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孟廟始建於北宋景四年(1037年)。孔子四十五代孫孔道輔守兗州後,尋訪孟子墓於城東北四基山麓,遂在墓旁創建孟廟。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由邑士徐紱及鄉人出資將孟廟遷址。後經金、元、明、清歷代拓展和維修,至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修建的流傳下來。
孟府的始建年代不詳,據孟廟內現存洪武六年(1373年)“孟氏宗傳祖圖碑”記載:“宋仁宗景祐四年,孔道輔守兗州訪亞聖墳於四基山之陽,得其四十五代孫孟寧,因薦於朝授迪功郎,主鄒縣簿奉祀祖廟,迪功新故宅,壞屋壁,乃得所藏家譜。”說明北宋景佑年間就已修建了孟府,但故宅所在何處,卻未曾說明。推測孟府應在宋景和四年(1122年),第三次遷建孟廟時同時遷建孟府。
元至順二年(1331年),元文宗封孟軻為“鄒國亞聖公”,從此,孟府又被稱為亞聖府。
建國後,孟府成為收藏、展出大量出土文物及孟府遺留文物的地方。
建築布局
孟廟
孟廟南北長458.5米,東西寬95米,占地4.36萬平方米,折66畝。孟廟為五進院落建築,以主體建築“亞聖殿”為中心,南北為一條中軸線,左右作對稱式配列。
孟廟正南門為“欞星門”。門內左右各一坊,左名“繼往聖”,右名“開來學”。第一進
院落的北壁正中為“亞聖廟石坊”。第二進院落的磚鋪甬道兩側儘是古老的蒼松翠柏,往北為“
泰山氣象門”。
進入此門後,即為第三進院落。此院左右各有門通往廟外,左名“知言門”,右名“養氣門”,是過去出於孟廟的主要通道。“養氣門”外南側建有“亞聖木坊”;門內南側建有“
祭器庫”三楹。“知言門”內南側建有“省牲所”三楹。
此院北壁,三門並列。正中之門為“承聖門”,門之左側建有“康熙
御碑亭”;左為“啟賢門”;右為“致敬門”。
“承聖門”內第4進院落即分為東、西、中三路。中路為孟廟主體建築“
亞聖殿”,其後為“
寢殿”,其前左右兩側建有“東廡”和“西廡”各七楹,院中有“天震井”和“乾隆御碑亭”。東路“啟賢門”內為“啟聖殿”,其後為“孟母殿”。從“啟賢門”到“啟聖殿”甬路兩側,豎立著為數眾多的歷代碑刻,稱之為“孟廟
碑林”。西路“致敬門”內為一過道小院,東垣有一小門可通往中路“亞聖殿”院,北壁有一小門為“齋戒門”。此院四周牆壁上鑲嵌著歷代名人謁孟廟題詠等數十塊小型碑刻。“齋戒門”內建有“致嚴堂”三楹。堂前有兩株元代所植的參天銀杏。
“
亞聖殿”前的露台兩側各有一小門。東名“禮門”,通往東路“啟聖殿”院;西名“義路”,通往西路“致嚴堂”後院的“祧主祠”。“
寢殿”西側亦有一小門,通往西路的最後一處小院“焚帛池”。孟廟總計建有各型
殿宇64楹,碑亭2座,木門坊4座,石坊1座。
孟府
孟府坐落在孟廟西側,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26米,東西寬99米,面積約4萬平方米。
孟府平面呈長方形,初建時規模較小,後經歷代重修擴建,至清初已形成前後七進院落,前部分為三個大院,後部分為左中右三路。樓、堂、閣、室148間。以主體建築大堂為界,前為官衙,後為內宅。
主要建築
孟廟建築
欞星門
