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峭凡(孔峭礬)

孔峭凡

孔峭礬一般指本詞條

孔峭凡(1899年11月—1966年8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湖南省平江縣人。1926年6月參加革命,192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前曾擔任永安鄉農民協會執行委員長,平江縣南三區游擊隊長兼肅反委員會主任,永安鄉蘇維埃政府主席,湘鄂贛軍區獨立第二師醫生,湘鄂贛軍區紅軍第二醫院副官主任,湘鄂贛軍區政治部駐平(江)瀏(陽)長(沙)縣沒收委員會主任,湘鄂贛軍區政治部沒收委員會主任,湘鄂贛軍區供給部會計科長兼省財政科長,湘贛省蘇維埃政府財政科科長,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一團軍需處處長、新編第一支隊軍需處處長,新四軍第一師供給部副部長、部長、政治委員,新四軍江南地區(十六旅、蘇皖區)供給部政治委員兼蘇南行署財經處副處長,蘇浙軍區供給部部長,新四軍兼山東軍區供給部副部長,華東軍區衛生部供給部政治委員、後勤部直屬供給部政治委員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華東軍區後勤部財務部副部長、營房管理部部長兼政治委員、黨委書記,安徽省軍區後勤部部長等職。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966年8月7日,孔峭凡同志在合肥逝世,享年67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峭凡
  • 性別: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省平江縣三市鎮馬嘶村華灣屋
  • 出生日期:1899年11月
  • 逝世日期:1966年8月7日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 軍銜:大校(1955年);少將(1961年)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土地革命時期,全面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建國之後,所獲榮譽,墓址,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899年11月,孔峭凡(原字為“山凡”)出生於湖南省平江縣三市鎮馬嘶村華灣屋一個富裕的農民家庭。父親孔暢農,母親劉氏,生有8個兒女,孔峭凡最小。母親非常寵愛他,因而頑皮任性。
1911年,因教書先生好打人,孔峭凡不願在家讀書,便投考平江崇實高小讀四年級。
1915年,孔峭凡回家自修。同年,6兄弟分家,每人分得16畝地。父親給孔峭凡找了個媳婦,是李六如的堂妹。分家的第二年。父親去世,孔峭凡家境一年不如一年。
1920年,孔峭凡19歲時,拜師學織襪子,以此來補充家裡開支。織了兩年襪子,收入不多,又傷眼睛,孔峭凡便改行學中醫。他從小愛看藥書,對醫生這職業很感興趣。他先學內科,後又跟在縣城的熊慶農學外科。由於他刻苦鑽研,醫術在南鄉一帶有點名氣。加上他同情勞苦人民,對家庭困難者常常免收藥費,深受當地民眾愛戴。
1924年,平江遭受大水災,孔峭凡的房屋被水衝倒,所有家具、衣服全被洪水捲走,從此生活發生困難,欠債很多。
1925年,平江工農革命運動蓬勃興起,孔峭凡的堂妻兄、共產黨員李六如李治平向孔峭凡經常宣傳俄國革命勝利及如何推翻沙皇政府,消滅地主剝削階級等新思想。李治平還經常帶孔峭凡到共產黨員羅納川家談論中國社會各種不良制度和工農革命等問題,並送給孔峭凡一些進步書籍閱讀,使他的思想覺悟不斷得到提高。因他是醫生,經常接近廣大農民,所以,羅納川、李治平要孔峭凡在行醫時兼做農民的宣傳工作。
1926年6月,平江永安鄉農民協會宣告成立,孔峭凡被推選為農民協會執行委員長。他首先按傳統習慣,將全鄉劃分為若干個村、組,每村或組辦一所以上農民夜校或半日制女子學校,以李六如編寫的《平民讀本》為教材,使農民不但學了文化,又受到了革命思想教育。9月,孔峭凡由李治平、孔笑仁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根據黨組織的部署,帶領農協會員清算土豪劣紳經手的公地、公款,發現賬目不清有舞弊的就罰款,同時開展禁菸禁賭、收繳菸具賭具,並開展平糶阻禁(指在特定歷史時期,農民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通過集體行動限制或禁止糧食的流通和銷售,以此來對抗地主和商人的剝削和壓迫),二五減租減息等鬥爭,使全鄉農民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其時,大地主周伯南屯積幾百擔糧食,並哄抬物價,孔峭凡便組織了4000多名農民包圍了周伯南家,將他400多擔稻穀分給貧苦農民。
孔峭凡
早年的孔峭凡

