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樂府曲名,現存四十二首,收於《樂府詩集》中。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子夜歌·羅裳迮紅袖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作品出處:樂府詩集
- 作者:佚名
作品全文,注釋,作品賞析,
作品全文
羅裳迮紅袖,玉釵明月璫。
冶遊步春露,艷覓同心郎。
注釋
羅裳:輕軟有稀孔的絲織品製作的下裳。猶羅裙。
迮zé:窄,狹窄。倉促。
紅袖:紅色衣袖。
玉釵:玉制的頭釵。由兩股合成,燕形。
明月璫:明月樣的耳璫。一種圓形玉質耳飾。璫,玉制的耳飾。
冶遊:妖冶的遊樂。野遊;男女出外遊樂。
春露:春天的露水。
艷覓:艷遇尋覓。
同心郎:同心的郎君。
作品賞析
“羅裳迮紅袖”,羅裳,羅裙。羅,絲織品,質地疏薄,透氣,穿著滑爽。裳,下身的衣服,即裙子。迮,通“窄”。紅袖,大紅的衣袖,古代女子以窄小緊身的紅襖長袖為入時、美觀。“玉釵明月璫”,玉釵,玉制的髮釵,珍貴精美。明月,指明月珠。璫,古代女子的耳飾,即耳墜。明月璫,用明月珠鑲制的耳飾。第一、二句是說,姑娘穿著羅裙,上身是窄小緊身的長袖紅襖,艷麗入時,頭上戴著玉制的髮釵,還有明月珠鑲制的耳墜,光彩華貴。前句寫衣著,後句寫首飾,用白描的手法,不用比興,如實地刻畫出一個美女的形象。除此之外,如何描寫美女的形象,還有一個描寫重點,描寫部位 的問題,一般文人的傳統寫法是從美女的眉、眼、口、鼻一直到臉龐、頸項,都作具體的描繪,重點在於突出美女的容貌。而這首民歌的作者卻不是這樣,拋開了文人傳統的寫法,創造出一種民歌常用的“服飾描寫”的手法,重點突出衣著、首飾,首先給人一個整體的鮮明的印象,至於面貌卻給留給讀者去想像了。這是一種實寫“服飾”、虛寫“面貌”的虛實相間的寫法。既實寫外觀鮮明的形象,又留有虛幻想像的餘地,使作者與讀者的思想溝通,共同塑造出人物的形象,不能不說這種手法是高人一籌的。
第三句“冶遊步春露,艷覓同心郎”,冶遊:妖冶的遊樂。野遊。春露:春天的露水。這首民歌中的女主人公敢於走出閨房,自找“同心郎”。如果說前兩句從“服飾描寫”的角度,用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個美女的形象,那么後兩句便是從“行動描寫”的角度,用內在虛寫的手法,刻畫了一個大膽追求婚姻自主的巾幗形象。人物形象至此才臻於完美,形象塑造至此才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