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芳桐,男,1954年生,博士,南京理工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歷史學博士,南京理工大學中國與阿拉伯國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教育部社科基金評審專家。近三十年,季教授一直從事中國社會思想史和中國伊斯蘭教思想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2項,先後在《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西北民族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著作、譯著10部。現任中國社會學會理事;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回族學會副會長;江蘇省儒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思想史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季芳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54年07月
- 職業:教師
- 性別:男
- 職稱:教授
- 職務:博士生導師
- 學位:博士
研究方向,學術成就,國內外學術經歷、榮譽、合作,研究內容、項目,
研究方向
1、中國社會思想史:佛教、泰州學派
2、伊儒會通:“伊儒會通”主要是指明清時期伊斯蘭教的學者開展的一種以著譯為標誌的文化自覺活動,其核心精神在於引導不同文化及其載體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2015年,季教授首次提出這一概念並獲學界高度認可,並獲得2020年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立項。此次獲批立項,將進一步豐富中國哲學史、中國思想史、中國宗教史的內容,進一步揭示伊儒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的內在規律,對於深入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促進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乃至促進各國文明交流互鑒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學術成就
著作:
1.《佛說梵網經譯釋》,中國台灣佛光山出版社,1997;
2.《中國文化史綱要》,兵器工業出版社,1997;
3.《泰州學派新論》,巴蜀書社,2005.12;
4.《宗教文化通論》,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
5.《熟悉的陌生人:大城市流動穆斯林社會適應研究》(與白友濤、尤佳和白莉合著),寧夏人民出版社,2011.1;
6.《國學四十講》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7.《中國社會思想史》(與龐紹堂合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3;
8.《伊儒會通研究》,寧夏人民出版社,2015.4。
代表論文:
1.《試論梁漱溟文化觀的演進》,載《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CSSCI),1994.4,第四期,108-114頁,179頁。
2.《文化融合之我見》,載《學海》(CSSCI),1999.2,第一期,52-55頁。
3.《王根與禪宗》,載《東南文化》(CSSCI),2000.7,第七期,84-87頁。
4.《論泰州學派的性質、分化和消亡》,載《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8,第13卷,第四期,15-21頁。
5.《農村革命與鄉村建設之比較》,載《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6,第23卷,354-357頁。
6.《梁漱溟對孔子倫理思想的體認》,載《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第15卷,第一期,13-19頁。
7.《泰州學派歸屬---兼論黃宗羲的儒佛觀》,載《學海》(CSSCI),2002.4,第二期,39-41頁。
8.《泰州學派的組織特點與社會功能》,載《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0,第16卷,第五期,33-38頁。
9.《詮釋泰州學派英雄》,載《學海》(CSSCI),2004.10,第五期,70-74頁。
10.《論元代儒家郝經夷夏觀》,載《南京社會科學》(CSSCI),2004.10,第十期,39-44頁。
11.《論明代泰州學派的“大成之學”》,載《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0,第17卷,第五期,22-26頁。
12.《參與與限制---以泰州學派為考察點》,載《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1,第26卷,第六期,769-773頁。
13.《論羅近溪仁學思想與道德修養論》,載《湖北社會科學》(CSSCI),2005.1,第一期,99-100頁。
14.《淺析泰州學派王艮的“樂”說》,載《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8,第18卷,第四期,25-28頁。
15.《回儒修養理論比較---以清初回族思想家劉智<天方性理>為考察點》,載《西北民族研究》(CSSCI),2005.9,第三期,135-142頁。
16.《明代思想家王棟修養理論初探》,載《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第19卷,第三期,27-32頁。
17.《李贄義利思想辨析》,載《南京社會科學》(CSSCI),2006.6,第六期,97-101頁。
18.《回儒哲學對話探析---以王岱輿<正教真詮>等著作為考察點》,載《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06.9,第34卷,第五期,114-119頁。
19. 《教化民眾與修養心性---泰州學派與浙中學派、江右學派之比較》,載《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中文核心期刊),2014.11,第六期,84-89頁,
