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廣棨:字京立,號石門。孔子的第70代孫。
相關詞條
- 孔廣棨
孔廣棨:字京立,號石門。孔子的第70代孫。人物生平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襲封衍聖公,授二品冠服。以孔林工竟,率族人詣闕謝。上御圓明園正大光明殿,召入對,命坐賜茶,諭曰:“汝為先聖后,當存聖賢心,行聖賢事,秉禮守義...
- 孔繼宗
孔子第六十九代嫡孫名孔繼濩(音護),字型和,號純齋,於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二十三歲早逝,他的衍聖公爵位乃是死後追贈的。孔繼濩的父親六十八代衍聖公孔傳鐸在長子死後,因患足疾不便行走,於雍正九年(1731年)直接將爵位襲讓給了孫子,也就是孔繼濩的兒子孔廣棨(音啟)。很顯然,“衍聖公孔繼某某書”...
- 孔子家譜
70世孫衍聖公孔廣棨(孔繼濩子)、孔廣杓(孔繼濤子,南宗)71世孫衍聖公孔昭煥(孔廣棨子)、孔昭烜(孔廣杓子,南宗)72世孫衍聖公孔憲培(孔昭煥長子,孔憲增之兄,無子)、孔憲坤(孔昭烜子,南宗)73世孫衍聖公孔慶鎔(孔憲增子,過繼給孔憲培,1794年襲爵)、孔慶儀(孔憲型子,孔傳錦的第5世孫,南宗)74世孫衍聖公孔繁灝(...
- 孔佑仁
69世孫衍聖公孔廣棨(孔繼濩子)、孔廣杓(孔繼濤子,南宗,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70世孫衍聖公孔昭煥(孔廣棨子)、孔昭烜(孔廣杓子,南宗,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71世孫衍聖公孔憲培(孔昭煥長子,孔憲增之兄,無子)、孔憲坤(孔昭烜子,南宗,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72世孫衍聖公孔慶鎔(孔憲增子,過繼給孔憲培,1794年襲爵)、...
- 玉虹樓法帖
孔繼涑十歲時其父衍聖公孔傳鐸辭世,由其侄子孔廣棨世襲,不料孔廣棨世襲承襲八年即去世,由九歲的侄孫孔昭煥襲封,孔繼涑與其胞兄孔繼汾主持孔府府務及孔廟祭祀。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來曲阜拜祭孔廟,禮畢,聽孔子後裔講經,孔繼涑與孔繼汾分別講解《周易》和《大學》,得乾隆賞識,孔繼汾被授為內閣...
- 孔氏家族族譜
69世孫 衍聖公孔廣棨(孔繼濩之子)、孔廣杓(孔繼濤之子,南宗)70世孫 衍聖公孔昭煥(孔廣棨之子)、孔昭烜(孔廣杓之子,南宗)71世孫 衍聖公孔憲培(孔昭煥長子,孔憲增之兄,無子)、孔憲坤(孔昭烜之子,南宗)72世孫 衍聖公孔慶鎔(孔憲增之子,過繼給孔憲培,1794年襲爵)、孔慶儀(孔憲型之子,孔傳錦的第5世孫,南宗)73...
- 衍聖公世襲表
69代孔廣棨京立 清雍正九年(1731年)襲衍聖公,孔繼濩子 70代孔昭煥顯文 清乾隆九年(1744年)襲衍聖公,孔廣棨子 71代孔憲培養元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襲衍聖公,孔昭煥子 72代孔慶鎔陶甫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襲衍聖公,孔憲增(孔憲培之弟)子 73代孔繁灝文淵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襲衍聖公,...
- 孔令貽
70代衍聖公孔廣棨(孔繼濩子)、孔廣杓(孔繼濤子,南宗,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71代衍聖公孔昭煥(孔廣棨子)、孔昭烜(孔廣杓子,南宗,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72代衍聖公孔憲培(孔昭煥長子,孔憲增之兄,無子)、孔憲坤(孔昭烜子,南宗,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73代衍聖公孔慶鎔(孔憲增子,過繼給孔憲培,1794年...
- 衍聖公
70代孔廣棨,字京立,清雍正九年(1731年)襲衍聖公,孔繼濩子 71代孔昭煥,字顯文,清乾隆九年(1744年)襲衍聖公,孔廣棨子 72代孔憲培,字養元,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襲衍聖公,孔昭煥長子,無後 73代孔慶鎔,字陶甫,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襲衍聖公,孔憲增(孔昭煥次子,孔憲培之弟)子 74代...