欞星門坊,即意味著孟子是天上的文星下凡,亦含有尊孟如尊天之意。門坊4柱3洞,懸山灰瓦,脊飾天王塑像,斗拱均9踩4翹,凌空欲飛。始建於明代,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重修,1978年又大修,坊額上楷書“欞星門”3個貼金大字,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山東巡撫丁寶楨手書。
亞聖廟石坊
亞聖廟石坊為亞聖廟第二進院落門坊,始建於明萬曆初年,石坊通高5.2米。4柱3門、柱為8棱,頂端飾以古瓶、雲朵、類似華表。正中坊額鐫刻楷書“亞聖廟”3字,左右兩側坊額刻以雲龍,其右側坊額則是展翅翱翔之翼龍,其雕刻風格與“亞聖殿”門柱上之翼龍相同。
亞聖木坊
亞聖木坊始建於明天順二年(1458年),位於孟廟垣牆之西,橫跨於南北通衢的大街上。是一座木架結構的門坊式紀念性建築,4柱3門,丹薨青瓦、飛檐翹角,檐下半拱11踩5翹,正中一間懸山式坊頂高出兩則歇山式坊頂,主次分明。4個歇山式坊角向外伸出,高高翹起。木坊正中門楣橫書“亞聖”2字。
儀門
“儀門”是一座歇山式斗拱承托三啟門洞的門樓。門額上懸一豎匾,上書“
泰山氣象門”五個大字。故儀門又稱泰山氣象門。“泰山氣象”四字取義於程子之說:“曰
仲尼元氣,
顏子春生,
孟子並秋殺盡蓋亦時然而已。仲尼天地也,顏子和風
慶雲也,孟子泰山之氣象也。”
三進院五門
孟廟的第三進
院落東西各建有一門,是平常出入孟廟的通道。東門原名為“鐘靈門”,西門原名為“毓秀門”,清
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時,分別改稱為“知言門”和“養氣門”,二者取義於《
孟子》七篇中“淫辭知其辟”和“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知言門和養氣門內南側,分別建有“
祭器庫”和“省牲所”。據明天啟三年(1623年)《重修孟夫子廟碑》記述:“天啟三年二月建祭器庫、省牲房各三楹。”這兩處建築是專門存放祭祀
孟子所用祭器和
祭品的地方。
此院北壁三門並列,中為“承聖門”,東為“啟賢門”,西為“致敬門”。“承聖”二字,取孟子上繼堯舜
禹湯
文武周孔統緒之含義。而“啟 賢”則含有讚頌
孟子父母有“啟毓聖賢”之貢獻的意思。
天震井
天震井位於“亞聖殿”前露台下的甬道東側,始建於康熙十一年(1672年)。井畔之豎一石碑,碑首題額“天震井”3字,碑文記載此井形成的始末:“讀三氏志,孔氏井在尼山以東,曾子井在徐州北九里山,顏子井在陋巷內。獨孟氏無以井傳。康熙十一年春,廟前演劇,忽日響聲震如雷,聞者環顧失色。見階前地陷,有甓甓園痕,熟視,乃井也。噫!異矣!系惟吾祖道接尼山,與顏氏、曾氏光照千古,天開斯井與三井並重,以見聖聖相符,後先一轍欲……於十二年為修廟取水之用。謂之曰‘天震井’,砌之以甓,環之以石,並書其跡以誌異雲。六十四代孫庠生孟尚錦識”。井邊石欄是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所建。
亞聖殿
始建於宋宣和三年(1121年),殿為7楹、高17米,寬27.7米,縱深20.48米,為綠色琉璃瓦覆頂的重檐歇山式宮殿建築。下檐斗拱用七踩單翹重昂,上檐採用七踩三昂。四周豎立明代弘治年間重修時用於擎檐的26根巨型石柱,柱呈八角形體,柱下以石鼓為礎,鼓下以宋代石刻覆蓮作承托。柱高3.05米,礎高0.65米。其中殿前廊下8根柱上,都飾以淺線雕刻。門側4根柱上南面陰刻雲中翱遊的雙翅翼龍。其餘各面皆刻有寶相牡丹花和纏枝西番蓮花。殿檐下的梁坊斗拱,飾以璽貼金彩繪。
