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季文子以德為榮
- 作者:季文子
- 記載文獻:《史記·魯世家》
- 性質:古文
季文子以德為榮,原文,譯文,注釋,指要,季文子,簡介,生平,
季文子以德為榮
原文
季文子相宣、成,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仲孫它諫曰:“子為魯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人其以子為愛,且不華國乎!”文子曰:“吾亦願之。然吾觀國人,其父兄之食麤而衣惡者猶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麤衣惡,而我美妾與馬,無乃非相人者乎!且吾聞以德榮為國華,不聞以妾與馬。”
譯文
季文子任魯宣公和魯成公相國,妻子不穿絲綢衣服,沒有一匹吃糧食的馬·仲孫它勸諫他說:您擔任魯國的上卿,輔佐了兩代國君,妻子不穿綢衣,馬不吃糧食,人們或許會認為您是吝嗇的,況且這樣又使國家不光彩啊!文子說:我也願意那樣.然而我看到國家的百姓,那些父老兄長吃著粗糧又穿著破衣的很多啊,我因此不敢不節儉.人們的父老兄長吃粗糧穿破衣,而我讓妻子和馬匹穿好的吃好的,恐怕不是輔助君主的人該做的事吧 況且我聽說憑藉道德顯榮才可以為國爭光,沒有聽說因為妻子穿得好和馬匹吃得好可以為國爭光.
季文子把這件事告訴孟獻子,獻子將兒子關了七天。從此以後,子服它的妾穿的都是粗劣的布衣,餵馬的飼料都不過是雜草。季文子知道這件事後,說:“犯了錯誤能及時改正的人,就是人上人了。”於是讓子服它做了上大夫.
注釋
2仲孫它:孟獻子的兒子。
3上卿:古代最高的官銜。
4其:表示推測,“也許、大概”的意思。
5愛:吝嗇。
6華國:使國家有光彩。
7粗:粗劣。
8惡:破舊。
9美妾與馬:讓妻子穿得漂亮,讓馬吃得好。美,使動用法。
10無乃非相人者乎:恐怕不像輔佐國君的人了。
11德榮:美德。
12國華:國家的光彩。
13孟獻子:指仲孫它的父親。
14子服:仲孫它又名子服。
15七升之布:一升是80縷,七升之布指極粗的布。
16餼:飼料。
17稂莠:雜草。
18民之上:在普通人之上。
指要
本文通過魯國正卿季文子“妾不衣帛,馬不食粟”的故事,宣揚儒家以德治天下的思想。文章運用兩種思想交鋒的寫法,針對“以子為愛,且不華國”的錯誤看法進行批駁,最後以仲孫它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結束全文。
季文子
簡介
季孫行父之“孫”為尊稱,“季孫”並不是氏稱,“季孫某”僅限於對宗主的稱謂,宗族一般成員只能稱“季某”。故季孫行父為季氏,而非季孫氏。 其祖父是魯桓公之子友,公子友按照排行稱“季友”,季友輔佐魯僖公執政多年,謚成,史稱“成季”。成季有子無佚,無佚生行父。季孫行父為人謹小慎微,克儉持家,執掌魯國朝政三十多年,厲行節儉,開一代儉樸風氣;開初稅畝,促進魯國的改革發展。 季孫行父上承其祖成季之遺風,下啟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政治。正因為他的努力,魯國三桓才得以順利成長,從而成為日後凌駕於魯君之上的強勢卿家。
生平
季文子從公元前601年至前568年共在魯國執國政33年,輔佐魯宣公、魯成公、魯襄公三代君主。為穩定魯國政局,曾驅逐公孫歸父出境。他執掌著魯國朝政和財富,大權在握,一心安社稷。忠貞守節,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史記·魯世家》記載:季文子當政時,“家無衣帛之妾,廄無食粟之馬,府無金玉”。以此來收攬人心,並招納人才,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國語·魯語》說:季文子身居位高權重的魯國上卿大夫,掌握國政和統兵之權,有自己的田邑,但是他的妻子兒女卻沒有一個人穿綢緞衣裳;他家裡的馬匹,只餵青草不餵粟米。孟獻子的兒子仲孫很瞧不起季文子這種做法,於是就問季文子:“你身為魯國之正卿大夫,可是你的妻子不穿絲綢衣服,你的馬匹不用粟米飼養。難道你不怕國中百官恥笑你吝嗇嗎?難道你不顧及與諸侯交往時會影響魯國的聲譽嗎?”季文子回答:“我當然也願意穿綢衣、騎良馬,可是,我看到國內老百姓吃粗糧穿破衣的還很多,我不能讓全國父老姐妹粗飯破衣,而我家裡的妻子兒女卻過分講究衣著飲食。我只聽說人們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國家最大的榮譽,沒聽說過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馬會給國家爭光。”孟獻子聞知,怒而將兒子仲孫幽禁了7天。受到管教的仲孫,改過前非,亦仿而學之。訊息不脛而走,在季文子的倡導下,魯國朝野出現了儉樸的風氣,並為後世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