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石嶺鎮位於嵐皋縣東端,東與平利縣八仙鎮接壤,南與滔河鎮相聯,西北與花里鎮毗鄰,總面積121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88個村民小組,2667戶10107人。 轄區內207省道穿境而過,通訊、高低壓電網四通八達。鄉域幅員遼闊,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森林覆蓋率高,素有“森林公園、嵐河糧川”之稱,是清代著名畫家甘棠的故居。境內蘊藏豐富的石灰石、板石、煤炭、藥材等自然資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孟石嶺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西北
- 電話區號:0915-
- 面積:121平方公里
- 人口:10107
- 氣候條件: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周氏武學館
- 機場:安康機場
- 火車站:安康火車站
- 車牌代碼:陝G
- 戶數:2667戶
- 特點:土壤肥沃,日照充足
簡介,發展戰略,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簡介
孟石嶺鎮地處嵐皋縣東大門,東與平利縣八仙鎮接壤,南與滔河鎮相連,西北與花里鎮毗鄰,總面積121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88個村民小組,286戶10439人。207省道穿境而過,通村水泥路、高低壓線路、農村飲水、通訊設施等覆蓋各村。境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生物礦產資源豐富,素有“嵐皋糧倉、板石之鄉”之稱。是清代著名畫家甘棠的故居,升級文物周氏武學館、雙豐橋禁毒碑享譽內外。
發展戰略
十二五期間,孟石嶺鎮將堅持“發展特色產業、開發優勢資源,建設經濟強鎮”發展戰略,突出“一帶三區”工作重點(建設以207省道沿線為重點的鎮村一體化建設示範帶,以重晶石、農產品加工為主的優勢資源加工示範區,以魔芋、核桃、烤菸為主的綠色產業示範區,以設施蔬菜為主的現代農業示範區)。到十二五末,實現工業農業總產值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萬元,將孟石嶺建成人均收入最高,人居環境最美,整體設施最全的全縣產業大鎮、工業大鎮,重點邊貿集鎮,實現經濟強鎮目標,再創孟石嶺鎮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輝煌
風景名勝
◀周氏武學館
周氏武學館位於嵐皋縣孟石嶺鄉武學村,是陝西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系清朝道光、光緒兩代武舉人周守義、周成仲的住宅莊園兼練武館,莊園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共有房舍150餘間,整個建築雕樑畫棟,規模宏大,結構複雜,是陝南少有的一處保存完整的民居和習武古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據縣誌記載,周氏武學系清朝道光、光緒兩代武舉人周守義、周成仲的住宅莊園兼練武館,莊園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坐北朝南,為二進四合院式布局,總計有房舍150餘間。武館西南約200米處有一跑馬道;東南側有一練武場;山包上有五間武堂遺蹟。而歷時數百年,現在的跑馬道、練武場和武堂早已不見蹤跡,但武學館的建築還基本完整。
周家大院分前庭、廂房和內室,現在遺留下的房屋有30餘間。據周氏後人講:一百多年前,其先人在外經商發跡,回鄉後請高人設計,歷時三年建造周氏大院,方圓百里無人能及。為保四方安寧,大院興辦武學,招募鄉團演兵習武,威震四方。還有一種傳說是周家原是當地的一個農民,給一家姓饒的地主作長年,一次在地里挖到一塊銀子,於是交給主人,但主人認為誰挖到就歸誰,於是周傢伙計拿著這錠銀子加上自己的人力,建起了這個大院。因年代已久,這些傳說現已無法考證,但能在當時建造此屋者,決非常人能及。
據縣誌記載,周氏武學系清朝道光、光緒兩代武舉人周守義、周成仲的住宅莊園兼練武館,莊園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坐北朝南,為二進四合院式布局,總計有房舍150餘間。武館西南約200米處有一跑馬道;東南側有一練武場;山包上有五間武堂遺蹟。而歷時數百年,現在的跑馬道、練武場和武堂早已不見蹤跡,但武學館的建築還基本完整。
周家大院分前庭、廂房和內室,現在遺留下的房屋有30餘間。據周氏後人講:一百多年前,其先人在外經商發跡,回鄉後請高人設計,歷時三年建造周氏大院,方圓百里無人能及。為保四方安寧,大院興辦武學,招募鄉團演兵習武,威震四方。還有一種傳說是周家原是當地的一個農民,給一家姓饒的地主作長年,一次在地里挖到一塊銀子,於是交給主人,但主人認為誰挖到就歸誰,於是周傢伙計拿著這錠銀子加上自己的人力,建起了這個大院。因年代已久,這些傳說現已無法考證,但能在當時建造此屋者,決非常人能及。
著名人物
◀清代著名畫家甘棠的故居
甘棠(1842—1924),原名甘大霖,號醉霞,著名畫家,出生於磚坪廳(今嵐皋縣)支河易家坪貧苦農民家庭,僅讀私塾兩年。9歲母病故,遷住平利洛河由其舅父詹惠堂撫養。他天性聰明,酷愛繪畫,常在放牛、砍柴之餘,用樹枝在地上比畫山、水、樹、竹、鳥、獸、蟲、魚之類。15歲學泥水匠,18歲出師。娶平利八道河黃土梁陳氏為妻。後來,回到支河拜王忍泰為師學畫。清光緒初年(1875),在洛河為翰林學士李聯芳修建祠堂;竣工後,白牆上有些漬印,便用淀水就漬印畫一青龍,李聯芳見青龍逼真,稱為“神筆”。從此,甘棠繪畫出名。嗣後,出遊興安、西安等地,以賣畫為生。在實踐中,畫技不斷提高,“無論山水、花鳥、人物皆一氣呵成,曲盡其妙”。在西安時首畫一園竹,掛在南院門上,雀鳥欲落竹枝,把畫紙抓破,名噪省城。十年(1884),陝西巡撫鹿傳霖請甘棠為其畫像,畫成後鹿嘆日:“今日攝影鞏不能勝過也”。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攻陷北京,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后)逃西安避難。鹿傳霖請名師到西安行宮為其作畫,看後覺得均較平庸,不夠理想,於是另召甘棠繪畫。甘棠飽蘸黑水,上下飛舞,不到一天,一幅葡萄架畫成。入室只見葡萄滿架,頓覺清爽。細觀其景,立竿如筆直,枯藤似蛟龍。綠葉層層,疏密相間;碩果串串,嫩綠深紫,光滑突亮,伸手可及;更奇妙者,是幾隻偷吃葡萄的老鼠,有的瞪著警惕的眼睛,有的豎起靈敏的圓耳,儼似稍有響動即可逃遁。又有二鼠爭食,似有吱吱叫聲。真是維妙維肖,栩栩如生。葉赫那拉氏見後,嘆為“神品”,留甘棠供職,賜五品俸祿。八國聯軍退出北京後,他參加紫光閣繪畫,畫技名揚京師。晚年以賣畫為生,遊覽祖國名山、大川,開闊視野。甘棠擅長濃墨畫人物、花草、山水,至今縣文化館和民間保存不少珍品墨跡。民國13年(1924)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