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墓,稱孫真人墳,在河南省濟源市城西北五十公里處,坐落在王屋山主峰天壇山東南麓的林山村廟嶺上。它背靠垂簪峰下的王母洞,面對三宮嶺,東望秦嶺山,西崎天壇峰,群山拱衛,草木蔥籠,煙雲縹緲。發源於王母洞的清虛小有河,至墓東側曲流南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思邈墓
- 高:1米
- 圍徑:9米
- 面積約:63平方米
- 外形:園形平頂
設計特點,紀念人物,史書記載,
設計特點
該墓封土呈園形平頂,現存1米高,圍徑9米,面積約63平方米。世代廬居墓側的山民追述說:“孫真人墳,原先是園頂封土高約6尺,上植槲樹一棵,大逾合抱。只因人為取土,成此形狀”。墓周已暴露出來的拱券條磚,長33cm,寬17cm,厚6cm,顯系素麵,呈青灰色。用這種條磚拱券的墓室,亦符合唐代墓室特徵。
墓前建有孫思邈祠一座,即孫真人聖廟,建築的平面布局為四合院落。前有山門遺址,後有享堂,左為東廂遺址,右有西廂,享堂面闊三間,進深五架木川,懸山式單體木構建築。殿堂內部梁架為五架梁前對單步梁。西廂牆壁嵌有清代殘碑兩通,尚有文字可稽。清鹹豐二年重建碑記云:“古有孫真聖廟……道光二十六年二月二日,天降奇災,一火焚化,獨留殘神一尊。”
紀念人物
孫思邈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醫藥學家,陝西耀縣孫家塬人。少年時,通百家學說,善言老子莊周,稱“聖童。青年時代不慕仕途,立志獻身醫藥事業。他一生遍游天下名山大川,堅持在民間採藥行醫,為人民解除疾苦。編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醫書流傳於世,世稱“藥王”。他享年101歲,臨死前交待:要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
史書記載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記載:孫真人墳,在河南濟源市西王屋山……”。《濟源市志》記載:北宋末,宋徽宗游幸天壇山前華蓋峰。當他得知王屋山有孫思邈墓時,觸景生情,追封孫思邈為“妙應真人”。村民以此稱孫真人墳。孫思邈晚年在王屋山採藥行醫,明陳貴《游王屋山記》曾說:“清虛宮西北山,雲是聚虎坪,坪下翠微庵,昔孫真人曾於此置貨藥坪。”現存古建基地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