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路街道辦事處

威海路街道辦事處

威海路街道辦事處,原屬台東區。1994年5月,青島市區劃調整,原台東區威海路街道辦事處改稱為市北區威海路街道辦事處。1996年11月,市北區街道區劃調整,將威海路街道辦事處與台東八路街道辦事處合併,重新組建市北區威海路街道辦事處。辦公地址設在台東六路26號。

基本介紹

政區人口,歷史記述,主要榮譽,

政區人口

威海路街道辦事處位於市北區中部,北起浦口路中心線,東沿威海路、洮南路、和興路、長春路、延安三路至東昌路,南沿東昌路、豐盛路、台東六路、芙蓉路、利津路派出所所在樓座以南路中心線、大成路、台東五路、順興路、埕口路,西與利津路、瀋陽路中心線連線,轄區總面積0.57平方公里。截至2006年底,有居民14023戶,38814人。轄威海路、大名路、瀋陽路、和興路和台東六路5個社區居委會。

歷史記述

台東巡捕房 坐落在威海路西端的台東五路12號,始建於1909年,德國台東巡捕房舊址,主樓是一座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屬德國式公共建築,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為青島市警察局台東分局舊址。青島解放後,該建築成為青島市公安局台東分局(1994年改稱為市北分局)辦公樓的一部分。現今,這座老建築已被周邊高大的辦公樓和居民樓所包圍,顯得格外矮小瑟縮,已被列入青島市受保護的歷史建築名單,見證著帝國主義侵略青島的歷史。
蒙養學堂 校址在台東六路86號,是青島市最早開辦的一所中國國小。1897年德國侵占青島後,於1901年為德國人子弟開辦了一所“總督府國小”,當時的名稱為“蒙養學堂”。1914年,日本侵占青島後,將台東蒙養學堂更名為“公學堂”。1922年,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將台東鎮公學堂正式定名為台東鎮國小。青島解放後,台東鎮國小更名為台東六路國小,幾經擴建和改造,原德國建築已被新式教學樓取代。
新華里 原稱“東亞里”,是日本侵占青島時期,所建的一個平民大院,位於威海路、洮南路、和興路、長春路四條馬路中間,呈塊狀聚落。據資料記載,大院內原房屋建造得比較規則統一,每間房屋十多平方米,都是起脊式,背靠背一面門窗(俗稱“道士帽房”),日本人把這個大院稱作“東亞里”。1951年,改名為新華里,1964年,首批居民房動遷改造,擴建成兩棟六層高的樓房。又經1978年、 1980年、1990年3次大的棚戶區改造,擴建成現在的居民樓院,原建築已不復存在,人們習慣上仍稱新華里。
大陸市場 原名大陸廣場,位於台東八路、大名路、長春路、雲門路間方之內。據史料記載,市場內除居住外,分布著許多行業的店鋪,分門別類,相對集中。有飯店、雜貨鋪等,歷史上的大陸市場曾非常繁榮。1987年始,大陸市場進行動遷改造,興建成新的營口路市場,現已迅速發展成為繁榮的農貿市場中心。
東興市場 位於大名路與台東八路交匯處,起源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當地居民開始以買賣廢銅鐵為生,逐漸發展到經營各種鋼鐵材料、五金工具、鐵件加工等,由於業戶多,品種全,成為當時東鎮乃至全市較有名氣的五金材料市場。1987年,東興市場動遷改造,拆遷至長春路與大名路交匯處,仍沿用原東興市場名稱。
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
威海路街道辦事處轄區內地勢較平坦,街巷排列成方格形狀,是青島市的繁華商業區之一。有台東八路特色餐飲一條街,威海路珠寶一條街,威海路電子、布藝一條街等商業網點。重要企事業單位有:青島第一釀造廠、婦女兒童用品市場商廈、北京同仁堂青島藥店、遵古大藥房、萬和春商貿有限公司、毓聰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法寶超市、萬寶金樓、萬寶銀樓、海博家居、艾博家具城等知名企業;有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等各大銀行的分支行。特色經濟以商業、金融和餐飲服務業為主,私營、個體經濟發展迅速。
2002年,街道財政收入達341.9萬元,引進內資3133.2萬元,外資950萬元,創歷史最好成績。自此,街道區域經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每年都超額完成財政預算和招商引資計畫,年平均增長率23%以上。2006年,完成財政收入1556萬元,招商引資完成5690萬元。

主要榮譽

威海路街道先後獲得山東省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先進基層黨校、山東省經濟普查先進集體,青島市精神文明先進單位、青島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單位和青島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