正面重檐間高懸1豎匾,上書楷體貼金大字“亞聖殿”,匾周盤繞著5條立體雲龍。正中門楣之上懸掛橫匾1塊,上書“道闡尼山”4個金字。殿內承以8根巨型殊漆木主柱,迎門的2根柱上,懸掛1副巨型凸鐫抱柱對聯:“尊王言必稱堯舜,憂世心同切禹顏”。聯、匾均為清高宗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欽賜。亞聖殿內正中有雕龍貼金神龕,內供孟子塑像,袞冕九旒九章,沿宋代元佑元年(1086年)舊制,為公爵之服,正一品服色,冠九旒冕,犀替導青纊充耳,青衣朱裳,九章(即衣服上繪製刺繡的山、龍、華蟲、藻、火、宗彝、粉米、黻、黼九種圖案),白羅中單,青縹撰裙,革帶鉤碟,大帶蔽膝玉裝,仞玉佩,暈錦綬,間施二玉環,朱蠛、朱履,神龕上有團龍彩繪的承塵藻井,藻井之下殿之正中橫懸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欽賜“守先待後”金字巨匾1塊。孟子神龕東側神龕內供其弟子、利國侯樂正子塑像。
東西兩廡
東西兩廡簡稱“兩廡”,為對稱式南北走向建築。各7楹,高7.8米,長25.28米,進深8.35米。始建於宋宣和三年(1121年),清代重修,是供奉孟子弟子賢先儒之場所。按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所厘定,東廡設神龕3座,從祀11人:高子、公都子、盆成括、屋廬連、浩考不害、公孫丑、陳臻、錢唐、韓愈、子叔疑、孫爽;西廡設神龕3座,從祀9人:彭更、徐辟、鹹邱蒙、孟仲子、萬章、充虞、季孫氏、桃應、孔道鋪。
寢殿
寢殿為五楹歇山式建築,高10.67米,縱深12.58米,橫寬21.23米。始建於元貞元元年(1295年),名“邾國公祠堂”,為供奉孟子父母的殿堂,明弘治十年(1497年),孟子57代裔孫、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元,重修增建孟廟時改稱“寢殿”,為供奉孟子夫人的殿堂。殿中神龕內豎有“亞聖夫人田氏之位”的木牌位。
啟聖殿
啟聖殿始建於明弘治十年(1497年)5楹,歇山式建築,高9.97米、東西橫寬12.4米,南北縱深10.6米。是供奉孟子父親孟孫激(封祀啟聖邾國公)的殿堂。殿正中神龕內供奉身著七旒七章的孟子父親塑像;像前置“啟聖邾國公之位”木牌位;東壁一小神龕內供有仿孟子自刻石像1尊。
孟母殿
孟母殿亦名“宣獻夫人殿”與啟聖殿同時興建。3楹、懸山式建築,高7.8米,東西橫寬10.89米,南北縱深9.53米,殿內祀孟母仉氏,神龕內無塑像,供“鄒國端范宣獻夫人之位”木主牌位。殿東壁一小神龕內,有陪祀的孟子立體石刻像一尊,為北宋景佑年間,孔道輔修孟母墓時所得,定為“孟子自刻為母殉葬石像”。
致嚴堂
致嚴堂始建於元至順三年(1332年),3楹,前檐出廈,硬山式建築,高6.5米,東西寬10.27米,南北深7.45米。是孟子嫡系後裔每次祭祀之前,齋戒沐浴更衣之所。院內四周牆壁上鑲嵌50多塊重要碑刻。
祧主祠
