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就是道(音像製品)

孝就是道(音像製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孝就是道》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講述中華文化源於易而成於孝,孝合乎自然的道理,為做人的根本。從實際出發,結合現實社會的種種問題展開論述,並給出了切實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將枯燥的經典輕鬆自在的展現給讀者。指出現代人對孝道文化的誤解和扭曲,反思現代人行孝時存在的問題。講述什麼才是真正的孝道文化;為什麼說百善孝為先;孝道文化的培養和傳承等。對於職場用人標準,曾教授指出“不能盡孝,何談盡忠”,所以孝是用人的第一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孝就是道
  • 主講:曾仕強
  • 出版單位:齊魯電子音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9月
  • 規格:6盤DVD
  • 定價:580元
講師簡介,講師作品,主要內容,課程目錄,

講師簡介

曾仕強
封面圖片封面圖片
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人,旅遊衛視《泰學》欄目首席主講人,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人類自救協會理事長,台灣交通大學教授、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台灣興國管理學院首任校長,著有《中國式管理》、《如何在36歲以前成功》、《易經的奧秘》、《胡雪岩的啟示》、《論語的生活智慧》、《現代易學院》系列、《曾仕強點評三國之道》系列等數十種著作。

講師作品

《孝就是道》
《被領導的藝術》
《曾仕強評胡雪岩》
《曾仕強點評三國之道第4部三國歸一統》
《曾仕強論三國智慧(下)》
《易經的智慧2:從小有畜聚到見微知著》
《曾仕強論三國智慧(上)》
《曾仕強點評三國之道第三部大意失荊州》
《易經的智慧:從開天闢地到師憂比樂》
《為官之道》
《做最好的總裁》
《易經中的管理智慧(三)》
《曾仕強解易經六十四卦--大道易行》
《曾仕強點評三國之道:第一部--桃園三結義》
《贏領之道:藍海中經營管理國際論壇》
《曾仕強點評三國之道第二部諸葛亮下山》
《中華文化的特質》

主要內容

曾仕強教授通過解讀《孝經》,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講述中華文化源於易而成於孝,孝合乎自然的道理,為做人的根本。從實際出發,結合現實社會的種種問題展開論述,並給出了切實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將枯燥的經典輕鬆自在的展現給讀者。指出現代人對孝道文化的誤解和扭曲,反思現代人行孝時存在的問題。講述什麼才是真正的孝道文化;為什麼說百善孝為先;孝道文化的培養和傳承等。對於職場用人標準,曾教授指出“不能盡孝,何談盡忠”,所以孝是用人的第一標準!!!

課程目錄

第一講 為什麼孝就是道
1、道就是自然,明白自然的道理,才是真正的知道
2、孝並非天生,需要從小培養,有賴父母以身作則
3、孝合乎自然的道理,做人的根本,所以孝就是道
第二講 為什麼百善孝為先
1、中華文化源於易而成於孝,孝敬父母為修德之本
2、以孝道為根本,來修身、齊家、治國推及平天下
3、孝是基本原則,是做人做事的檢驗,人不孝免談
第三講 為什麼孝為德之本
1、孝從哪裡來?孝從祭祀中來,拜祖宗並不是拜偶像
2、祭祀的前身是殯葬,由惻隱之心自然孕育而形成
3、孝是子女的責任,不應推卸,從父母生前到死後
第四講 要等到父母死後才孝嗎
1、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勿違
2、生前能事父母以禮,遠比死後再補救要可貴得多
3、事親五要則,最好都具備完善,才算盡愛敬的心
第五講 孝從哪裡培養出來
1、孝道從家庭培養出來,由童年開始,養成好習慣
2、父母以身作則,在潛移默化中,使子女有所感受
3、父母仁慈,夫妻忠貞,三代同堂,是最好的環境
第六講 孝要分等級嗎
1、《孝經》的內容,分為天子、諸侯以至庶人十八章
2、把孝道運用在社會各階層,使孝道發揮不同的感化
3、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這不是等級嗎
第七講 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是什麼意思
1、孟子指於禮不孝有三事,三者之中,以無後為大
2、其實是不孝以無後為最大,包含了三層不同意義
3、促進民族文化的延續與發揚,才是有後最大價值
第八講 廿四孝的故事不合時宜了嗎
1、中華文化是道德與藝術的結合,充滿了濃厚感情
2、廿四孝所追求的,是永恆的價值,內容與時俱進
3、迄今仍然具有深遠的意義,要用心體會其中道理
第九講 孝對人類有什麼好處
1、孝道是做人的根本,不忘本的人,值得大家信任
2、父慈子孝,一字和樂,家和萬事成,人人都喜歡
3、家風在傳承中發揚光大,長保富貴平安,最踏實
第十講 孝對現代人有哪些啟發
1、現代人過份自我,彼此疏離,需要孝道和諧
2、孝是德之本,要振興道德,必須從孝道重新開始
3、唯有明白百行孝為先,才能根除萬惡淫為首亂源
第十一講 現代人的孝道在哪裡
1、至少可以維持精神上的三代同堂,孝道得以傳承
2、孝悌的培養,是情感教育的基礎,使人不致孤立
3、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對找對人提供更可靠依據
第十二講 孝道為什麼是無限的責任
1、道是要實踐的,人能弘道,並不能等待道來弘人
2、孝道必須在現實生活中,盡心實踐,才了悟不足
3、既然知不足,就應該善補過,所以是無限的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