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變歌(陸龜蒙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子夜:半夜子時。午夜。晉女名子夜。變歌:六變之歌。變奏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子夜變歌
  • 創作年代:唐
  • 作品出處:樂府詩集
  • 作者:陸龜蒙
作品全文,其一,其二,其三,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其一

人傳歡負情,我自未常見。
三更開門去,始知子夜變(1)。

其二

歲月如流邁,春盡秋已至。
熒熒條上花,零落何乃駛(2)。

其三

歲月如流邁,行已及素秋。
蟋蟀吟堂前,惆悵使儂愁(3)。

注釋

(1)人傳:人們傳說。歡:喜歡之人。情人,愛人。負情:辜負情愛。背棄情誼。多指轉移愛情。我自:我自己。未常:猶未嘗。未曾。不曾。三更:三更更鼓。半夜十一時至翌晨一時。始知:才知道。開始知曉。子夜變:子夜變歌。又意,子夜生變故,情人變心也。這裡可以看出,最初的晉朝《子夜歌》應是名叫子夜晉女悲傷愛人變心的敘述詩歌。與後人的《子夜歌》及時行樂的意思有很大區別。
(2)流邁:流逝老邁。猶流逝。傳播遠方。春盡:春天已終盡。熒熒:光艷貌。光閃爍貌。小火。條上花:枝條上的花朵。零落:凋零掉落。飄零,流落。何乃:為何這樣。怎能,何能。何故,為何。何況。駛:急速。
(3)行已:行進已經。及:到達。素秋:秋季。古代五行之說,秋屬金,其色白,故稱素秋。比喻衰老、遲暮。蟋蟀:也叫促織,寒蟲。吟:吟唱。堂前:廳堂前。惆悵:因失意或失望而傷感、懊惱。儂:<</FONT>吳方言>我(古語,多見於舊詩文)。你。古時吳越一帶稱他人為“儂”。人。泛指一般人

作者簡介

陸龜蒙(?~公元881年),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蘇吳縣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後隱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鎮),編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為多。
陸龜蒙年輕時豪放,通六經大義,尤精《春秋》。舉進士不第後,從湖州刺史張博門下游,隱居松江甫里,人稱“甫里先生”。置園顧渚山下,不與流俗交接,常乘船設蓬席,備束書、茶、筆、勺具, 任游江湖間。所作詩文對晚唐時弊多所抨擊。詩以詠物寫景為多。家多藏書,史稱其“癖好藏書”,收藏多至3萬卷。每得一本珍本圖書,熟讀背誦後加以抄錄,並多加校讎後再行抄寫,以至於每書有一副本保存。借人一書,一旦有破損和“篇秩壞舛”,必加以“輯褫刊正”。與當朝有藏書者多詩詞酬唱,曾與徐修矩和詩有《奉和襲美二游詩·徐詩》曰:“偉矣開元中,王道真平平。八萬五千卷一一皆塗鉛”。後封官左拾遺,未到任即卒。編著有《笠澤叢書》4卷。另有《雜諷九首》、《耒耜經》、《小名錄》、《甫里集》等,宋葉茵輯有《唐甫里先生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