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真鯊

婆羅真鯊

婆羅真鯊(學名:Carcharhinus borneensis)是真鯊科、真鯊屬鯊魚。體長最大達70厘米。鼻子長而尖。細長的身體和尾巴;在每個嘴角旁邊有一排擴大的下頜毛孔(5-12);上前牙細鋸齒狀,有一個狹窄的斜尖尖;遠端邊緣深凹口,並有幾個尖頭;下前牙較窄,類似斜尖;無側尖瓣;第二背鰭起源在肛門鰭起源的後方,大約在肛門鰭中部的對面或正前方;骨盆鰭小;第一背鰭三角形,後緣近乎筆直;第二背鰭遠小於第一背鰭,且略小於肛門鰭;肛門鰭高度為第二背鰭高度的1.1-1.6倍,基底為第二背鰭基底的高度1.1-1.5倍;總椎骨數117-121,單脊前尾數33-36,雙脊椎前尾數21-26,雙脊椎尾數56-60,尾前數57-63;背板呈灰白色灰色,腹側呈灰白色,沿頭部和身體明顯劃定水線,鰭沒有明顯的黑色斑紋,胸鰭和下尾葉具白色邊緣。

婆羅真鯊生活在近岸的沿海地區。可能以小骨魚和頭足類為食,其他習性幾乎未知。分布於西印度洋太平洋,包括印度尼西亞(婆羅洲)、馬來西亞(砂拉越),可能還有中國、印度尼西亞(爪哇)、菲律賓。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動物學史

婆羅真鯊於1858年由荷蘭魚類學家彼得·布萊克爾(Pieter Bleeker)在《科學傳播法》(Acta Societatis Regiae ScientiarumIndo-Neêrlandicae)上以Carcharias(Prionodon)borneensis的名稱首次描述。彼得·布萊克爾(Pieter Bleeker)的描述是基於婆羅洲海岸附近捕獲的24厘米長的未成熟雄性標本。後來的作者承認它屬於真鯊屬。
該物種的進化關係尚不確定。1988年,倫納德·伴侶(Leonard Companion)將他歸類為非正式的Phenetic組。

形態特徵

婆羅真鯊體長最大達70厘米。鼻子長而尖。細長的身體和尾巴;在每個嘴角旁邊有一排擴大的下頜毛孔(5-12);上前牙細鋸齒狀,有一個狹窄的斜尖尖;遠端邊緣深凹口,並有幾個尖頭;下前牙較窄,類似斜尖;無側尖瓣;總齒排數
;第二背鰭起源在肛門鰭起源的後方,大約在肛門鰭中部的對面或正前方;骨盆鰭小;第一背鰭三角形,後緣近乎筆直,自由後尖約對生骨盆鰭,高度為1.8-2.4倍,底部的內部邊緣為1.9-2.8;第二背鰭遠小於第一背鰭,且略小於肛門鰭,基部高度為2.0-3.1倍;高度為第一背鰭高度的21-29%;肛門鰭高度為第二背鰭高度的1.1-1.6倍,基底為第二背鰭基底的高度1.1-1.5倍;總椎骨數117-121,單脊前尾數33-36,雙脊椎前尾數21-26,雙脊椎尾數56-60,尾前數57-63;背板呈灰白色灰色,腹側呈灰白色,沿頭部和身體明顯劃定水線,鰭沒有明顯的黑色斑紋,胸鰭和下尾葉具白色邊緣。

生活習性

婆羅真鯊生活在近岸的沿海地區。可能以小骨魚和頭足類為食,其他習性幾乎未知。

分布範圍

存在:印度尼西亞(婆羅洲)、馬來西亞(砂拉越)。
存在不確定:中國、印度尼西亞(爪哇)、菲律賓。
婆羅真鯊
婆羅真鯊分布圖

繁殖方式

雄性成熟約59厘米,雌性成熟約61厘米。與其他鯊魚一樣,胎生,胎兒是由胎盤連線滋養的。具有擁抱的獨特配對行為。一條雌性可產6條幼鯊。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5年 ver 3.1——瀕危(EN)。

種群現狀

來自婆羅洲的五個婆羅真鯊標本,都是在1937年之前捕獲。隨後的野外研究發現婆羅洲水域中不存在該物種,因此被宣布滅絕,但在2007年,馬來西亞沙巴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沙巴和砂拉越的魚販中重新發現了一些標本。婆羅真鯊是整個該地區捕魚探險的對象,主要是由於對魚翅的需求日益增長,仍然是一個面臨滅絕風險的物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