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子初郊墅
- 出處:《全唐詩》
- 作者:李商隱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子初郊墅
看山對酒君思我,聽鼓離城我訪君。
臘雪已添牆下水,齋鐘不散檻前雲。
陰移竹柏濃還淡,歌雜漁樵斷更聞。
亦擬村南買煙舍,子孫相約事耕耘。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郊墅:京郊的房舍。
⑵君:指子初。
⑶鼓:更鼓。
⑷齋鐘:齋時之鐘。佛家過午不食為齋,故正午為齋時。散:作動詞,震散。
⑸漁樵:指捕魚砍柴時發出的聲響。
⑹煙舍:炊煙瀰漫之村舍,常為隱者所居。
⑺事:從事。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面對遠處的青山對酒當歌,謝謝你依然思念著我。黎明的鼓聲剛剛響過,我就離城奔赴你的郊外屋舍。
寒冬的雪花開始融化,與牆下的溪水靜靜匯合。寺院的齋鐘響個不停,驅不散門前的雲朵。
雲翳籠罩著翠竹松柏,移動的陰影濃淡交錯。漁樵聲中聽得見有人唱歌,斷斷續續,此起彼落。
這種優美的環境實在不錯,我也想在郊外買房築窩從此開始新的生活,相約子孫一道耕耘勞作。
創作背景
這大約是詩人在朋友子初的城外別墅所寫的一首詩,時令可能是大中十年(856)歲末春初。黃世中《類纂李商隱詩箋註疏解》認為“此詩淺顯,幾無須加注,似白傅、放翁體。以致馮浩、張采田疑非義山作。可知僅以風格、用語,甚不可以考定作者,當須以實證、史證為本。”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開門見山,首二句直寫朋友相思相訪。前一句採用“詩從對面飛來”的寫法,是構想之詞。後一句言自身行止,是寫實之筆。“看山對酒”,點子初獨酌之孤寂;“聽鼓離城”,言自己訪友之急切。彼此友情之深摯自在言外。
“臘雪已添牆下水,齋鐘不散檻前雲。”是寫郊墅之景物:歲末年初的小雪隨下隨化,牆下已蓄滿了水;齋時的鐘聲卻不能驅散佛宇欄桿前的雲。很顯然,這前一句是描寫眼前之景。因看得分明,也寫得真切。而後一句則是勾畫遠望之圖。因迷茫不清,故看去好似浮雲與欄桿相接。它與杜甫的名句“窗含西嶺千秋雪”(《絕句四首》)有異曲同工之妙。以上二句雖然主要是寫景的,但景中也有情。年終歲末,雪化寒生,平添了幾分涼意;齋鐘雖響,竟驅不散雲。這“雲”,是空中的浮雲,還是詩人心頭的愁雲,詩中雖然沒有明說,但自然會讓人想到錢起的名句:“陽和不散窮途恨”(《贈闕下裴舍人》)。
接下二句仍寫郊墅之聞見,並且也是一從近處著筆,一從遠方落墨:竹柏陰影,忽濃忽淡;遠處的漁歌夾雜著樵唱,時斷時續。竹柏之陰唯其近,故濃淡之變清晰可見;漁樵之歌唯其遠,故亦斷亦聞。這裡雖未寫風,而風自在。透過這兩句詩,讀者不僅看到了珊珊可愛的竹柏之影動,聽到了山野間粗獷動人之歌聲;而且似乎還感到了拂面而過的習習涼風。
最後二句是詩人抒寫自己欲歸隱田園之心志。“煙舍”,這裡也是化用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中的名句“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和王維描寫別墅景象的“墟里上孤煙”(《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的詩意,表明詩人嚮往田園生活。以上二句意謂:我也想和您一樣在村南買一所農舍,同子孫們一起以種田為生。李商隱生活的時代雖然出現過所謂“元和中興”,但不久國家即陷入了危機四伏的困境。詩人在牛李黨爭的夾縫中生活,處境尤為困難。他屢遭排擯,壯志難酬,於是不免常生歸隱之心。他曾不止一次地說:“故山歸夢喜,先入讀書堂”(《歸墅》),“割地張義詐,謀身綺季長”(《商山》)。但是他並不甘心過早地放浪江湖,而是想作出一番事業之後再隱居下。他說:“永憶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樓》)。因此,這裡的“亦擬”二字,似有無可奈何之感。
這首詩語調灑脫,文字曉暢,似與李商隱的其他詩韻味有別。所以有人曾懷疑它是李商隱的手筆。但殊不知,李商隱的詩歌雖然以文彩繁富、意境朦朧著稱,但也不乏像《夜雨寄北》及悼亡詩那樣不用或較少用典、言情如話的詩歌。這首《子初郊墅》即屬於這類作品。
此詩構思細密,層次井然,也酷似李商隱的藝術風格。首聯上句以興下句,並總領中四句;二、三聯皆言郊墅之景,緊承首聯;末聯羨郊墅之美,欲卜鄰其間,與起處遙相呼應。可謂前後連貫,承轉自然。此外,李商隱善寫七律,格調高超。這首詩巧於運筆,工於對仗,清健之中蘊含沉鬱,平易之中不失膚淺,也正是李商隱七律之本色。因此,在沒有發現新的、可靠的否定材料之前,此詩仍應歸屬於李商隱。
名家點評
明代廖文炳《唐詩鼓吹註解大全》:此詩因過子初別墅而作也。首言君在別墅思我,我又適來訪君。至此別墅,見臘雪已消,而添牆下之水;鐘聲未散,猶有檻前之雲。又見竹柏之影,或濃或淡;聞漁樵之歌,或斷或續。此皆別墅之景物也。子初於此誠為嘉遁,我亦擬買煙舍同居,使子孫期約,以耕耘為事,何以以祿仕為哉?