土地革命時期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叛變革命後,反動派在平江開始了反革命大屠殺。為了反擊敵人的屠殺,在黨的八七會議精神指引下,平江黨組織領導工農開展了暴動,孔峭凡帶領農民赤衛隊偷襲思村鄉公所,將團防主任劉冷秋殺死,為民除了一害。9月中旬,平江縣委組織了第一次農軍撲城,孔峭凡帶領鄉梭標隊參加了撲城戰鬥。撲城失利後,黨組織更加重視建立工農武裝,全縣大部分地區建立了游擊隊,孔峭凡所在的南三區也建立了游擊隊。10月,孔峭凡任南三區游擊隊長兼肅反委員會主任。他帶領游擊隊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
1928年平江起義後,平江東、南、北鄉大部分區鄉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孔峭凡帶領游擊隊配台蘇維埃政府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無田及少田的農民,焚燒地主契約,深入開展土地革命。他帶頭把自家的田交給農會分配,受到大家的讚揚。同冬,敵人大舉向平江蘇區進攻,孔峭凡帶領游擊隊與地方保全團及挨戶團進行了殊死鬥爭,以保衛紅色政權。
1929年冬,平江白色恐怖更加嚴重,孔峭凡抱著對革命的堅定信念,堅持鬥爭。12月,孔峭凡調任永安鄉蘇維埃政府主席。這時環境更加惡劣,蘇維埃幹部都相繼向內山遷移,孔峭凡一方面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經受嚴峻的考驗,另一方面做好鄉蘇維埃政府一班人的思想工作,教育他們堅定革命信念。他同東南鄉的黨組織和蘇維埃政府及工農骨千300餘人轉移到平江辜家洞,在內山堅持鬥爭1年多。後來大部分同志參加了紅軍,孔峭凡因患瘧疾,就留在山裡,既無糧食、衣服,又無藥品治療,好不容易到了江西修水,找到了省蘇維埃政府石印局的同志借了點錢,做了一套棉衣。經過無數周折,孔峭凡才找到縣蘇維埃政府。
1931年3月,孔峭凡經組織介紹到湘鄂贛紅軍獨立二師任中醫。當時紅軍作戰頻繁,傷病員很多,紅軍醫藥困難,孔峭凡便自己上山採集中草藥,治好了不少紅軍官兵的傷病。5月,獨立二師在修水與靖衛團作戰,孔峭凡在戰鬥中不幸負傷,被送到湘鄂贛軍區紅軍第二醫院休養。9月傷愈後,孔峭凡被留在醫院任副官主任。
1932年,由於敵人進攻,醫院由修水搬到銅鼓,不久,銅鼓又難以堅持,孔峭凡將傷病員轉移到平江黃金洞鄉。為了配合蘇區紅軍反“圍剿”,他將重傷員隱蔽在黃金洞深山內,將輕傷員組成一個戰鬥隊,由他親自率領,在修水、銅鼓、平江三縣邊界打游擊,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紅軍的反“圍剿”鬥爭。
1933年7月,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紅軍粉碎了敵人對湘鄂贛地區的第四次“圍剿”後,孔峭凡將這個戰鬥隊成員大多數送歸部隊,其餘的分配到省蘇維埃政府工作,自己則返回黃金洞照料重傷病員。