- 孔氏北宗
第59代衍聖公 孔彥縉 第60代衍聖公 孔承慶 第61代衍聖公 孔宏緒、孔宏泰(字永實)、第62代衍聖公 孔聞韶 第63代衍聖公 孔貞乾、孔貞寧 第64代衍聖公 孔尚賢 第65代衍聖公 孔衍植 第66代衍聖公 孔興燮 第67代衍聖公 孔毓圻 第68代衍聖公 孔傳鐸 第69代衍聖公 孔繼濩 第70代衍聖公 孔廣棨 第71代衍聖公 ...
- 孔嗣悊
61世孫 衍聖公孔聞韶、孔聞音(南宗)62世孫 衍聖公孔貞乾、孔貞寧、孔貞運(南宗)63世孫 衍聖公孔尚賢、孔尚乾(南宗)64世孫 衍聖公孔衍植、孔衍楨(南宗)65世孫 衍聖公孔興燮、孔興燫(南宗)66世孫 衍聖公孔毓圻、孔毓垣(南宗)67世孫 衍聖公孔傳鐸、孔傳錦(南宗)68世孫 衍聖公孔繼濩、孔繼濤(南宗)69世孫 衍聖公孔廣...
- 孔莊村(山東平陰縣孝直鎮下轄村)
第63代衍聖公 孔貞乾、孔貞寧、孔貞運(南宗)第64代衍聖公 孔尚賢、孔尚乾(南宗)第65代衍聖公 孔衍植、孔衍楨(南宗)第66代衍聖公 孔興燮、孔興燫(南宗)第67代衍聖公 孔毓圻、孔毓垣(南宗)第68代衍聖公 孔傳鐸、孔傳錦(南宗)第69代衍聖公 孔繼濩、孔繼濤(南宗)第70代衍聖公 孔廣棨、孔廣杓(南宗)第71代...
- 襲封衍聖公印
”“順治元年,復衍聖公及其四氏翰博等爵秩,命孔允植入覲,班列閣臣之上 。明年,改錫三台銀印。十六年改滿漢文三台銀印。乾隆十四年,復改清、漢篆文三台銀印。” 此處對衍聖公爵秩及在清代所受賜印之變化記載頗明。這方“襲封衍聖公印”,是乾隆改革印製時於乾隆十四年頒賜的。雍正八年,公孔廣棨卒,...
- 孔昭薰
孔昭薰 孔子第71代清孔昭薰,衍聖公孔廣棨次子。嘉慶舉人,襲封翰林院五經博士,。刻苦好學,嗜古工詩,好金石學。於曲阜城郊掘得漢、唐宋、金、元、明各代石碑120通,編成《至聖林碑目》六卷。
- 丘漣
丘漣 丘漣 清山東肥城人。字汶水,名玉潔,庠生,捐監考。敕封儒林郎,授同知。與東海學者胡恆續修《左傳精舍志》,維修先祖左丘明祠、墓。鹹豐皇帝題匾“敦崇名教”褒揚。衍聖公孔廣棨題匾“承先衛道”。
- 孔繼濩
孔繼濩 孔繼濩:字型和,早卒。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追贈衍聖公。《紅樓夢》賈府世交中曾有位衍聖公名孔繼宗疑就是以此人為原型。人物簡介 孔繼濩,孔子的第69代嫡孫。亦是第68代衍聖公。
- 孔昭煥
孔昭煥(1742-1783年),字顯文,號堯峰,山東曲阜人。孔子的第71代孫。因是乾隆帝親家,於1744年被封為衍聖公。人物年表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弘曆巡幸闕里,祭祀孔子,孔昭煥命其族人、舉人孔繼汾等在詩禮堂給皇帝講經,是日弘曆謁孔林,賜孔昭煥宴、書籍、文綺、貂幣,升孔繼汾中書,族人有官者,皆進秩。
- 家譜(記錄家族的歷史圖籍)
孔氏家譜 【簡介】孔氏家族的族譜是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包羅內容最豐富、譜系最完整的族譜。孔氏宗族視修譜為合族大事,通過修譜可以把居住分散、血緣關係相對疏遠的孔氏族人組成一體,從而達到“詳世系、聯疏親、厚倫誼、嚴冒紊、序照穆、備遺忘”的目的,修譜還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清查“外孔”的滲入。孔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