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雉屬(孔雀雉)

孔雀雉屬

孔雀雉一般指本詞條

孔雀雉屬(學名:Polyplectron):共有8種。分布於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中國僅2種:灰孔雀雉海南孔雀雉。雄鳥具冠羽,頸後披翎領,通體為烏褐色,具細點和橫斑,兩翼內側和尾羽有金屬紫綠色眼狀斑,似孔雀尾屏,故名;雌鳥略小,羽色較暗淡,尾較短,眼斑不明顯。單配型。分布於中南半島。均為瀕危物種,中國種類均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海南灰孔雀雉為中國特產種,僅見於海南島西南部山林中。

以往被視為灰孔雀雉的亞種,2004年中國學者通過DNA測序和分子遺傳標記等研究發現兩者的遺傳距離為3.1%,超過了鳥類種與種水平間的遺傳距離的範圍,應為獨立的物種。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孔雀雉屬雄鳥具冠羽,頸後披翎領,通體為烏褐色,具細點和橫斑,兩翼內側和尾羽有金屬紫綠色眼狀斑,似孔雀尾屏,故名;雌鳥略小,羽色較暗淡,尾較短,眼斑不明顯。單配型。
頭頂常具羽冠。嘴粗短而強,上嘴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鉤;鼻孔不為羽毛所掩蓋著。翅稍短圓。尾長,尾羽或呈平扁狀。跗蹠裸出,雄性具距,趾完全裸出,後趾位置較高於他趾。雌雄異色,雄者羽色華麗。
孔雀雉屬孔雀雉屬

棲息環境

棲息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熱帶雨林季雨林及竹林中,大多單獨活動於闊葉林下灌叢草地上。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活動在森林茂密、林下植被較發達的陰濕地面上,以上午和下午活動較頻繁。性機警而膽怯。雄鳥活動時尤為謹慎,一般是悄然無聲,當發現異常情況時,常佇立不動,注意觀察。發現危險,立刻驚叫著奔逃,鑽入茂密的灌叢或草叢,一般不起飛。當危險臨近或緊迫時,則通過飛行逃離。一般飛不多遠,通常飛幾十米即降落,落地後繼續奔跑逃避。一般很少飛到樹上,但夜間卻在樹上棲息。鳴聲短促而響亮,且越叫越響亮。
主要以昆蟲蠕蟲以及植物莖、葉、果實、種子為食。主要在地上取食,多用嘴啄食,偶爾也用腳刨找。
叫聲:孔雀雉叫聲宏亮、高昂,雄鳥占域叫聲為響亮的trew-tree爆破音。雌鳥告警時發出響亮的ga-ga聲或作快速的ok-kok-kok-kok叫。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南半島。均為瀕危物種,中國種類均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海南灰孔雀雉為我國特產種,僅見於海南島西南部山林中,以往被視為灰孔雀雉的亞種,2004年我國學者通過DNA測序和分子遺傳標記等研究發現兩者的遺傳距離為3.1%,超過了鳥類種與種水平間的遺傳距離的範圍,應為獨立的物種。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3月初即見雄鳥出現求偶行為,求偶炫耀為正面型。當雌鳥接近雄鳥時,雄鳥在雌鳥前面,面對雌鳥,降低身體前部、稍展雙翅,尾抬起並向雌鳥張開,當雌鳥走開時,雄鳥又恢復常態。
通常營巢於低山和山腳地帶茂密的森林中。巢多置於樹根旁或草叢中地面上,甚簡陋,主要利用地面自然凹坑,內墊以枯草莖、樹葉或羽毛即成。雌鳥孵卵,孵化期21天。

亞種分化

孔雀雉屬(8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英文名稱
1.
Polyplectron bicalcaratum
Grey Peacock-pheasant
2.
Polyplectron chalcurum
Bronze-tailed Peacock-pheasant
3.
Polyplectron germaini
Germain's Peacock-pheasant
4.
Polyplectron inopinatum
Mountain Peacock-pheasant
5.
Polyplectron katsumatae
Hainan Peacock-pheasant
6.
Polyplectron malacense
Malay Peacock-pheasant
7.
Polyplectron napoleonis
Palawan Peacock-pheasant
8.
Polyplectron schleiermacheri
Bornean Peacock-pheasant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