1934年1月,國民黨反動派對湘鄂贛蘇區實行第五次“圍剿”,由於王明左傾路線在黨內占了統治地位,最終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湘鄂贛革命根據地遭到了大於紅軍數十倍敵人的進攻,連黃金洞這深山老林也遭到敵人的重點進攻。孔峭凡為了保全紅軍這批傷病員,將傷病員隱蔽在黃金洞最深的內山鏡湖鄉果子洞。後此處又遭敵人進攻,孔峭凡只好把傷病員分成幾個小組,以組為單位,分散隱蔽。沒有水,他就深夜帶著護士到山下抬水給傷病員喝;沒有糧食,孔峭凡將自己的糧食省下來給傷員吃,自己吃野菜樹皮。中央紅軍長征後,孔峭凡奉命留在湘鄂贛蘇區繼續鬥爭。10月,孔峭凡被調任湘鄂贛軍區政治部駐平(江)瀏(陽)長(沙)縣沒收委員會主任。沒收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沒收土豪劣紳的財產,用以解決軍區和紅軍的經濟困難。有些土豪劣紳倚仗國民黨反動派作靠山,拒不繳納錢財。孔峭凡排除重重困難,盡一切努力把工作做好。他在山上搭一個草棚住下作為落腳點,帶著短槍隊到瀏陽境內去籌款。遇到頑抗不交款的土豪,孔峭凡就將他們押到深山內看守處關押。一次,孔峭凡和縣沒收委員會的張本志、毛正南等7人來到古港區一家張姓地主家,正好碰上做壽酒。他們跟著人群混進了屋,將地主捉住。為防止敵人伏擊,他們另覓山路,將地主綁回山里,然後捎信給他家裡,迫使其家屬帶了300塊大洋才贖回那地主。有一次,孔峭凡將經過批准處決的8名土豪的罪狀印好送到白區,震動很大,一些被關押的土豪家屬紛紛帶款進山來贖取人質,這樣孔峭凡為紅軍籌集了一大筆款子,不但解決了軍區的暫時經濟困難,而且解決了軍區兵工廠購買主要原料洋硝的款項。但要把洋硝從白區運回來,必須通過敵人幾道關卡,孔峭凡將洋硝放在油簍子底下,上面裝著茶油,才逃避了敵人的搜查。
1935年4月,由於工作出色,孔峭凡升任湘鄂贛軍區政治部沒收委員會主任。他上任後,除健全各軍分區沒收委員會組織外,還根據自己的工作實踐,制定了沒收條例,經軍區政治部批准,下發到分區執行。這些條例規定,對地主財產予以沒收,對富農財產採取征罰。同時組織小型短槍隊深入白區去下通知書。孔峭凡任職1年多時間,成績顯著,基本上解決了戰鬥部隊的衣服困難。同年冬,軍區政治部主任劉玉堂要孔峭凡籌集1千元現洋,作為年關開支。孔峭凡圓滿完成了任務,受到軍區的表揚。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期間,湘鄂贛省委機關及兵工廠、醫院等,大多數時間駐紮在平江黃金洞。兵工廠在當時是個規模不小的工廠,湘鄂贛蘇區紅軍的武器、彈藥,主要靠它供應,但兵工廠目標大,敵人常來騷擾。軍區司令員傅秋濤要求兵工廠做到打鐵不響,燒煤不冒煙,以避免麻煩。孔峭凡給他們出主意,把打鐵間搬到山洞裡,解決了打鐵不響的問題。可是,又出現了新問題,兵工廠廠長鬍兆豐對孔峭凡說:“洞裡的煤煙散不出去,人都嗆得死,加之煤也不多了,請幫忙想想辦法。”孔峭凡同胡廠長到現場觀看後,來到竹林里休息,看到竹子,他想:不燒煤,難道燒竹炭不行嗎?他從國小過醫,知道竹葉、竹油、竹根都是清涼劑,燒竹沒有毒。他就和胡廠長去試驗,效果果然不錯。這樣,解決了燃料問題。
1936年初,國民黨第五十二師又向黃金洞大舉進攻,並在黃金洞一帶附近到處築起碉堡,準備長期圍困蘇區。傅秋濤司令員要孔峭凡想辦法造火炮,來打掉敵人的碉堡。孔峭凡接受任務後,到兵工廠多次試驗,用黃金洞金礦的廢鋼管做炮筒,終於製造出了拉火平射炮和迫擊炮,又用舊鋼材自行鑄造了炮彈,終於用這樣的土炮轟掉了黃金洞等地敵人的3個大碉堡。7月,孔峭凡調湘鄂贛軍區供給部任會計科長兼省財政科長。這是湘鄂贛蘇區3年游擊戰爭環境最為艱苦嚴重的時期,孔峭凡除參加戰鬥外,組織人員想方設法到白區籌糧籌款,解決軍區的經濟困難。

