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分別為嬰兒藝術教育相關理論、嬰兒音樂教育活動指導和嬰兒美術教育活動指導。本書在編寫過程中較為系統地梳理了嬰兒藝術教育理論,並注重理論聯繫實際,針對嬰兒音樂教育和美術教育的相關內容,介紹相關活動設計並輔以課例,使得教學內容儘量豐富充實。本書在最後附有嬰兒藝術教育指導活動案例集錦供廣大讀者參考借鑑。 本書可作為高等職業教育早期教育專業和學前教育專業(早期教育方向)教材使用,也可以作為各早教機構的基礎性教材,同時可以作為有興趣了解嬰兒藝術教育指導活動設計組織的家長的閱讀材料。
基本介紹
- 書名:嬰兒藝術教育指導活動設計與組織
- 作者:肖素芬 丁玲
- ISBN:978-7-03-043615-3
- 類別:學前教育專業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方向系列教材
- 定價:25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3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前言
近年來,隨著早期教育理論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嬰兒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藝術教育作為早期教育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越來越引起業界的重視和關注。相關研究發現:嬰兒時期是人格塑造的奠基時期,也是嬰兒藝術啟蒙的“關鍵期”。科學適宜的早期藝術教育有助於開啟嬰兒藝術智慧型發展的“機會窗”,激發嬰兒對藝術的興趣,奠定藝術能力發展的基礎,在藝術教育的過程中促進嬰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實現藝術教育啟真、儲善、促美的功能。
當前嬰兒藝術教育開展了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如何將這些成果運用到嬰兒藝術教育實踐中去呢?這是編者所關心的一個問題。所以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梳理了當前嬰兒藝術教育的相關理論,如藝術教育與嬰兒發展的關係,嬰兒藝術能力的發展等,力圖給讀者呈現當前關於嬰兒藝術教育的研究成果,尋求開展嬰兒藝術教育指導活動的理論基礎,給嬰兒早期藝術教育的實施以支持。本書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包括藝術教育與嬰兒發展的關係和嬰兒藝術能力發展的特徵;中篇包括嬰兒音樂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的基本方法與要求,以及具體的嬰兒音樂活動內容與案例;下篇包括嬰兒美術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的基本方法與要求,以及具體的嬰兒美術活動內容與案例。最後為突出本書的實踐性,還編錄了來自嬰兒藝術教育一線教師的活動方案設計,這些活動案例主要是針對在早教托幼機構開展的家長與嬰幼兒一起參與的早教藝術活動的方案設計,分為美術和音樂活動兩個方面,以年齡段為線索組織,分別選取了針對1~2歲、2~3歲嬰幼兒開展的音樂和美術方案各4個,總計16個活動案例。
在編寫本書過程中,密切結合當前嬰兒藝術教育實際,既注重理論的前沿性,又注重教材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在編寫體例上,每一章中包含知識要點、技能操作、課例分享、課外拓展等內容,力爭學習者將理論聯繫實際,達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每一章既有提綱挈領的知識要點呈現,又通過案例分享環節促進學生對每一個知識點的理解;每一章既突出了知識要點的掌握,又提出了技能操作的要求,力爭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來內化所學的理論;既有課內知識的學習又有課外拓展的練習,課內課外相結合,鞏固課內所學知識。本書既可以作為高等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材使用,又可以作為幼稚園、早教機構等實施嬰兒藝術教育的教師用書,還可以作為家庭親子教育用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本書上篇嬰兒藝術教育相關理論的第一章、第二章的第一節,中篇嬰兒音樂教育活動指導第三、四、五、六、七章由肖素芬、唐大章撰寫;嬰兒藝術教育相關理論中的第二章第二節,下篇嬰兒美術教育活動指導第八、九、十、十一、十二章由丁玲撰寫;附錄嬰兒藝術教育指導活動案例由肖素芬、丁玲、楊秀蓉、潘瑜眉、彭陽露共同指導編寫。本書的編寫大綱由肖素芬、唐大章、丁玲共同擬定,最後的統稿、審稿由唐大章完成。成都市第四幼稚園的楊秀蓉、魏巧、李曉紅、吳玉潔等老師;成都玉泉幼稚園的黎純、馬麗亞、孫丹蕾、宋澤洪、徐斯葦、隆婷、周敏等老師;成都三幼城花幼稚園的潘瑜眉、彭陽露、廖文怡、白黎、吳鳶、高鳴鳴等老師分別承擔了部分案例的撰寫,為本書提供了幫助,在此對他們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為了本書的順利完成,成都師範學院圖書館的黃纓老師還熱情地為編者查閱整理了很多嬰兒藝術教育方面的研究資料,在此一併致謝。
在編寫本書過程中,借鑑了國內外業界專家、學者的部分觀點和資料,如許卓婭教授、樓必生教授、屠美如教授關於兒童審美心理發展的研究、王丹老師《中國兒童早期音樂教育》中的部分案例、蔣振聲老師的《嬰兒早期音樂啟蒙教育》中的部分案例、陳淑宜老師的一些親子活動案例以及美國心理學家傑姆·戈德法布博士的一些研究成果等,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由於編者的水平和能力有限,在編寫過程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書中也肯定存在不妥之處,懇請讀者多加批評指正。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