20.《論王岱輿關於儒家悖論之思想》,載《回族研究》(CSSCI),2007.2,第一期(總第六十五期),109-114頁。
21.《泰州學派王襞思想初探》,載《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8,第20卷,第四期,24-27頁。
22.《城市化進程中的和諧社會建設---和諧社會視野下的流動穆斯林城市管理研究》,載《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第21卷,第二期,16-18頁。
23.《東部城市流動穆斯林人口的結構特徵與就業狀況研究---以天津、上海、南京、深圳四城市為考察點》,載《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08.7,第四期(總第八十二期),5-10頁。
24.《王岱輿批評張中一說之質疑---兼論<證主默解>與<克里默解>的關係》,載《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09.2,第二期(總第八十六期),86-91頁。
25.《論王岱輿回漢習俗之溝通》 ,載《回族研究》(CSSCI),2009.8,第三期(總第七十五期),104-109頁。
26.《劉智伊斯蘭飲食理論初探》,載《中國回商文化(第二輯)》,2009.8,104-112頁。
27.《義烏穆斯林宗教信仰現狀研究》,載《世界宗教文化》(CSSCI),2011.4,第四期,72-78頁。
28.《論達浦生與劉智---以<伊斯蘭六書>與<天方典禮>為觀察點》,載《世界宗教研究》(CSSCI),2011.8,第四期,125頁。
29.《論王岱輿對回儒佛三教報應思想的探討》,載《西北民族研究》(CSSCI),2012.4,第四期(總第七十五期),28-36頁。
30.《黃宗羲人才觀辨析》,載《學術論壇》(CSSCI),2012.12,第十二期(總第二百六十三期),101-104頁。
31.《泰州學派何心隱思想初探》,載《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中文核心期刊),2013.1,第17卷,第一期,67-70頁。
32.《<天方性理>與<天方典禮>的內在關聯---兼論劉智思想的核心觀念》 ,載《中國穆斯林》(CSSCI),2013.1,第一期,7-13頁。
33.《回儒會通:王岱輿的忠孝理論》,載《世界宗教研究》(CSSCI),2013.4,第二期,149-155頁。
34.《黃宗羲政治倫理思想探析》,載《教育評論》(中文核心期刊),2013.2,第二期,129-131頁,與王慧合作。
35.《儒學民間化研究---以泰州學派為考察點》,載《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0,第26卷,第五期,58-65頁。
36.《劉智<天方性理>的主旨及影響》,載《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14.7,第四期,99-105頁。
37.《中國思想史不可或缺的一章----論劉智思想》,載《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2015.6,第96-101頁。
38.《達浦生心性思想研究》2015.11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會議論文。
39.《清末中國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對話研究——以馬聯元<辯理明證語錄>為考察點》,載《雲南社會科學》(CSSCI),2016.3,第130-133頁。
40.《論張之洞的義利觀》,載《東南學術》(CSSCI),2016.9,第五期,186-190頁,與趙婧怡合作。
41.《從文化載體理解伊斯蘭教中國化》,載《中國政協報》,2017.4,第八版。
42.《達浦生人性思想研究》,載《寧夏社會科學》(CSSCI),2017.5,第三期,168-173頁。
43.《論王岱輿對伊斯蘭教漢語話語體系的構建及貢獻》,載《西北民族研究》(CSSCI),2017.8,第三期,182-189頁。
44.《南京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載《南京社會科學》(CSSCI),2017.12,第十二期,150-155頁,與薛鳳冠合作。
45.《論陝西學派與金陵學派之特色及關係》,載《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2017.12,30-35頁。
46.《回族文化的根本性特徵》,載《西北民族研究》(CSSCI),2018.2,第一期,96-103頁。
47.《<大乘起信論>證偽與支那內學院的學術志趣變遷》,載《寧夏社會科學》(CSSCI),2019.1第一期,163-168頁。
48.《關於建設中國伊斯蘭教經學思想體系的思考》,載《中國穆斯林》(CSSCI),2019.2,第二期,12-15頁。
49.《烏茲別克斯坦見聞》,載《中國穆斯林》(CSSCI),2019.3,第三期,68-74頁。
50.《論達浦生宗教哲學思想》,載《中國穆斯林》(CSSCI),2019.6,第六期,32-37頁。
51.《中國伊斯蘭教研究的經驗與思考——評<全球化視野與中國化語境——名家談中國伊斯蘭教與研究>》,載《中國穆斯林》(CSSCI),2020.6,第六期,89-92頁。
國內外學術經歷、榮譽、合作
1.2001年曾作為訪問教授赴日本東北大學進行為期半年的學術訪問。
2.2106年曾作為訪問教授赴美國紐約大學進行短期學術訪問。
3.2017年曾作為訪問教授赴美國波士頓大學進行短期學術訪問。
4.2018年曾作為訪問教授赴日本創價大學進行短期學術訪問。
研究內容、項目
承擔的科研項目:
1.2003---2006年 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泰州學派研究;
2.2008---2012年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江南穆斯林群體信仰現狀研究;
3.2010---2013年 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明清之際回儒對話及現代意義研究;
4.2015---2018年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劉智《天方性理》整理、翻譯及研究;
5.2020---2025年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伊儒會通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