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全球化

媒介全球化是指一種對媒介經營活動應該是全球性的而非只局限於本地範圍內的認識及其活動過程,具體表現為媒介生產、銷售傳播全球化,以及媒介管理、法規和影響的全球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媒介全球化
  • 外文名:Media globalization
體現,現狀,

體現

媒介的全球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跨國型媒介企業的出現。媒介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產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型跨國公司在物質、人力和資本資源上占有優勢,但是在如何向全球推銷具有象徵意義的產品或人進入其他國家方面,大眾傳播媒介有著天熱優勢。媒介作為文化的最佳載體,顯而易見能夠促進跨國貿易、各種文化娛樂等媒介產品的全球性的運營,在此情況下,跨國媒介企業應運而生。默多克創建的新聞集團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跨國傳媒公司之一,集團經營的業務基本涵蓋了當今世界上所有的媒介產品。跨國型媒介企業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了媒介全球化的發展進程。
第二,媒介經營管理方面呈現快捷性、多元化和開放性的特點。先進的媒介通訊技術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大眾傳播媒介使得國家、區域間的聯繫快速而便捷,公眾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快速、及時地交流和分享信息,進行公務商談和處理。信息知識的無國界性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得以充分體現。媒介全球化將龐大的世界變為一個人們感覺近在咫尺的地球村,大型跨國公司的出現使媒介產品得以在全球範圍內生產流通,傳統的國際分工模式和貿易格局被打破。以默多克所創立的新聞集團為例,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它就與中國進行了第一次新聞媒介業務合作。1999年3月,其新聞集團北京代表處成立。第二年,衛星電視在上海設立代表處,成為首家獲準在上海設立代表處的境外傳媒公司。媒介的快捷性、多元化與開放型的特點,恰好迎合了全球化條件下大眾對於信息的及時性、多樣性的需求

現狀

改革開放30多年期間,中國一直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使得我國的經濟實力有了極大的增強,國際化程度也大幅度提高。在政府職能方面,改變了計畫經濟時代的對於經濟進行直接管理和調控的單一的傳統方式和手段,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多採用間接的手段進行巨觀性、政策性和戰略性的調控,原來的媒介單位由單一的“黨的喉舌”、社會輿論引導者的身份,逐漸向“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轉變,媒介企業不僅肩負著輿論引導者的政治責任,同時也是一個經濟實體,“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
經過一系列的改革,中國的大眾傳播媒介發生了巨大變化。首先,媒介不僅在數量上飛速增加,而且結構上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以報紙為例,1978年,中國報紙總數為186種,大多是黨政機關報,版面少,信息容載量極為有限。而截至2008年底,全國共有報紙1943家,報業傳媒集團100家,報紙期印刷量超過2億萬份,形成了“以黨報為龍頭,晚報、都市報、晨報、商報和青年報為主體,行業報為補充”的完整報業體系,更有3家報業集團實現了上市目標。其次,媒介在內容和形式上均得以開拓創新。在市場經濟的驅動下,媒介從業人員在堅持媒介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淡化意識形態色彩。如廣告經營管理領域的展開,2008年底,報紙廣告收入占到全國廣告市場總額的17%左右,成為企業廣告投放的首選媒體之一。同時,對民生問題的關注得到更大程度的強調,如深度報導、電視談話類節目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第三,網路媒體的加入使媒介輿論監督力度的不斷提升和民眾表達機會得以實現。
作為一個開發中國家,中國的大眾傳媒雖然擁有規模巨大的客群市場,廉價的人力資源,潛力無限的廣告市場,世界上獨樹一幟的從中央到省、地、縣的四級媒介構成體系和較為先進的硬體媒介配套設施,但是與已開發國家傳媒業的發展水平相比,我們尚有較大的差距。首先,雖然我國媒介企業的數量眾多,但是普遍經濟實力不強,媒介成分和經營結構單一,媒介的整體經濟效益低下。在世界媒介200強和電視100強的排行榜中,只有中央電視台勉強入圍。由於我國目前還不允許跨地區、跨媒介種類的經營,很多資源無法共享,形成媒介市場僧多粥少,經營格局以廣告為主的局面。其次,體制上存在缺陷,媒介市場無序、不正當競爭現象嚴重。雖然我國媒介從政治控制走向經濟控制,但並未真正形成相應的市場調控體系,相關法律法規尚未健全,體制改革仍局限於修修補補,造成了許多媒介行為的失范。第三,媒介產品的娛樂化、媚俗化傾向。在已開發國家,市場的過度競爭會導致媒介為了市場占有率主動或被動地迎合客群的需求,降低媒介產品的品味。中國作為一個開發中國家,這種現象在媒介全球化的發展過程中雖然難以絕對避免,但這畢竟不是媒介健康成長的正確路徑,甚至會因此而失去民眾的普遍信任與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