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與日本關係人名錄》是2017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文記念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中山與日本關係人名錄
- 作者:孫文記念館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 定價:7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0311984
- 版次:1
《孫中山與日本關係人名錄》是2017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文記念館。
《孫中山與日本關係人名錄》是2017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文記念館。內容簡介 《孫中山與日本關係人名錄》日文版以“廣泛收集、簡明扼要”為原則,對與孫中山相關的一些日本著名人物,主要擇錄其相關...
孫中山銅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石手前伸、面向大眾、神采奕奕,高2.6米,重逾2000斤,是先生當年的日本好友梅屋莊吉出資,牧田祥哉敬作,筱原金作工場鑄造。山壁用石材護坡,表面鑲有校訓“親愛精誠”四個大字。東征烈士墓園 東征烈士墓園坐落在軍校西南的平岡,是民國十四年(1925年)廣東革命政府為紀念因討伐...
意即“羊城的中山紀念堂”和“羊城人民對孫中山的永遠懷念之情”。人民幣的貨幣符號雖然也是“¥”,但它可能與古代沒有貨幣時“羊”曾是最早的實物交換等價物有關。因此,人民幣上的“¥”與紀念堂柱頂上的柱頭飾“¥”應該沒有多大關係。避難古鼎 在紀念堂大堂正門兩側,分別擺放著兩個鼎,分別於1929年6月1...
中山陵,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始建於民國十五年(1926年),是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陵寢及其附屬紀念建築群 [4-5]。 中山陵由陵園,廖仲愷、何香凝墓,鄧演達墓,譚延闓墓,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和中山陵附屬革命歷史圖書館舊址,共六部分組成 [11]。 1961年3月4日,中山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
抗日戰爭(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168] [167]),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
1988年1月13日,孫中山故居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被評定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2016年,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被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A級景區。2016年12月,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入選《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名錄》。2017年12月,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入選第一批全國中小...
林文(1887—1911),號時爽,福建侯官(今閩侯)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1905年赴日本留學,並加入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1911年隨黃興參加廣州起義,英勇犧牲,時年僅二十四歲,安葬於廣州黃花崗,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人物生平 書香門第 林文的祖父林鴻年,字勿村,福建侯官(今福建閩侯縣)...
2014年,姚中英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概述圖來源)人物生平 1896年,生於廣東省平遠縣大柘鎮墩背的農民家裡。1924年,參加孫中山的革命軍,在汕頭姚南平部服役。不久,考入黃埔軍校。1925年2月,參加國民革命軍東征。東徵結束後,考入北平陸軍大學學習。畢業後回廣東,在陳濟棠部...
連同遺骨蕩然無存。1991年11月,上海機械學院(上海理工大學前身之一)圖書館再度被命名為“湛恩紀念圖書館”,匾額由著名書法家、原滬江圖書館及上海圖書館館長顧廷龍書寫,大廳還安放了劉湛恩烈士塑像。碑文由滬江1943屆畢業生、孫中山外甥王弘之撰稿,滬江1947屆畢業生、著名牧師周聯華刻寫。
2015年8月24日,入選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人物生平 張本禹(1899年~1937年), 字文衷,文忠。安徽巢縣人。少將副旅長。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畢業。張治中將軍胞弟。生於巢縣建麓鄉洪家瞳,少年時父母雙亡,依靠舅舅做活餬口。後隨長兄張治中參加孫中山的護國軍,因見黃埔軍校大門上的對聯“真革命的...
1916年12月25日,陳懷民出生在鎮江市白蓮巷29號。在鎮江城裡的八叉巷省立實驗國小畢業後考入江蘇省鎮江中學,隨後就讀於常州工業專科學校。其父陳子祥曾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從事民主革命。陳懷民自幼喜歡聽祖輩講民族英雄的故事,欽佩鄧世昌臨危不懼撞擊日艦的愛國捐軀精神。陳懷民在常州工業專科學校讀書時...
俞作柏、李明瑞忠實於孫中山的三大政策,主動邀請中共派人來廣西合作。同年6月至7月,中共中央應俞、李邀請先後派鄧小平(當時名為鄧斌)、賀昌、陳豪人、張雲逸、李謙、葉季壯、許卓等40多名中共黨員骨幹到廣西省各級政府機關和軍隊中工作,由中共中央代表鄧小平負責領導廣西黨組織的全盤工作。同時,李明瑞電邀鐘毅回國...
同年,任芝銘、劉純仁、蔡子含等,率部分革命青年南下,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辛亥“三·二九廣州起義”。武昌起義爆發,遭清政府通緝流亡日本的閻夢松迅即歸國,與任芝銘率河南北伐隊與安徽張孟介匯合,共組“淮上北伐軍”,先後光復商城、固始,移兵新蔡,在縣東南洪、汝河交匯處的三岔口與毅軍薑桂題部接戰。與此同時,...
章乃器青田東源人,父章叔明留學日本,已任青田遂昌等縣警察局長。章乃器兄弟六人,他是老二。幼年入塾,詩賦文章兼佳,深受祖父鐘愛。辛亥革命後,章乃器離開青田赴南京,曾在孫中山臨時革命政府陸軍部屬下的飛行營當學兵,這是中國最早的空軍學員之一。1913年,考入杭州甲種商業學校,勤奮攻讀,成為學校有名的高材生...
