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氏鼷鹿(學名:Tragulus williamsoni):是鼷鹿科、鼷鹿屬動物。大小似兔,體長47厘米左右,體重僅1.3-2.0千克。兩性均無角,雄性有發達的獠牙。四肢細長,主蹄尖窄。喉部有白色縱行條紋,腹部為白色。背、腿側及體側等陽光能直射到的部位,毛色黃褐。
主要棲息於熱帶稀樹草叢、灌叢和闊葉林。喜歡在熱帶次生林、灌叢、草坡等地帶活動,有時也會進入農田。是夜行動物,主要在清晨和黃昏外出覓食,一般情況下單只活動,只有到發情期才雌雄成對相聚一起尋食,交配後即各奔東西。主要以植物葉莖為食物,以嫩葉、莖桿和漿果為主食,青草為副食。分布於泰國、寮國北部,中國雲南勐臘縣。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動物學史
一種分布於泰國和寮國北部和中國雲南省勐臘縣的一種鼷鹿,原與爪哇鼷鹿(Tragulus javanicus)一起被劃歸為小鼷鹿(Tragulus kanchil)的一個亞種,2004年起爪哇鼷鹿與威氏鼷鹿成為了獨立物種。
1916年,一位名叫“威廉姆遜”的人根據泰國北部“帕府”發掘的頭骨等材料,描述了“雲南鼷鹿”,所以雲南鼷鹿也被稱為“威氏小鼷鹿”,其學名“Tragulus williamsoni”帶有威廉姆遜的名字。
形態特徵
威氏鼷鹿是一種體型非常小的原始鹿類,體重1.3-2.0千克,體長42-63厘米,肩高約20厘米。前肢短,後肢長,尾短,適於跳躍。面部尖削而長。額頂無角。雄性有發達的上犬齒,露出唇外呈獠牙狀。上體、體側麂黃色,頸下側有顯著白色條紋,胸腹部淡棕黃色。
棲息環境
威氏鼷鹿主要棲息於熱帶稀樹草叢、灌叢和闊葉林。喜歡在熱帶次生林、灌叢、草坡等地帶活動,有時也會進入農田。2015-2016年間,北京師範大學學者在西雙版納勐臘縣東北部的中國——寮國跨境區域開展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發現威氏鼷鹿出現在勐臘縣東北部海拔較高的區域,海拔接近1000米。該研究再次證明了威氏鼷鹿在中國有分布,這也是中國首次發現威氏鼷鹿出現在海拔超過700米的區域。國際上此前一般認為小鼷鹿的分布海拔不超過600米。
生活習性
威氏鼷鹿是夜行動物,主要在清晨和黃昏外出覓食,常在清晨和黃昏於溪溝邊有水草的附近活動和覓食,本來身材就袖珍,又不像鹿科動物那樣有發達而堅硬的角可以防身,它們的戰鬥力基本是“負分”,因而生性膽小機警,靠林間隱蔽和敏捷的行動躲避危險——可以像兔子一樣跳躍奔跑,受驚時也能游泳逃走。一般單獨活動。喜水,善於隱蔽。聽覺、嗅覺均較敏銳。
主要以植物葉莖為食物,以嫩葉、莖桿和漿果為主食,青草為副食。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泰國、寮國北部,中國僅見於雲南南部勐臘縣,是僅有的一種鼷鹿。2015-2016年的調查結果將威氏鼷鹿的物種分布地理北限進一步向北擴展,表明該物種在西雙版納乃至中國境內分布範圍要比之前了解的更廣泛,勐臘縣東北部中老跨境區域高海拔的南臘河上游區域可能存在威氏鼷鹿的重要棲息地。
繁殖方式
可全年繁殖,孕期4-6個月,每胎一崽(偶見兩崽),產崽後不久就可以繼續發情,甚至能一邊哺乳一邊懷孕。幼崽出生後很快就能站立活動,5個月左右就達到性成熟。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4年 ver3.1——數據缺乏(DD)。
種群現狀
由於一些分類學上的不確定性以及關於發生範圍、威脅、棲息地偏好和海拔範圍的數據缺乏,因此無法評估該物種的狀況。由於泰國、中國和印度支那北部高山地區的威氏鼷鹿種群數據缺乏,因此阻止了對發生程度的猜測,從而阻止了紅色名錄標準的套用。雖然在該物種的可能範圍內狩獵占比很重,並且那裡的棲息地擾動正在增加,但由於對種群水平對物種的影響缺乏了解,因此排除了基於衰退的標準的推論套用。儘管自1916年以來一直沒有記錄,但似乎沒有理由將其視為可能已滅絕的候選者,因為缺乏記錄被認為反映了缺乏合適的調查。因此,該物種被確認為數據不足。很可能即使是少量的當前信息也可以對物種進行分類,並且可以保證近危或受威脅類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