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璜

孫瑞璜

(1900—1980)又名祖銘,崇明縣城內人。1917年考入北洋清華學校。孫在青年時期目睹國貧民窮的現狀,主張“實業救國”。1919年“五四”運動中,孫曾參加天安門遊行示威。1921年,孫獲公費赴美留學,先後在紐約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銀行學,獲碩士學位。

1927年,孫瑞璜學成回國,在天津南開大學講授會計學。次年6月,孫由江蘇省農民銀行副經理王志莘推薦,在南京任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總稽核。後因看不慣官場腐敗而棄職。1930年3月,孫在上海郵政儲金匯業總局任會計處副處長。10月,由新華銀行總經理王志萃推薦任該行副經理(王任總經理)。在王、孫經營下,銀行業務日益發展,聞名於上海銀行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瑞璜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00
  • 逝世日期:1980
抗戰爆發後,新華銀行於重慶設總管理處,並於漢口、重慶、昆明等地設立分行,孫仍主持上海總行業務。當時,上海抗日救亡運動高漲,孫在“星二”和“星四”聚餐會上結識了韋愨、鄭振鐸、王任叔、胡愈之、許廣平、陳已生、嚴景耀、雷潔瓊等中共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曾資助他們出版《魯迅全集》和接辦《譯報》,並於1938年6月擔任中共地下黨領導的上海市銀錢業業餘聯誼會理事會主席。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侵略軍進入租界,孫辭去此職。1946年該會改選時,孫被選為副理事長。孫主持上海新華銀行總行工作期間,該行從中型銀行逐步發展成為大型銀行,存款總額一度居全市銀行之首。
1945年抗戰勝利,孫針對中儲券的收兌比價問題,在《新聞報》上發表《整理偽中儲券問題》一文,反映了淪陷區人民和工商業者的共同呼聲。1946年後,孫先後擔任博士金筆廠、大華綢業公司、大安保險公司、中國萃眾製造公司、科學化工廠董事長。此外,還擔任清華大學同學會會長、上海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會長、銀行業同業公會、銀行學會、中華慈幼協會理事等職。
解放前夕,孫堅持留在上海迎接解放,並以代總經理名義致電各地新華銀行經理,要他們堅守崗位。解放後,新華銀行首批參加公私合營。1950年,全國金融聯席會議後,在中國人民銀行領導下,孫協助王志莘積極推動成立了新五行聯合總管理處,孫任滬區業務委員會主任委員。1952年,孫擔任公私合營銀行上海分行副經理,後升經理,又相繼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儲蓄處處長、副行長等職。
孫瑞璜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歷任上海市人民代表,市工商聯執行委員,民建市委委員、副秘書長、顧問、民建中央委員。孫十分關心祖國統一大業,屢次致函台灣和香港的同仁友好,勸其回大陸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孫備受迫害,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孫擔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顧問,當選為第七屆上海市人民代表。孫長期患病,在住院治療期間,仍十分關心銀行體制改革,提出積極建議,為上海市政協翻譯國外銀行資料。1980年5月9日病逝,享年80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