,雖欲進,焉得而進諸?戴君,求進者也,而予言行,予將有遠役,其知行之理固審。”(《文山先生全集》卷一《題戴行可進學齋》)這應該說是對學以致用的含義比較全面的解釋、闡述。學以致用這一根本的教育原則,對中華民族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的發展,曾經起到過極為重要的作用。就是在今天,貫徹學以致用,仍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