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磨嘴子出土漢代毛筆

威武磨嘴子出土漢代毛筆

威武磨嘴子出土漢代毛筆於1972年甘肅武威磨嘴子49號漢墓出土。

一九七二年甘肅武威磨嘴子49號漢墓出土。桿、穎均完整,長21.9厘米、徑0.6厘水,筆尖長1.6厘米。外覆黃褐色狼毫,筆芯及鋒黑紫色,根部留墨跡。筆桿竹製,端直均勻,中空,淺褐色,包筆頭處稍有收分。筆桿前端扎絲線並髹漆,寬0.8厘米;桿尾削尖。中部隸書陰刻“白馬作”三字。此筆和1957年磨嘴子2號漢墓出土的一支(缺筆頭)形狀、製法基本相同:桿前端中空以納筆頭,扎絲髹漆以加固,筆尾削尖便於簪發。特別是筆頭中含長毫,有芯有鋒,外披短毛,便於蓄墨,這是漢筆的特點,比戰國毛筆進步。筆桿落款,2號墓出土的為“史憮作”,此筆為“白馬作”。當為筆工名字。與以往所傳有篆題“北宮工作楷”的漢代官制赤管大筆名款不同。著《論衡》的王充說:“知能之人,須三寸之舌,一尺之筆。”漢一尺約合23厘米餘。2號墓出土的筆桿長20.9厘米,此筆長21.9厘米 (尾尖稍缺)。1931年在寧夏發現的一支漢筆長23.2厘米,1979年甘肅敦煌馬圈灣漢代烽燧遺址出土的一支漢代毛筆,長19.6厘米,可見漢筆長度確有定數,王充的說法是有一定根據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