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以前之哲學》是雷海宗所著作品,出自於《雷海宗 林同濟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孔子以前之哲學
- 作者:雷海宗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雷海宗 林同濟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孔子以前之哲學》是雷海宗所著作品,出自於《雷海宗 林同濟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孔子哲學:中華本原文化概論》是2014年11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雅。內容簡介 孔子作為中國古代哲學和中華傳統文化的文化符號,在世界範圍內有廣泛的知名度。孔子以“敬畏”之心探討天道和往聖先賢之道,光明“明德”,“...
春秋末年的哲學家孔子很少談論天道,但肯定天命。孔子的所謂“天”,有時指有意志的最高主宰,有時指自然界。戰國初墨子反對孔子的天命,而宣揚天志。老子第一個明確否認天是最高主宰,提出了天地起源的學說, 認為世界的本原是 “道”...
《孔子哲學》是2012年嶽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震。內容介紹 《孔子哲學》是一本十分精彩的小書。孔子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自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極大。中國人一直把他視為聖人。《孔子哲學》力圖對...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1-6]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
《孔子之前》是2019年06月中西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含夷。內容簡介 本書是《孔子之前:中國經典誕生的研究》台灣繁體本的大陸簡體本,收錄八篇專論,通過古文字新證與歷代注釋細讀等多元方式,探討《周易》、《尚書》、《詩經》、《...
中國文明的奠基人是孔子,理解孔子的哲學也是理解中國文明的一把鑰匙。以《論語》為憑據,楊立華教授強調孔子哲學的核心貢獻即是:以嚴密的論證樹立起了核心價值觀,指引起了中華民族兩千年來的奮鬥目標和人生方向。孔子主張“天道與人性”...
孔子 孔子透過對夏、商典籍的整理與對周文化的反省,開啟了儒家哲學的廣大思想內涵,其與弟子們的討論,被整理成《論語》、《易傳》等原始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作。孔子創造出"仁"的哲學,在政治、教育、倫理等日常生活作息與言行舉止中...
梁啓超的《孔子》寫於1920年,不僅論述了孔子的事跡、孔子提綱,還談了孔學與《易》、《春秋》的關係,可謂對孔子學說做了明晰的闡釋,將我們引入孔子思想的殿堂。《儒家哲學》是梁啓超晚年在清華國學院的講課稿,由其弟子周傳儒記錄。
《孔子哲學之真面目》是現代蔡尚思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 全書分3部分:1.孔子人生哲學,計4篇:序論、概論、主要、補遺,分別論述了孔子的人道觀、人倫觀、天命觀、正名論、人格標準、解決人生問題的方法、孔子的生活態度、目的...
我作為建福的師友,為這部專題研究孔子教育哲學之佳作的出版而感到欣慰;願該書的出版,引發更多的同仁尤其是中青年學者對孔子教育哲學作深入探討,對中國傳統教育哲學諸多專題作廣泛研究,共同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教育哲學...
《孔子哲學討論集》是現代《哲學研究》編輯部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 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兩三年內,哲學界曾對孔子的哲學思想展開討論,爭論的主要問題是:(一)孔子的階級立場;(二)關於孔子的政治學說;(三)孔於的哲學思想;...
儒藏是聚集古代儒家的大百科全書,載有哲學、政治、軍事、經濟、教育、文學、歷史、藝術、醫學、化學、天文、地理、數學、技術各方面的豐富的內容。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孔子以詩書禮樂教,...
一般認為中國哲學起源東周時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為代表。而實際上在之前的《易經》當中,已經開始討論哲學問題。哲學哲學家們對哲學的定義 哲學的定義一直存有爭議,這爭議隨著歷史而不斷地擴張,且根據不...
《中國哲學家孔子》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柏應理給法王路易十四的《獻辭》,表達了他對法王支持在華傳教事業的敬意。第二部分是106頁的“導言”。開宗明義便說明耶穌會士所以編著此書,並不是為了滿足歐洲人對中國的興趣,而是希望此...
《孔子——周秦漢晉文獻集》是現代姜義華、張榮華、吳根梁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 本書為晉以前有關孔子的文獻集編,以搜羅孔子言論為主,酌采孔子行蹤與時人評騭等方面的資料。本書徵引周秦漢晉有關著述近150種,其中《春秋》...
《原來孔子》是2009年06月13日年由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陳永明。評價 本書是以淺白的文字介紹孔子的一生及他的哲學思想。在介紹孔子的文字中間,加入了生動的例子和故事,使文章更容易理解。簡介 全書共分十部分,分別...
本書共介紹了37位中國哲學史上的思想家。在先秦諸子學中,介紹了孔子以“仁”為中心的重人道的政治倫理學;帶子的“兼相愛、交相利”的功利主義學說;孟子的“仁政”學說和性善論以及“盡心、知性、知天”的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哲學體系...
此書為孔子以前之哲學書,孔子為之註解,雖奧衍難究,然總須一讀。吾希望學者將《繫辭傳》、《文言傳》熟讀成誦,其卦象傳六十四條,則用別紙鈔出,隨時省覽。後世說《易》者言人人殊,為修養有益起見,則程頤之《程氏易傳》差可讀...
儒學以孔子為宗師,孔子哲學之根本大典,首推《易傳》。而《易》則遠紹羲皇。《詩》《書》執禮,皆所雅言,《論語》識之。《春秋》因魯史而立義,孟子稱之。《中庸》雲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孟子言孔子集堯、舜以來之大成...
可是今日我們讀《孟子》和《四書》全部,卻不能一體視之為政治哲學,一定也要考究他們的歷史背景,有時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說的一樣,“盡信書不如無書”。後觀 為什麼孔子和孟子之間會有這樣一段距離?為什麼春秋階段與戰國階段會有這樣...
如胡適就認為其中雖然加入了後人的某些材料,但該書大體上還是孟子以前的作品。因為從孔子到孟子儒家的人生哲學的發展應該有一個過渡階段,這個過程是從極端的倫常主義、重君權、極端實際的人生哲學到尊崇個人、鼓吹民權和心理的人生哲學的...
著有《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孔子集語校補》、《中國之路與儒學重建》等書,以及論文百餘篇。人物經歷 教育 1990年9月-1993年7月 在復旦大學哲學系讀中國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獲哲學博士學位 1985年9月-1988年7月 在曲阜...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強調以儒家思想為國家的哲學根本,杜絕其他思想體系。漢武帝採納了他的主張。從此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研究四書五經的經學也成為了顯學。此時,孔子已死三百餘年。董仲舒在具體的政策上將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