全面抗戰時期

1937年8月,湘鄂贛省委與國民黨武漢行營談判成功。湘鄂贛紅軍游擊隊暫改編為抗日第一游擊支隊,駐紮在平江嘉義鎮,孔峭凡任司令部軍需處出納。武漢行營發給游擊支隊2個月軍餉後,就賴著不撥款了。孔峭凡只好到國民黨統治的縣、區政府去借糧借款。他與嘉義各商家都很熟悉,油鹽、藥費都是他到各商家賒的。買零星小物品時,孔峭凡就憑他的手條五元、十元一張到市上去購買東西,這樣維持了部隊生活。後來經過我方交涉,武漢行營恢復了對抗日游擊支隊的供給。
1938年1月,新四軍軍部在南昌成立,游擊支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一團。2月初,第一團奉命開赴皖南抗日第一線,到達江南小舟陽一帶。6月,孔峭凡任該團軍需處處長。國民黨頑固派陰謀制約新四軍,拖延不發軍餉,以致一團駐紮在橫溪橋時,經濟發生困難。孔峭凡想盡一切辦法向商家賒油鹽賒米來維持部隊生活達1月之久。不久,一團將朱永樣土匪部隊消滅,部隊得到充實。
1939年1月,新四軍軍部將一團調回軍部,改編為新編第一支隊,孔峭凡繼任支隊軍需處處長。後來孔峭凡因病住院,部隊供給工作由副處長負責。由於副處長缺乏經驗,不到一個月就虧空了錢,給養發生困難,為了部隊的利益,孔峭凡不顧病未痊癒即返回部隊。這時部隊正擴編,超編制人員國民黨不發餉,加上以前虧空,部隊經濟更加困難。孔峭凡組織軍需處幹部到長江沿岸向敵偽家屬收稅,並在安徽沿長江一線組織武裝,截獲敵軍船隻,繳獲了一批物資。這樣,除解決擴充部隊的吃飯、穿衣外,還剩2萬餘元。
1940年9月,軍部命令新一支隊修建地堡80餘個,地堡內的糧食、油、鹽、蔬菜與乾糧、木炭等都要軍需處準備,軍需處只有5個幹部、6個挑夫,孔峭凡帶領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完成了上級規定的任務,保障了後勤物資供應。
1941年1月,國民黨反動派製造了駭人聽聞的“皖南事變”。事變爆發後,孔峭凡隨新一支隊與國民黨第五十二師在茂林地區作戰8天8夜,支隊損失慘重,糧食已盡,只好向板橋地區突圍。孔峭凡負責處理特務營的傷病員,天又下大雨,晚上看不見,又不能點火,沒趕上部隊。到天明時,特務營被打散了,僅剩一個連,被打散的人員找不到司令部。後來孔峭凡找到新一團的政委丁麟章、參謀長徐贊輝,他們3人組織部隊打了一天,戰鬥中丁麟章、徐贊輝都負了傷,部隊沒有飯吃,傷亡也很大,敵人又從四面包圍攏來。最後,孔峭凡和李彬山集合40餘名幹部,組成臨時支部,帶領餘下人員突圍到了江北,又遭日軍包圍,才從湖內突圍出去。後又被敵第十八支隊發覺,孔峭凡等人又打過湖,最後找到新四軍第七師駐地。師政委曾希聖對他們非常關心,生活上照顧很好。在這裡休息一個時期後,孔峭凡他們身體已恢復。他把一同突圍到這裡的42人組成一個短槍隊,在七師一個排的護送下,到達二師駐地,二師又派武裝護送他們到達鹽城新四軍軍部,受到代軍長陳毅的熱情接待。6月,孔峭凡被分配到一師供給部任副部長。9月,孔峭凡升任部長。當時,蘇中軍區與一師是新建立的機構,各單位會計人員亦沒有,財務制度沒有建立,團長來領錢就打個便條。孔峭凡想盡辦法建立各種財務制度,另一方面派員到上海去動員青年學生來受訓,舉辦會計訓練班。當時日本鬼子經常掃蕩,對蘇中特別注意,多用重兵掃蕩,而蘇中地區平原多,山地少,不易隱蔽,供給部門積存的物資及師部司政各方面機關都受到嚴重威脅。孔峭凡根據粟裕司令員的指示。弄了30條大海船做後方,配一個營的兵力和一門山炮保護,將供給部的錢,衛生部的藥品以及印刷器材都放在船上,同時對民船進行編組和訓練,並建立了海上通訊聯繫,白天用旗子,夜晚以火光為標記,進行指揮。孔峭凡在船上還舉辦了3期會計訓練班,將他們分配到各個單位,使蘇中軍區各單位財務制度全部建立起來了。