祧主祠為清道光十年(1830年)孟子第69代嫡孫孟繼琅重建,始建年代不詳。3楹,高7.45米,東西寬10.06米,南北深8米。孟氏大宗五代以上木主牌位在此祭祀。古時卿大夫五廟,祀太高祖以下五世,再上則祧而遷其主,茲孟氏大宗,以孟子為不祧之主。“遠依始祖,昭穆秩然。蓋自孟氏二世以下,以六十六世之木主牌位,安放於此以享祭祀。繩繩繼繼,遠溯華胄於兩千年前,此亦宗法不替之一大觀也”。祠門正中懸掛“孟氏大宗祧主祠”豎匾1塊。
焚帛池
位於祧主祠之後的一個獨立小院內,孟廟
寢殿之西側。院之東南向東開一小門,與
亞聖殿院相通。院的正中,建有一座方形垣牆,門向正南,其內正中偏北建有一須彌座的磚台,台上放置一石雕長方形池子,正面刻有楷書“焚帛池”三字。孟氏後裔每次祭祀祖先後,即在此處焚燒祭文。
孟府建築
大門
孟府大門,為三楹,門楣正中懸有匾額,上書“亞聖府”三個貼金大字。黑漆大門上繪有約兩米高的彩繪鬥神。門外建有高大的影壁。一對精雕石獅雄居於門的左右。門階兩旁有上馬乘車用的方形石台一對。
二門
二門又稱為“禮門”,其建築形式與大門基本相同,但門洞為三啟,正中門楣上書“禮門義路”四字。六扇黑漆大門的正中兩扇彩繪著頂盔披甲的執刀武士,兩側的四扇則彩繪著執笏的文官。
儀門
“儀門”位於二門之內,其兩邊不與垣牆連屬,類似遮堂門,全系木結構,僅有圓柱兩根,下有石鼓夾抱,上面承托著彩繪大屋頂,前後綴著倒垂的四個木雕花蕾,故又名為“垂花門”。平時此門緊閉不開,每逢孟府喜慶大典、皇帝幸臨、定量讀聖旨或舉行重大祭祀儀式時,鳴禮炮十三響然後開啟。這中儀門在封建社會只有列土封候的邦君才有資格建造,故又稱“塞門”。
大堂
大堂是五楹出廈建築,也是孟府的主體建築。堂前檐下正中懸掛著清雍正皇帝手書,欽賜孟子第六十五代孫孟衍泰“七篇貽矩”堂匾。門兩側檐下廊柱上懸掛著“繼往開來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義淵源百代仰先烈。”隸書金字抱柱楹聯,孟府大堂是孟子嫡裔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開讀詔旨、接待政府官員、申飾家法族規以及節日、壽辰舉行重要儀式的地方。大堂正中設有木製暖閣,內設公案。
東西廂位於大堂前,是管理孟府祀田、庶務、禮生、樂生、司書、執事等辦公場所。大堂前左右設鼓樂樓,是奏樂的地方。
五代祠
“五代祠”是位於大堂東側的獨立院落,是孟區宗族的家祠。祠內懸掛楹聯兩幅。其一書:“溯懿訓於三遷二千載踵出哲嗣,薦蒸嘗於五世億萬祀禮重宗孫”;其二書:“德借七篇極之昂元雲仍元承世澤,祠分五代序仇高曾祖稱近荑馨香”。為古舒、
姚元之書。祠內安放孟氏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五代之木主牌位,再上,則遷放到孟廟“祧主祠”內。
見山堂
“見山堂”位於大堂西側,是當時孟氏後裔接待和宴請賓客的地方。與見山堂相對的月亮門外,豎著一塊玲瓏的太湖石,其上刻有清代金石學家阮元和書法家孔繼涑的手書詩詞。
內宅門
“內宅門”位於大堂後,是孟府內宅的一道禁門,懸山式垂花門。舊時戒備森嚴,一般人不得擅自人內。門外檐木坊上鏤空雕刻著“鯉魚跳龍門”、“麒麟送子”、“鶴鹿同春”等圖案。門兩側倒懸著雕花垂珠。門前有一東西向幽徑,名“更道”。東、西各設一角門,是孟府內宅巡邏值更的更夫行走的通道。
世恩堂
