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鶩

孤鶩

孤鶩是一個漢語辭彙,意思是孤單的野鴨。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孤鶩
  • 外文名:gū wù
  • 國籍:中國
  • 出自:《滕王閣序》
辭彙發音,辭彙解釋,孤鶩,孤霧,辭彙出處,

辭彙發音

gū wù ㄍㄨ ㄨˋ

辭彙解釋

孤鶩

孤單的野鴨。 唐 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宋 張元乾念奴嬌》詞:“舊遊何處,落霞空映孤鶩。” 元 錢惟善 《南江夕照》詩:“孤鶩倒飛天上下,長虹高臥水中央。”
懸案:“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中國版《滕王閣序》的“孤鶩”,一隻野鴨,“孤鶩”必須成群才齊飛,單獨不可能齊飛,該處一直是困擾歷史學家和文化學家的文壇懸案。
如今,在江西南昌滕王閣臨江-贛江中還有這樣的野鴨。而今,在江西很多鄉下也有各種野鴨子,一般個頭比較小。
孤鶩日本的藏本寫的是孤霧,所以應該是落霞與孤霧齊飛。這樣就能解釋清楚了。

孤霧

對於歷史懸案,本人有不同的解釋。其實很簡單,從上下文的對稱來看,應該理解為“孤鶩”,也就是野鴨。在傍晚落日的時候,晚霞就是一片一片帶彩的雲,是有一片片飛翔的感覺的;從後面的一句“秋水共長天一色”,“秋水”與“長天”,強調的是“一色”,也就是同一種顏色。對稱地看,“落霞”與“孤鶩”一起飛是完全正確的。正是落霞與野鴨一起飛,才能表現出當時的秋天的意境。如果是“霞”與“霧”在一起怎么飛呢?有霧的時候,能看到晚霞嗎?
再看一看這句詩的後面二句:“漁舟唱晚,響窮彭(lǐ)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就更加明白詩中的意境了。那是秋天,一隻孤獨的野鴨與落日下的雲霞一起飛,秋天的河水與天成為了一種顏色。漁舟停泊,歌聲響徹彭蠡湖(今鄱陽湖),一群雁怕寒冷,南飛到了衡陽就不再繼續飛了(大雁在南飛的時候會有叫聲)。
可以看出,日本的藏本也是手抄時抄寫者自己主觀理解不全面,自己修改的緣故。

辭彙出處

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