在這裡,他第一次接觸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學說和“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資產階級革命政綱。這些振聾發聵的進步思想在他原本只知孔孟的頭腦中增添了嶄新的內容,對他日後的成長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1911年底,張自忠秘密加入中國同盟會,親身投入了轟轟烈烈的民主革命運動。1916年9月,同鄉好友...
也有不少胡同雖沒以人名來命名,但其中卻有名人故居,像米市胡同里有康有為故居、北半截胡同中有譚嗣同故居、珠朝街有孫中山先生到過的中山會館、小楊家胡同是老舍先生的出生地、護國寺街有梅蘭芳故居,後圓恩寺胡同有茅盾故居、西四北三條有程硯秋故居等等。而其它各類胡同名稱雖不是直接以人名來命名的,但也都與...
如果將粵拼Sun Yat-sen(孫中山)改成Sun Yixian或Sun Zhongshan,則外國人則難以認出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偉大人物;如果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自稱“Qinghua University”,則可能被歸入名不見經傳的新建的“私立/民辦學校”。實際上在中國內地延續使用舊式譯法的情況還是比較多見的,但是主要集中在歷史人名、...
1919年孫中山先生為晏成中學題寫“其道大光”的匾額;在中西文化融合中,學校一度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尤以外語與體育見長。1936年程金冠代表中國參加柏林奧運會。但是,由於國民時期,戰爭頻繁,社會動盪,兩校幾經變遷,教育教學不免受到影響。1953年 1月,人民政府接辦為公校,遂定名為“蘇州市第三中學校”。1960...
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先後將各自的領事館設在飯店內。《中國丹麥條約》《中國荷蘭條約》《中葡天津通商條約》《中法簡明條約》等都在這裡簽訂。孫中山、黃興、梁啓超、宋教仁、張學良、張自忠、溥儀、李鴻章、蔡鍔、袁世凱、段祺瑞以及美國前總統胡佛等各界名流均曾在此下榻。1996年11月20日,天津利順德飯店遺址...
1924年3月,考入孫中山大元帥府軍政部在廣州主辦的陸軍講武學校(主要負責人有程潛、李明灝),同年11月轉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編為第1期第6 隊。1925年1月,經陳賡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共產主義信仰成為他以後近20年政治生活的準繩。同年2月,左權開始步入軍事生涯,任黃埔軍校學生軍(黨軍)教導團排、...
錦綸會館建築主體保存較好,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座北向南,結構為三路三進的祠堂式建築,青磚石腳,硬山鍋耳牆,館內的石刻、木雕、磚雕及陶塑、灰塑,體現嶺南建築的靈動和秀麗。館內還存有22塊碑記,記錄著會館的歷史。民國年間,孫中山總理曾指示“永遠保留”。錦綸會館是廣州市唯一保留下來的絲織行業會館,是...
1911年,在煙臺商務總會的換屆選舉中,孫文山當選為會長。是年,辛亥革命爆發,11月13日山東軍政府(隨即改稱山東軍政分府)成立,孫文山被推舉為財政官。1912年,孫中山從上海乘船赴北京,途中在煙臺停留,8月21日在煙臺山下的北飯店會見各界代表人士,孫文山接受了會見。孫文山還是一位慈善家。辛亥革命後,慈善...
1912年1月1日,隨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民國建築的歷史由此拉開序幕。截至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前後38年的時間裡,在中國的首都南京、上海、北平、天津、武漢三鎮、陪都重慶、廣州、廈門、青島、煙臺、瀋陽、大連、台北等大中城市,相繼湧現出一大批民國建築,種類多樣,風格各...
前期校園建築呈圍合封閉形態,反映了清末學習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等學府所引入的西方折中主義建築形態,這種格局還殘存在東大操場周圍的建築關係中;後期校園建築另闢新徑,強調軸線對稱,以南大門至禮堂為軸線,左右對稱布局,建築悉採用簡化了的西洋古典復興形式,用柱式,山花等構圖,貼近功能需求,體育館、科學館、牙科醫院...
2004年,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與中山大學歷史系合辦“孫中山與世界”—紀念中山大學、黃埔軍校建校8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有來自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澳大利亞、俄羅斯、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及國內的140多位學者專家與會,就孫中山與世界、孫中山與共產國際、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等問題進行探討等等,進一步促進了黃埔軍校...
實業家朱鴻度創辦境內第一家近代工廠——裕源紗廠;清末郵傳部尚書盛宣懷晚年寓居境內,擁有盛公祠等房產;維新派康有為在王家厙創建上海強學會,創辦《強學報》,寓居境內14年;英籍猶太人哈同在境內建造愛儷園;華籍房地產商程謹軒建造境內花園住宅40餘幢,被稱為“地皮大王”;辛亥革命中,孫中山、章太炎、章士釗...
1935年2月,薩師俊奉命代理中山艦艦長,不久被正式任命為該艦第13任艦長。中山艦原名永豐艦,是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重振海軍的產物。1925年4月,廣州國民政府將“永豐艦”命名為“中山艦”,以紀念孫中山當年在此避難。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船艦總噸位不及日本的二十分之一的中國海軍也投入到這場關係到民族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