世恩堂是孟府內宅正房。五楹,硬山式建築,前後有迴廊。明間正上方懸有“世恩堂”楷書巨匾,傳為清代鐵保書跡。兩次間以雕花夔龍及格扇門相隔,兩稍間為硬夾山,有房門相通。堂內陳設古木家具櫥、櫃、八仙桌、太師椅、雕花頂子床,壁上掛有蟠桃祝壽,及王景禧、日本鹽谷溫等名人字畫。案几上有古瓷、玉器等陳列品。1948年前為孟氏嫡裔74代孫孟繁驥夫婦居住。世恩堂前東西廂房各5間,為孟氏近族居住之所。院內栽植冰糖石榴、核桃樹及荼縻花樹(俗稱十里香)。在兩廂房北側各開一角門,東角通廚房院,西角門通賜書樓院。
賜書樓
賜書樓是2層樓房,每層3間,前後出廈硬山式明代典型建築。上層前後對開三對較小樓窗,木製樓梯設於西山牆處,扶手欄桿古樸典雅。為防火,木質樓板之上又鋪一層方磚。書樓專為孟氏後裔存放皇帝欽賜墨寶、聖旨、誥封、古籍文獻和孟氏家族檔案之用。上層正中曾懸掛清代吳企寬所書篆體“賜書樓”橫匾1方。
緣綠樓
緣綠樓是2層樓房,每層各5間,為前出廈的台樓,位於孟府第6進院落。與“賜書樓”後的小四合院,均為孟氏嫡裔任奉祀官的前五代近族居住處。此樓正中明間南北直對孟府大門,孟府中路穿門相通,為孟府第7進院落的一條中軸線。
前學、後學
“前學”位於孟府第1進院落西側,為一組四合院。“後學”位於孟府第6進院落“緣綠樓”西側,亦是一組古老四合院。清道光年間,孟子第70代嫡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廣均曾在“前學”、“後學”辦學招收孟氏後裔中有才學的子弟學習。稱“三遷書院”。後“兩學”漸荒廢。清末民初,在孟府世恩堂西側建1座2層樓房,每層各5間,開辦“孟氏子弟學校”,招收孟氏嫡系後裔入學,至新中國建立前夕停辦。
文物遺存
碑刻
孟廟東路啟聖門至啟聖殿甬道西側,碑碣林立,為孟廟各類石碑存放之處,稱為孟廟碑林。此碑林保存孟廟歷代碑碣280多塊。從年代上分,有秦、漢、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從字型上分,有篆、隸、行、草、楷書等;從文字種類上分,除漢字外,還有蒙文(元代
八思巴文);從形式上分,有
文言亦有
白話,有文字亦有圖畫;從內容上分,有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地震災害等各方面的記述。
其中最有價值的是西漢《
萊子侯刻石》,亦稱《天鳳刻石》。另外,如
漢代《石牆村刻石》、元代
仿刻《李斯小篆·秦
嶧山碑》、西晉《劉寶墓志銘》、唐歐陽詢書《蘇玉華墓志銘》、明董其昌《題孟廟古檜一首》詩碑等。
康熙碑亭位於承至門左側,重檐翹角,斗拱承托,綠色琉璃瓦覆頂,貼金彩繪。亭內放置清康熙《御製孟子廟碑》一幢,故稱此亭為康熙御碑亭。碑額浮雕
泰山祥雲、二龍戲珠等圖案。碑座為一巨大龜狀“贔屓”石雕。御碑為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四月,清聖祖
玄燁御筆親書。
碑亭東側,豎有《孟母斷機處》、《子思子作中庸處》、《
孟母三遷祠》和
乾隆皇帝的《述聖子思子贊》、《述聖子思石刻像》等石碑數幢。這些石碑原來立在古城南門外左側的“孟母斷機堂”和“子思書院”處,因這兩處古建築建國前毀於戰火,遂移至孟廟內保存。
孟廟第四進院內甬道東邊建有“乾隆
御碑亭”一座,為單檐斗拱、黃色琉璃瓦覆頂的方形建築,亭內立有乾隆皇帝手書《亞聖孟子贊碑》。
石刻
孟廟內保存著20世紀下半葉從濟寧市各地陸續收集來的漢代石人、石羊,隋唐的石造像,元大德九年(1305年)盤龍高浮雕石柱,明代石棺等,以及100多塊漢代墓畫像石,有西漢的多線刻、淺雕人物、龍獸,東漢的各類浮雕。