1942年春,由於蘇中糧食局工作不深入,使蘇中部隊機關糧食發生困難。孔峭凡在船上接到電報,要他登入去組織糧食清查委員會,解決部隊吃糧問題。孔峭凡很快調集人員,組建了清查機構,分配到各分區進行清查。他本人負責清查三分區,經過清查,不但解決了部隊吃糧困難,而且還有剩餘。11月,孔峭凡改任一師供給部政委,與部長宋季文一起,認真做好全師物資的供給工作。
1943年1月,孔峭凡任新四軍江南地區(十六旅、蘇皖區)供給部政委兼蘇南行署財經處副處長。到任時,粟裕司令員向他交代,要他儘量收買黃金,積蓄現洋,準備3個縱隊的衣服材料及日用品和糧食,為部隊南下做好準備。他隨即在當地招收了一批學員,在溧水地區開始訓練財務幹部。不久,孔峭凡率財務幹部隨教導大隊渡江南下,經過鐵路電網時,買通偽軍,用竹桿把鐵絲電網抬起來通過封鎖線,到達溧水縣大里灣港口江南軍區司令部。4月,國民黨頑固派向江南軍區大舉進攻,由於敵我雙方兵力過於懸殊,激戰兩天兩夜,軍區被服廠被敵人奪去,孔峭凡痛心不已。想到栗裕首長交代的任務,孔峭凡非常著急。恰巧這時日本鬼子一個大掃蕩,將國民黨頑固派驅逐,敵人向後逃跑,放棄了好幾個縣。軍區指揮部隊立即跟蹤前進,組織民眾,建立政權,一直進至郎溪廣德。孔峭凡立即開辦短期財務幹部訓練隊,分配到各縣,建立和健全稅收組織機構。從此,稅收增加了。他還購買了300多頭肥豬寄養在老百姓家裡,派供給部工作人員化裝成民眾按時餵養。這樣,除供給部隊外,還有節餘,又將剩餘款項收買金子,將南下部隊所需被服、裝備、日用品、糧食等準備充分。
1944年12月,粟裕率一旅、三旅到達蘇南時,看到充足的後勤物資,非常滿意,誇獎孔峭凡後勤工作做得好。
1945年,部隊又進一步擴編,蘇浙軍區成立,孔峭凡即調該軍區任供給部長。不久,部隊向天目山進軍。當時最嚴重的是糧食運輸困難,從溧水到天目山,大都是山地小路,車輛不能使用,只能使用畜力人力。孔峭凡就與行署商量,發動民眾,組織了1千餘人的運輸隊,幫助部隊運糧、運物資,搶救傷病員。運糧中,鞋子消耗大,地方政府發動民眾打草鞋予以解決。由於與地方配合得好,保證了天目山戰役的勝利。抗日戰爭勝利後,蘇浙軍區奉命北撤,撤到戴埠鎮時,孔峭凡接受了新的任務,負責運炸藥到新四軍軍部,供給部工作移交給駱耕漠。孔峭凡立即將繳獲的炸藥集中,找了幾個在蘇中工作時認識的老船戶,利用他們經常到戴埠運石灰的機會,找了9艘雙底船,將炸藥放到船艙下面,上面蓋上木板再放上石灰,這樣100餘擔炸藥全部安全運到了蘇中泰興,交給了蘇中軍區司令部。11月,孔峭凡調任新四軍供給部副部長。當時作戰部隊北上,孔峭凡根據上級指示,率領供給部機關人員到山東,與山東軍區後勤部合併。孔峭凡兼任山東軍區供給部副部長。隨著部隊不斷擴充,趕製軍鞋、衣服的任務很大,還要派一批幹部到大連線運槍枝子彈,孔峭凡的工作非常繁重。後來濱海軍區供給部又與山東軍區合併,組織前方供給部,宋裕和部長到前方供給部,彭顯倫政委到大連負責軍用品,供給部留下孔峭凡一人主持工作。隨著內戰的升級,供給部供給物資的來源發生困難,特別是服裝材料,如顏料、布匹等,孔峭凡千方百計組織生產科的同志到外地採購,並與地方政府密切配合,經過多方面努力,保證了部隊擴編的物資需要。

