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學說術語。用五行相生的母子關係來說明五臟之間的病理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病及母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五行學說術語。用五行相生的母子關係來說明五臟之間的病理關係。
五行學說術語。用五行相生的母子關係來說明五臟之間的病理關係。解讀五行相生關係中,我生者為子,生我者為母。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某一行異常,影響其母行,導致子母兩行都異常。《難經·七十五難》:“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中醫...
子盜母氣:用五行說明五臟間相生的母子關係中,由於子病累母而稱。多用於闡述五臟虛損性疾病互相影響的病理。例如土生金,脾土為母,肺金為子,當肺氣虛弱發展至一定程度,就可能影響脾氣運化的功能。子病及母 母兩行皆異常指五行中...
五行相生關係在異常情況下,會出現母子相及。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兩種情況。1、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某一行異常,累及其子行,而導致母子兩行都異常。母病及子一般是在母行虛弱的情況下,引起子行亦不足,導致母子兩行...
子病及母,是指疾病的傳變,從子髒傳及母髒。如肝屬木,心屬火,木能生火,故肝為母髒,心為子髒。心病及肝,即是子病及母。臨床常見的因心血不足累及肝血虧虛而致的心肝血虛證,因心火旺盛引動肝火而形成心肝火旺證,皆屬...
【機理分析】本證多因久病咳喘,耗傷肺氣,子病及母。【證候分析】本證主要以咳喘,納少、腹脹便溏與氣虛證共見為辨證要點。脾為生氣之源,肺為主氣之樞。久咳肺虛,肺失宣降,氣不布津,水聚濕生,脾氣受困,故脾因之失健。或...
五臟中任何一髒有病,都可以傳及其他四髒,用五行學說來分析,存在著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種傳變關係。從色與脈之間的生克關係來判斷疾病的預後。如肝病面色青,見弦脈,為色脈相符。如果不見弦脈,反見浮脈,則屬相...
又,肝腎同源,沖任兩脈都隸屬於肝腎;腎與肝是“母”與“子”關係,肝血腎精,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休戚相關,子病及母。又,肝血虛則腎精虧,肝陰虛則腎陰虛,肝腎陰虛,亦不離女子肝血不足之證所引發。3、肝鬱化火之證 肝...
腎陰不足則則子病及母致肺失濡潤,故佐以蜂蜜滋陰潤燥。腎中真陰不足,不能濡潤於胃,胃津不足,傷火邪則胃熱熾盛。故以石膏辛甘大寒以清陽明之熱。少佐升麻,散火解毒,並為陽明引經藥。與石膏相伍,使陽明之熱外散內清而解,...
子病及母 馬牙 馬刀俠癭 飛旋法 小方 小產 小脈 小腸氣 小結胸 小戶嫁痛 小便不利 小便不禁 小便頻數 小促其間 小兒麻痹症 四畫 —元氣 元陽 元陰 元府 元神之府 元氣一元論 開竅 開鬼門 開闔樞 開達膜原 井疽 無子 無汗 ...
母子相及,也就是母病及子或子病及母。母病及子,一般是在母行虛弱的情況下,引起子行的不足,而導致兩行都不足了。如我們所說的水竭而木枯。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一行異常,影響了其母行。子行太過,引起母行也很亢盛。如火...
一髒受損累及他髒或多髒,或母病及子,或子病及母,氣不能統攝血液,或氣虛不能生血,或血虛無以生氣,日久陽衰,血虛則陰不足,陽衰陰虧,相互累及,勢必導致病漸發展惡化,更趨複雜。中醫看病,重在辨證,辨病,辨證,辨病又...
咳嗽痰多,胸悶短氣,少氣懶言,納呆消瘦,腹脹便溏。舌質淡黯或淡紅、邊有齒印、苔白膩,脈濡或滑。證屬肺氣虛弱,子病及母,脾失健運,痰濕內阻。治宜補氣健脾,除痰散結。陰虛痰熱型症 咳嗽少痰,或乾咳,咽乾不適,或咯痰...
咳嗽痰多,胸悶短氣,少氣懶言,納呆消瘦,腹脹便溏。舌質淡黯或淡紅、邊有齒印、苔白膩,脈濡或滑。證屬肺氣虛弱,子病及母,脾失健運,痰濕內阻。治宜補氣健脾,除痰散結。3陰虛痰熱型症 咳嗽少痰,或乾咳,咽乾不適,或...
中醫理論稱“子病及母”。木不納水:可用水土流失現象比喻。如有些地區砍樹,破壞了植被不能吸納水,便會導致山洪暴發、山體滑坡、土石流等災害。肝不納腎,腎循環系統逐漸進入非正常狀態,如肝瘀氣滯引起的腎病等。水不納金:流水不腐...
證屬肺氣虛弱,子病及母,脾失健運,痰濕內阻。治宜補氣健脾,除痰散結。方用參苓白朮散加減。處方:黨參、生薏苡仁各20g,茯苓、白朮、浙貝母、白扁豆、炒穿山甲(先煎)各15g,山藥25g,桔梗、砂仁(後下)各10g,陳皮、甘草各...
(三)母病及子 (四)肝氣犯胃 (五)胃病腎治 (六)子病及母 (七)病案舉例 十一、慢性腹瀉治療六法 (一)寒熱並調法 (二)調和肝脾法 (三)通陽利濕法 (四)清熱利濕法 (五)活血化瘀法 (六)健脾養陰法 十二、眩暈病的辨證論治 ...
腎為肺之子,子病及母,腎虛則肺亦虛,肺虛則肺氣不能充於毛竅,外邪乘而入,則諸症隨之而生,肺氣不旺,前邪未除,後邪又至,故病情反覆發作。且肺虛不能生腎水,反耗腎中之氣,腎臟更虛,故病情纏綿難愈。今用金水兩滋湯...
《金匱要略》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榮老認為治療B肝要不忘“治未病”, 任何時候都要“培土實脾”,防止疾病傳變,如肝病傳脾,子病及母等。(五)風熱久咳 風熱咳嗽纏綿旬月不愈,越季而咳嗽不息,醫者常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