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哲學思想

孫中山哲學思想

《孫中山哲學思想》是現代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孫中山哲學思想
  • 創作年代:現代
  • 類別:哲學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由辛冠潔作序。除結束語共分八章。一、孫中山的生平和資產階級革命;二、孫中山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三、在革命鬥爭中形成的無神論思想;四、進化論與孫中山的進化發展觀;五、唯心主義的歷史進化論;六、民生史觀的內容及其實質;七、受到抑制的英雄史觀;八、互助論與孫中山的階級論、國家學說和倫理道德思想。 ·
作者指出孫中山的哲學思想是比較豐富的。物質派生精神,行先知後,是他唯物主義哲學思想的基石;近代先進的自然科學,特別是科學進化論,是他哲學思想的科學基礎。孫中山的唯物主義哲學體系基本上是完整的,是進化唯物主義。他承認宇宙的奉原是物質,精神只是物質進化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宇宙的進化和發展,是物質自身的進化和發展。孫中山將客觀物質世界的進化過程歸結為三個先後不同質的發展時期,即無生命的物質進化時期,有生命的物種進化時期,具有精神作用的人類進化時期。他認為,有了人類才產生了人的精神,爾後才有人類的精神文化。這表明孫中山力圖以自然界本來面貌乘解釋自然界,形成了進化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孫中山儘管沒有直接否定上帝的存在,但他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卻是否定神創說有神論思想的。他對封建迷信、封建神權、宗教神學的唯心主義的揭露和批判,表明他有鮮明的無神論思想。當然,孫中山的進化唯物主義哲學思想也存在缺點。如他雖然承認宇宙萬物是進化的,但卻把不同物質形態的事物看成是機械的組合物;他雖然正確地論述了知行的基本關係,但卻主張在科學發達時代應“分知分行”。
孫中山把唯物主義知行觀發展到一個新高度。他承認宇宙中的萬事萬物或遲或早地總是可以被人認識的。認為客觀世界是不斷發展的,人的認識也是隨著客觀萬物的發展而發展的,說明“事實在先,言論在後”。而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通過不斷的試驗和長期的革命鬥爭獲得的,說明行先知後,“知”是由“行”決定的。同時,孫中山也承認“知”對“行”的反作用,這就使他唯物主義知行觀帶有能動的反映論的某些特點。由於孫中山所說的“知”是指自然科學知識和資產階級革命理論,他所說的“行”不僅包括人們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主要盡指科學實驗和資產階級革命鬥爭等社會政治活動,這就突破了古代哲學家把“行”作為封建道德“踐履”的範圍。
孫中山的社會歷史觀含有一系列進步的觀點和唯物主義因素,但基本上是歷史唯心主義。他承認歷史是由低級向高級不斷進化發展的,認為以往的人類歷史,經歷了洪荒時代、神權時代、君權時代和民權時代等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人類最終將進入大同世界。但在孫中山看來,推動人類歷史不斷前進的,不是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方式,不是從事社會生產的人民民眾,而是人的思想,是少數能夠從事發明創造的先知先覺者。“人心”是社會事物的本原和基礎,人類“求生存”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人類“互助”是社會進化的原則,這一切構成了孫中山唯心主義史觀的核心。但從當時的歷史條件看,孫中山的進化歷史觀是有其積極作用的。他反對封建專制,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理論根據。認為只有通過革命,才能把封建專制國家變為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同時,在他的歷史觀里還反映了他關心人民生·活,為人民謀幸福的強烈願望。
孫中山首先是“起共和而終帝制”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傑出代表,同時也是完成中國近代資產階級哲學體系的偉大思想家。建國來對孫中山哲學思想的研究還是很不夠的。該書是系統地研究孫中山哲學思想的一個有益的嘗試。

出版信息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5月出版,21.3萬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