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逸馬

孔子逸馬

孔子逸馬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孔子走(累了)在路上休息,馬逃脫了束縛,吃了別人的莊稼,農民把馬牽去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子逸馬
  • 出處:《呂氏春秋》
  • 注音:kǒng zǐ mǎ yì
  • 朝代:春秋
原文,譯文,點評,

原文

孔子行道而息,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馬。子貢請往說之,畢辭,野人不聽。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請往說之。”因謂野人曰:“子不耕於東海,吾不耕於西海也,吾馬何得不食子之禾?”野人大說,相謂曰:“說亦皆如此其辯也,獨如向之人!”解馬而與之。

譯文

孔子走(累了)在路上休息,馬逃脫了束縛,吃了別人的莊稼,農民把馬牽去了。子貢(以能言善辯著稱)請求去說服那農民,什麼話都說了,那農民不理他那套。
有個剛剛侍奉孔子的粗俗的人,說:“請讓我去跟他說吧。”便對那農民說:“你不是在東海種地,我不是在西海種地,我的馬為什麼不能吃你的莊稼呢?”那農民很愉悅,對他說:“說話都像你這么清楚就好了,怎么能像剛剛那個人那樣!”解開馬的韁繩就給了他。

點評

講話也有藝術,只有以對方能接受的事實,講清道理,才能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
物以類聚,在粗人面前談論詩書,這是不知變通的讀書人所以誤事的原因。馬夫的話雖然有理,但這番話若是從子貢口中說出來,恐怕農夫仍然不會接受。
為什麼呢?因為子貢和農夫兩人的學識、修養相差太遠,彼此早已心存距離;然而孔子為什麼不先要馬夫去,而任由子貢前去說服農夫呢?--若一開始就讓馬夫前去,子貢心中一定不服!如今不但子貢心中毫無怨尤,也使得馬夫有了表現的機會。聖人能通達人情事理,所以才能人盡其才。
世人常以成文的法規來約束他人,以資格來限制他人,以兼有所長來期望他人。這樣,天下事哪有成功的希望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