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本見

孫本見

孫本見,字一目,號槐堂,工詩文書畫,1965年出生於安徽宿州,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現居住於北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本見
  • 外文名:Sun Benjian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安徽省宿州市
  • 出生日期:1965年8月10日
  • 畢業院校:中國美術學院成教院
  • 職業:畫家
  • 代表作品:禪主雲亭,壹捌玖柒,秋色賦
  • 主要成就:舉辦個人展覽四次,群展四十多次,作品集四本。
  • 藝術風格:中國畫、書法
藝術風格,藝術履歷,人物簡介,個人展覽,群體展覽,獲獎經歷,公共收藏,主要作品,出版物,藝術評論,

藝術風格

我的創作可分書與畫兩個板塊。書法多以行草見長,繪畫以山水為主,也有人物與花鳥。創作注重以書入畫,以詩入畫,強調畫面的書寫性、裝飾性、文學性、趣味性。主張藝術創作,應從傳統中吸取營養,從自然中吸收營養,但不能照搬古人作品,也不能照搬現實物相。應把傳統與自然融會貫通,再組合,再創造,以彰顯自己內心情感,表述自己精神境界為宗旨,以傳承書畫文脈,開拓藝術語言,完善自己獨立的藝術幾風格為從藝之道。使作品具備獨特的人文情懷,深厚的文化與學術修養,不流俗,不浮滑,可讀,耐看。

藝術履歷

人物簡介

1996至2002年,師從著名畫家蔡世明先生,楊在同先生學習書法、篆刻、中國畫臨摹與寫生創作。2002年參加中國名人山水畫展,並獲創新獎在中國美術館展,2007參加宿州市書畫晉京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2005至2011年參加安徽省第三,第四屆美術展,美協會員展,並加入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同年出版《孫本見山水畫作品集》。2011至2012年在浙江中國美術學院成教院進修山水專業,2013年在安徽宿州舉辦個人展覽,並出版個人作品集《槐堂作品集》,2015至2018年入北京聖融美術院隨張津誠先生學習中國畫創作,學習期間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展覽十次,其中兩次為入會資格。2018年申請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並留校L從事山水教學。2019年十次參加大型群展,並於9月20日在安徽宿州市博物館舉辦個人展覽,及孫本見個人作品集首發式。2020年參加群展十五次並受邀在山東威海僑鄉美術館舉辦個人展覽及《雲過槐窗小品集首發式》,同年9月12日在北京宋莊珍寶藝術館舉辦雲過槐窗個人展覽。2021年初在安徽宿州符離東林書畫院舉辦孫本見國畫精品展,同年4月受邀在山東濰坊郭味蕖美術館舉辦四人聯展,同年受邀參加群展二十餘次。

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
地理區域
2020
雲過槐窗
北京,中國
2019
南山之約
安徽,中國

群體展覽

藝術家群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
地理區域
2021
畫山畫水畫中國
江蘇,中國
文脈傳承,百家爭
北京,中國
建黨一百周年燕郊大地藝道初心
河北,中國

獲獎經歷

藝術家獲獎經歷
年份
獎項
地點
2019
安徽省美協主辦,第七屆安徽省美術大展(優秀獎)
安徽,中國
2018
中國美協主辦,江海門戶通天(入會資格)
北京,中國
2017
中國美協主辦,紀念葉淺予110周年下(入會資格)
北京,中國

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作品
收藏機構
地點
天地玄黃
桐廬美術館
浙江杭州,中國
月印千江水
水宿州市博物館
安徽宿州,中國

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作品信息
桃源深處
孫本見
桃源深處
136x68cm/2021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著作權保護
蘆芽生
孫本見
蘆芽生
136x68cm/2021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著作權保護
深山亦有熟客來
孫本見
深山亦有熟客來
136x68cm/2021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著作權保護
作品圖集;

出版物

藝術家出版物
出版時間
出版物
出版社
2020
孫本見小品集
/
2019
孫本見作品集
/

藝術評論

孫本見的筆墨與禪意
曾見過畫家孫本見在天門寺的實地寫生。他用筆所到之處,並非眼前實際景物。山石樹木,小橋溪水,完全是自已心中的天造地設。畫面展開,又如此生動真切。那點線的交響,那黑白塊面凸現,儘管不知此物何物,卻流淌著筆墨滲化的非凡肌理,掩不住筆墨表現的藝術張力。灑脫不羈的筆法,正是古人講的“寫胸中丘壑”;執著的揮灑,正是對禪意追求,即“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何謂禪意,在山水繪畫上,常常知行兩難。從倪贊、八大崇尚的簡淡也僅能看到外在形式上禪意境界。而內在隱喻無法直白,往往難以讀懂。
董其昌講“筆墨獨立”,試解讀之。從傳統山水畫看,他的山水構成已另僻蹊徑,與古人皴法相去甚遠。然密而滿,濃而重,卻筆墨彰顯。物象的再組合,卻風格突起。又峰奇石怪,人拙物朴,若臨其境,觀清泉,聞晨鐘,無不詮釋了文人畫氣息,更加顯示了筆墨自身的表現力。法後求法,筆墨無盡;表現自我,意在畫外。從而揭示內在精神,也正是簡淡禪意的走向。
翻開他的畫冊,移向“筆墨載體"。也就是拋開形體不顧,筆墨(抽象)和具象互換載體,在筆墨自身表現上尋求尺度。觀之他的山水畫,黑白之間往往透出一絲盎然,偶然之間略帶幾分神秘。
迥合天機,揣摩不己,這正是筆墨得以表現的誘力所在,正是物我兩忘、回歸自然的禪宗境界。換個鑑賞角度看,確實“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只是被筆墨氣韻蒙上面紗,寄託著形體之外的精神世界。噫,筆墨是靈魂,才是打開禪意的大門,才能提升文人畫的審美層次,也才是山水畫的境界所在。
石屋主人楊在同,寫於北京文博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