解放戰爭時期

1947年4月,孔峭凡患風濕病還未痊癒,華東軍區衛生部已接收傷病員達20萬,為了保障衛生部的供給工作,軍區調孔峭凡到衛生部供給部任政委。在當時有些同志看來,這似乎是降了職,孔峭凡不計較這些,仍然帶病堅持工作。隨著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的進行,我軍傷病員又大批增加,孔峭凡帶領供給部的同志多方籌措物資,保證了傷病員醫療和生活上的需要。
1949年5月,孔峭凡調華東軍區後勤部直屬供給部任政委,為保證我軍解放上海,進軍浙江等戰役的物資供應工作作出了貢獻。

建國之後

1949年11月,孔峭凡調華東軍區後勤部財務部任副部長,分工負責清理倉庫物資。那時,南京解放不久,市內部隊物資供應困難,他集中力量將國民黨軍隊遺留的物資進行清理,運往市區,保證了部隊糧食、油、鹽、柴等物資的供給。
1950年2月,華東軍區與第三野戰軍聯合召開了後勤供給會議,孔峭凡在會上致了開幕詞。他在開幕詞中除講了會議的目的意義外,著重闡明了供給工作的重要作用和任務。會議期間,為把軍委規定的後勤標準和制度更加具體化、明朗化,孔峭凡與其他部領導一起,制定了財糧標準,預、決算制度,人員武裝馬匹車輛報告制度,會計制度、出納制度、審計制度、節約制度。這次會議,為華東地區人民解放軍後勤供給正規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51年5月,孔峭凡調華東軍區營房管理部任部長兼政委和黨委書記。他到該部時正值全國開展鎮壓反革命運動,部下面沒有政治工作機構。他向軍區後勤部要求,調了民運科4個幹事分配到上饒宣城兩地工作。當時地方敵特活動猖狂,放火、爆炸等事件時有發生,還造謠蠱惑。孔峭凡親自到這兩個地方指導,同地方黨政領導緊密配合,發動民眾起來檢舉揭發,在上饒等地捕獲了一批特務和反革命分子,保證了地方的安全。
1952年12月,孔峭凡調安徽省軍區任後勤部部長(正軍級)。他在安徽工作十多年期間,對軍區後勤工作有很大建樹。孔峭凡幾十年從事我軍後勤領導工作,從不私自動用一件公物,真正做到了兩袖清風,一生艱苦樸素。
1955年9月,孔峭凡被中央軍委授予大校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961年8月,孔峭凡晉升少將軍銜。
1966年8月7日,孔峭凡因病在合肥105醫院逝世,享年67歲。同年8月16日,孔峭凡經解放軍總政治部批准為革命烈士。

所獲榮譽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墓址

孔峭凡將軍墓位於湖南平江烈士陵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