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溯源
其起源可追溯到唐代,明清時期徽商興起,"婺源三雕"依託徽派建築達於鼎盛,相關技藝主要分布在江灣鎮、思口鎮、龍山鄉、沱川鄉、浙源鄉、清華鎮、段莘鄉、鎮頭鎮等部分鄉鎮村落。
明萬曆二十四年,戶部侍郎、工部尚書余懋學興建於婺源縣沱川理坑的"尚書第"建築上的裝飾可視為"婺源三雕"最初的實例,其後,明代吏部尚書余懋衡也於天啟六年在理坑興建"上官卿第"。清順治十六年余維樞興建"司馬第",標誌著"婺源三雕"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清康熙二十年婺源縣北部古坦鄉黃村建成"百柱宗祠",清乾隆元年婺源縣思溪、延村建"商宅群",這些建築的裝飾物呈現了"婺源三雕"極盛時的氣象。
工藝特色
婺源磚雕的雕刻手法誇張、變形,一般是高浮雕,以增加濃重的裝飾性。由於磚質鬆脆,刀法多趨於簡練。磚雕的題材包括翎毛花卉、龍虎獅象、林園山水、戲劇人物等。明代的風格古拙樸素,頗像漢代的畫像石;清代則趨向於細膩的層次,布局往往像整幅的立軸、手卷那么嚴謹(立軸、手卷是中國畫的裝裱方式)。
婺源石雕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不及木雕與磚雕複雜,主要是動植物形象、書法和博古紋樣(博古紋樣常包括一些古董、花瓶、文房四寶以及天文儀器之類的器物。博古紋在明末清初套用較多),至於人物與山水則較為少見。在雕刻手法上,浮雕以淺層透雕與平面雕為主,圓雕整合趨勢明顯,刀法融精緻於古樸大方,沒有清代木雕與磚雕那樣細膩繁瑣。
婺源山區盛產木材,房子使用木料特別多,成了木雕藝人發揮聰明才智的用武之地,當地木雕數量之多在全國屈指可數。木雕的題材廣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獸、蟲魚、博古紋樣和書法等。
"婺源三雕"取材十分嚴格,磚一定要用本地產的水磨青磚,石則須用安徽的"黔縣黑"或浙江的青田石、淳安的茶青石,大木雕一定要用百年以上的楓、樟、柏、櫧等,細木雕則用紋理細密的楠、棗、楊、桃等。各種刀法是"婺源三雕"的關鍵所在,其特點在於不拘一法,混合併用,使作品達到空靈剔透的效果,故而圓雕、浮雕、淺雕、深雕和透雕極為常見。從別號"雕三雕"的劉三元始,"婺源三雕"的技藝自成譜系。
由於"三雕"不是士大夫的創作,而是廣大下層普通工匠藝人的創造,它就更凝聚著社會民眾的心念,更為深刻地體現出當時民眾的審美意識。"婺源三雕"藝術在徽派建築中不但起著裝飾功能,而且更起著精神和理念的教化作用,成為"有意味的形式",高度圖案化、形式化是"婺源三雕"的重要特徵。另一個特徵是布局定式化,即圖案的布局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不得越級出軌。
"婺源三雕"在徽派建築中各司其職,磚雕、石雕多用於門樓,木雕用於堂內。龍、人物、花鳥和幾何圖案等級森嚴。龍的等級最高,放在最中間、最高處。人物次之。花鳥器皿更次之,幾何圖案則是輔助性裝飾。在幾何圖案中"萬"和"回"字紋用得較多。還有一個特徵是雕功藝術化。"婺源三雕"藝術不但圖案惟妙惟肖,引人入勝,而且刀功純熟,技藝已到了巧奪天工的藝術意境。雕者執刀有力,運刀自如,刀隨意至,意隨刀達,刀中有筆,相得益彰,體現了刀法與藝術的高度一致。
傳承意義
徽派建築是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婺源三雕"又是徽派建築的主要內容,它集美學、力學、數學、歷史學、生態學於一爐,極具藝術價值,更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對當代的建築藝術和生態環境有巨大的影響。"婺源三雕"是華夏文明的藝術傑作,又成為徽派建築最精彩的藝術亮點,它具有學術研究和歷史考察價值,有觀賞、審美的精神價值,同時也為當代建築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實物研究和借鑑價值。
保護措施
與"徽州三雕"一樣面臨著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