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孝義火燒
- 外文名:xiaoyihuoshao
- 別稱:火燒
- 主要原料:黃油,白面,餡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營養成分:澱粉
- 適宜人群:所有人
- 副作用:無副作用
- 儲藏方法:乾燥避光
特點,製法,歷史傳說,種類,糖火燒,菜火燒,素火燒,鹹火燒,
特點
孝義火燒種類眾多,各人可根據自己喜好選擇不同的口味食用,火燒味道鮮美,口感酥脆,香氣四溢。
製法
將面和好,適度發酵,根據不同的種類加入不同的餡,做成圓餅,然後放在鐵鏊上烙烤,最後放入爐中烤熟即可。
歷史傳說
孝義火燒據說與“火燒中陽樓”有關。孝義舊城中央,有一永安市場,市中心有一座宏偉高大、壯觀絢麗的古樓——中陽樓。此樓相傳建自漢魏,自漢唐設郡以後,孝義為一方重鎮,車騎繽紛,商賈彌至,往來郡城者,多道出其間。凡事至邑者,必身臨其境,瞻仰其樓,而後贊之:真乃高矣!如此數代相傳,頗有名聲。而孝義人也常以其傲之。逢人便說:“俺孝義的中陽樓,半個還在天上頭!”此話確有欺天之意,久之惹惱上帝,遂派火神下界燼之。![孝義火燒 孝義火燒](/img/5/b6a/nBnaucTN0gjZlJ2YkFWMzQjZ1ATYjJ2MklDOjJDO5UDNzQWY0QTMhRGZ2k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孝義火燒 孝義火燒](/img/5/b6a/nBnaucTN0gjZlJ2YkFWMzQjZ1ATYjJ2MklDOjJDO5UDNzQWY0QTMhRGZ2k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清朝順治辛卯年四月十五日,永安市場大會,中陽樓下的四條大街,商鋪錯落,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熱鬧異常。小吃攤上人們品嘗著各種風味小吃。
中午時辰,街市正紅火。中陽樓下又增添了一位頭髮斑白、衣衫襤樓的賣火燒老翁。老翁眉頭緊鎖,似有憂悶之情。他一面製作火燒,一面高聲反覆叫賣;“世人快來買火燒,吞掉火燒,火就不燒”。
老翁奇特的叫賣聲,引來眾人圍觀。一個年青的後生問老翁:“多少錢一個?”翁答:“百兩黃金,千兩白銀”。“小小火燒,這般昂貴,怪事!”圍觀的人們議論紛紛,深感怪異,百思不解。老翁憤激地說:“嫌我的火燒小,那你們等大火燒吧!”說罷,老翁收攤而去。
中午剛過,中陽樓突然起火,不到一刻,便成瓦礫一堆。
事後,人們把中陽樓火災與賣火燒老翁的出現聯在一起,以為是神的點化。於是,城裡人普吃火燒,認為不吃火燒,火即燒房燃屋,隨著鄉里人也照做。此後,火燒便成了邑人的食俗。至今,汾孝一帶過年都吃火燒,多在大年除夕夜食,謂之“翻身火燒”。![孝義火燒 孝義火燒](/img/d/de5/nBnauIjNjBzM0EDZ1kDOjNzMwQmZjZWY5EjZmNjYmBTM1UWO5gjY3Q2Y3U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孝義火燒 孝義火燒](/img/d/de5/nBnauIjNjBzM0EDZ1kDOjNzMwQmZjZWY5EjZmNjYmBTM1UWO5gjY3Q2Y3U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種類
孝義火燒有糖火燒、菜火燒、鹹火燒之分。
糖火燒
糖火燒的製作將老酵、鹼面和涼水一起放入盆內攪成稀糊,再倒入麵粉和成團、面和好後,以手蘸涼水反覆搓揉,直到麵團光潤時,蓋上濕布餳三十分鐘。同時把紅糖、芝麻醬、桂花攪拌調成糖醬。然後把麵團放在抹了油的案板上,搓成長條、切塊、摁扁,再橫著擀成五寸長、三寸寬的厚片,然後,左手(拇指在上,其它四指在下)拿著厚片的左端將面提起,再反腕向案板右方一甩(甩時勁頭要勻,動作要利落),“啪”地一聲橫落案板上成為尺把長的面片。上面抹勻糖醬,用左手托起面片左端輕輕向外伸長,同時右手把面片由右向左捲成卷,搓勻後揪成面劑,捏成桃形,收口朝上摁成圓餅。按此法將其餘面塊全部做完。
鐵鏊在微火上燒熱,徐抹麻油,火燒餅坯放鏊上烙烤,烤約五分鐘,再翻過來烙正面(兩面約烤十分鐘左右)。隨後放在烤爐中,用微火烤成醬黃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