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文子,名圉(yǔ),是衛國的大夫。他聰明好學,又非常謙虛,因而死後,衛國國君賜予他“文子”的稱號,後人稱他為“孔文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文子
- 職業:衛國的大夫
- 真名:圉
- 性別:男
人物介紹,歷史記載,作品原文,
人物介紹
孔文子(?—前480),姓孔名圉,“文”是諡號,“子”是尊稱。衛國大夫,聰明好學而又謙虛,事衛靈公、衛出公。有傳他在男女作風上不怎么檢點。另外,孔文子妻即衛靈公之女、蒯聵之姐,其子名悝(音kuī)。孔文子的僕人渾良夫英俊漂亮,孔文子去世後,渾良夫與孔悝的母親私通。根據史料,孔圉應死於魯哀公十五年(前480年)或稍早(孔子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子路曾擔任過孔圉宰,孔子因為之命謚。
歷史記載
據《左傳》記載,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冬天,衛國太叔疾逃到宋國。當初,太叔疾娶了宋國子朝的女兒,她的妹妹隨嫁。後來,子朝因故逃出宋國。孔文子就讓太叔疾休了子朝的女兒,然後把自己的女兒孔姞嫁給了太叔疾。但太叔疾卻派人把他前妻的妹妹引誘出來,安置在“犁”這個地方,還為給修了一所宮殿,就好像他的第二個妻子。孔文子為此事大為惱怒,準備派兵攻打太叔疾。孔子勸說孔文子打消念頭。最後孔文子把女兒強行要了回來。
根據《四書集注》的說法,孔文子想要攻打疾,結果疾逃到了宋國,孔文子就將女兒嫁給了太叔的弟弟遺:“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遺室孔姞。”
作為一個臣子,孔文子攻打國君是以下亂上,還隨意地將女兒嫁來嫁去,都是不符合禮的行為,所以子貢對他死後被授予“文”這一諡號大為不解,於是就去問孔子。孔子就告訴他,孔文子這個人“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作品原文
《左傳》中關於孔文子的原文
“冬,衛大(同“太”)叔疾出奔宋。初,疾娶於宋子朝,其娣嬖。子朝出。孔文子使疾出其妻而妻之。疾使侍人誘其初妻之娣,置於犁,而為之一宮,如二妻。文子怒,欲攻之。仲尼止之。遂奪其妻。”(《左傳·哀公十一年》)
注釋:
譯文:
孔子講到衛靈公的無道,季康子說:“既然如此,為什麼他沒有敗亡呢?”孔子說:“因為他有仲叔圉接待賓客,祝鮀管理宗廟祭祀,王孫賈統率軍隊,像這樣,怎么會敗亡呢?”
《論語》中有關孔文子的原文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