孟府儀門之內,院中有一方形台基,兩側豎著精雕的夔龍石欄和青磚花牆繞護的丹墀。丹墀的東南角設定有“日晷”;西南角設定有“嘉量”,完全是仿照皇宮的格式。
古樹
孟廟內共有各種樹木多達430多株,多為松檜和側柏,又有銀杏、古槐、
紫藤等。其中有宋宣和年間建廟時所栽植的檜樹,已有近900年的歷史了。古柏抱槐、藤系銀杏、檜寓枸杞、
洞槐望月,被譽為孟廟“古樹四奇”。
古柏抱槐
孟廟知言門外,植有45株柏檜,沿東廟牆之外南北一字排列。其最南端的一株即“
柏抱槐”。樹幹周徑4.6米,高13.8米,樹冠直徑12.3米,兩樹身乾合為一體。據國內植物專家考證,這株古柏抱槐栽植於元代,已有700餘年,確有深情厚愛的象徵意義。
藤系銀杏
在孟廟齋戒門內,致嚴堂前東西兩側,有左雌右雄兩株銀杏樹。據考證,兩樹植於元代,已有700餘年。右側銀杏樹下,有1株枝幹粗壯、直徑約40厘米的
紫藤蘿。
檜寓枸杞
在孟廟寢殿前露台和甬道之上,有3株古檜。據《
三遷志》記載,為北宋宣和年間所植,已有近900年的歷史。
洞槐望月
在孟廟
寢殿西側焚帛池院的西垣牆上,斜倚著一株
古槐,經測量,原樹幹直徑在6米以上。現樹幹枯朽,在古槐樹皮上又生長出新的樹幹,中空的樹幹形成直徑約1米的圓洞,入夜,明月從洞中透出,被稱之為“洞槐望月”,亦是孟廟一景。據考證,此
槐樹最早栽植於唐代。
價值意義
孟廟碑林為研究中國古代文字沿革變化和歷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及書法藝術發展變化的珍貴資料,是中國除西安碑林、曲阜孔廟碑林之外的又一大型碑林。碑林中,宋元豐六年(1083年),封贈
孟軻的《尚書省牒文碑》、
宋宣和四年(1122年)《先師鄒國公
孟子廟記》碑,是研究考證孟子的封贈及孟廟變遷歷史的實物資料。尤其元至順二年(1334年)九月《加封孟子為鄒國亞聖公聖旨碑》,碑身鐫刻兩種文字。上半部為蒙古
八思巴文,下半部為漢文對譯,亦是孟廟最為珍貴的碑刻之一。此碑以銘文的形式保存了最早的
蒙古文文獻,俗稱八思巴文。這種文字在加速蒙族吸收
漢族文化和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上起過積極作用,元亡後不再使用。這類碑刻是研究蒙、漢、藏各族文化交融歷史的藝術瑰寶。
保護措施
孟廟在“文革”期間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1980年以來,國家撥出專款進行了復原維修,現已恢復到清代初期的原貌。
1982年,山東省文物局撥款重新修復孟府的緣綠樓。現為存放各類銅器、陶瓷、金石、書畫等珍貴文物的庫房。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孟廟位於山東省鄒城市亞聖府街44號。
交通信息
在鄒城汽車站坐鄒城公交20路到孟廟廣場下車即可。鄒城火車站和汽車站秉坐三輪車(2元/人)和計程車(5元/人)到達景區。
優惠信息
自恢復運營之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全國醫務工作者實施免票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