清代金聖歎《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七言律》:此方寫郊墅之佳,看他訪人郊墅,卻欲自買郊墅,乃至欲令兩家子孫,世世同有郊墅,真乃心醉今日子初郊墅不淺也。寫自訪子初,卻先寫子初見憶,便見兩人相歡之深,本如磁鐵相吸,何況又有好郊墅耶!看他“看山對酒”,妙!“聽鼓離城”,又妙!寫一個思之深,一個志之早,總是意思都在尋常往還之外,固不可以賓主二字淺律之也。三“臘雪”是紀此日相訪,是初春;四“齋鐘”是表此日到墅,是晌午,二句只承“我訪君”之三字也。此方寫郊墅之佳,看他訪人郊墅,卻欲自買郊墅,乃至欲令兩家子孫,世世同有郊墅,真乃心醉今日子初郊墅不淺也。
清代屈復《玉谿生詩意》:因君思我而訪君,遂至郊墅。中四皆郊墅之景。如此佳勝,欲結鄰終老也。
清代姚培謙《分體箋注李義山詩集》:“看山對酒”,郊外也;“聽鼓離城”,出郊也。中二聯,極寫郊外之景物。身羈城內,不知郊墅間如許受用,焉得不思卜居鄰並,舍塵鞅而樂耕耘耶?
清代趙臣瑗《山滿樓箋注唐詩七言律》:因子初之郊墅,我亦欲置郊墅,因我與子初相好,而欲訂兩家子孫世世相好,此其投分為何如乎?此詩格極平淡,情極濃至。看他一出手欲寫我訪君,卻先寫君思我,便見得兩人投分非泛然也。三、四隻承二,臘雪消,其序已春;齋鐘動,其時已午。此不過紀其相訪之日,而牆邊水滿,檻外雲凝,其地之佳勝亦略可見矣。五、六再細寫,五寫墅中,六寫墅外;但舉竹柏而花木之羅列可知,但舉漁樵而山水之環繞可知。一結更有別致。
清代陸昆曾《李義山詩解》:惟子初思我,故出郊訪之。起二句乃對舉中之互文也。“臘雪”句,言歲將暮,記一年之節序也。“齋鐘”句,言時近午,記一日之暑刻也。五句是郊墅所見。六句是郊墅所聞。
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起連中便籠罩得子孫世世相好在,買舍耕耘,恰從腹連生下,更無起承轉合之跡。第五所以息機,第六所以發興,曲盡郊居之樂。中四句一片煙波,孟德所謂以泥水自蔽也。引陳崿:此詩起聯中,便籠得子孫世世相好在,而買舍耕耘,卻從腹聯生下,更無起承轉合之跡。
清代沈厚塽《李義山詩集輯評》引何焯:腹連的是郊墅,讀之覺耳目間都無塵雜,卻又不至清淨寂寞。曾流連淮海先生碧山莊三日,時維初夏,頗有此意。
清代紀昀《玉谿生詩說》:直寫朴老,風格殊高。引戈濤:“君思我”、“我訪君”二句調用在起聯,故只覺脫灑,不嫌油俗,亦以其襯貼字面雅淨。若吳梅村偷用於頷聯,雲“青山憔悴卿憐我,紅粉飄零我憶卿”,則俗不可耐矣。
清代姜炳璋《選玉谿生詩補說》:首句先補一筆;次句主筆。三、四承“訪”字來,上句序已春,下句時已午也。五墅中景;六墅外景。以“陪”意作結。
清代馮浩《玉谿生詩集箋注》:筆趣殊異義山,結聯情態亦不類,但未敢直斥其非本集耳。余詳《子初全溪作》。《禁臠》以此篇為“一句造意格” ,謂起聯一意領下也;以《寫意》篇為“兩句立意格”,謂起聯分領次聯、三聯也;又以《月姊曾逢》篇為“想像高唐格”。其說拘滯支離,皆不可從。詩本坦途,何強尋障礙耶?
清代吳仰賢《小匏庵詩話》:李義山雲“看山對酒君思我,聽鼓離城我憶君”,李群玉雲“正穿屈曲崎嶇路,又聽鉤輸格磔聲”……此種句法,皆由獨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