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敏斯特會議,是指1643—1652年舉行的英國宗教會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威斯敏斯特會議
- 發生時間:1643年 至 1652年
- 發生地點:英國
威斯敏斯特會議,是指1643—1652年舉行的英國宗教會議。
威斯敏斯特會議,是指1643—1652年舉行的英國宗教會議。1643年初長期議會通過一項法令,規定在年底以前廢除主教制。為制訂統一的教義和教會管理制度,從1643年7月1日開始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召開宗教會議,有三十名律師(...
威斯敏斯特信綱是指1643年7月1日,英國長老派(加爾文宗)在威斯敏斯特召開的宗教會議上,確定廢除主教制、制定的信綱。威斯敏斯特信綱,新教加爾文宗重要信綱。1643年7月1日,英國長老派清教徒為主的長期國會於威斯敏斯特召開宗教會議,確定廢除主教制、制定信綱。經兩年多努力,1646年11月26日該信綱完成。蘇格蘭...
威斯敏斯特小教理問答,加爾文宗的教理問答。1647年,由《威斯敏斯特大教理問答》輯選而成,次年經英國長期國會威斯敏斯特會議通過。具有信綱地位。共107個問答。原文為英文,後譯成希臘文、拉丁文、希伯來文等多語種版本,為多國加爾文宗教會所採用,迄今仍在英語國家的加爾文宗教會中通用。遠比供教牧人員使用、過於...
1926年10月19日至11月18日,倫敦帝國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決議,被稱為《巴爾福宣言》,宣稱英國和各自治領都是英帝國內的自治共同體,地位平等,在它們的內政和外交事務各方面互不從屬,共同效忠英王,在大英國協中它們是自願聯合的成員。《巴爾福宣言》在1931年12月11日獲得議會通過,成為《威斯敏斯特法案》,正式確立...
1931年《威斯敏斯特條例》,英國議會1931年12月11日根據1926年和1930年兩次帝國會議的決議制定的關於處理大英國協內部關係的重要法律。它賦予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愛爾蘭和紐芬蘭以完全的立法權。全文除序言外,共12條,主要內容為:①上述各獨立國家享有自治領的地位,不再稱為殖民地,1865年《殖民地法律效力...
2016年信息系統國際會議 2016年信息系統國際會議是2016-05-07至2016-05-08在英國,倫敦舉辦的國際會議。主題報告專家 Lili Yang教授, 英國拉夫堡大學 李樹良教授, 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 會議安排 2016年5月7日---簽到,領取資料 2016年5月8日---專家報告以及作者報告 ...
2016信息管理國際會議是2016-05-07至2016-05-08在英國倫敦舉辦的國際會議。演講專家 Lili Yang教授, 英國拉夫堡大學 李樹良(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李樹良教授就職於英國威斯敏特大學的商學院。他於2001年和2008年連續提交英國國家科研評估 (RAE),並且已經提交2014年英國國家科研優秀框架評估 (REF)。李樹良是威斯敏斯特...
2020年第六屆信息管理國際會議已於2020年3月27日-29日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舉辦。組織機構 本屆會議由西南交通大學,威斯敏斯特大學,曼徹斯特大學以及國內外各大高校提供學術支持。會議主旨 會議主要圍繞“信息工程”、“信息系統”與“信息技術”等研究領域展開討論。旨在為信息管理的專家學者及企業發展人提供一個分享研究...
《新譯西敏信條》是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1643年西敏會議於英國召開,1646年十二月完成了西敏信條,供日後議院及議會之用;其在英、美長老會及北美的公理會與浸信會中是最具影響力的信條。此信條共有三十三章,其特色:(1)內容完整、精確、整潔、平衡、聖經根據強、對爭論的問題提供溫和而明確的...
學校現在作為東道主主辦過幾場就職和畢業典禮還有一年一度的法律回顧,還有“大腦風暴”系列演講、電影放映,藝術展覽,年度科學慶典和會議,這些都是對公眾開放的。知名校友 倫敦威斯敏斯特大學誕生了在很多領域的著名的校友,包括英國內閣、外交大使、法官和諾貝爾獎獲獎者等,部分知名校友名單如下:·切麗·布萊爾(Cherie...
英國議會(The Parliament of United Kingdom)又稱威斯敏斯特議會,是英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是英國政治的中心舞台。政府從議會中產生,並對其負責。議會為兩院制,英國議會由上院(House of Lords)(貴族院)、下院(平民院)(House of Commons)和君主共同組成,行使國家的最高立法權。英國議會創建於1265年,迄今已...
巴哈馬議會屬威斯敏斯特體系,為兩院制,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其中,參議院議員由總督任命,眾議院議員則由選舉產生。同時,以總督為其代表的英國女王也是巴議會的一部分。巴議會歷史悠久,迄今已有280年的歷史,其首次會議於1729年9月29日舉行,當時有成員24人,分別代表新普羅維登斯島、伊柳塞拉島和哈伯島等島嶼。
孟德福國會,亦稱“西門國會”。英國歷史上第一次召開的國會。1265年以西門·德·孟德福(Simon de Montfort,約1208—1265)為首的大封建主聯合騎士、市民,在威斯敏斯特宮召開會議,參加者有教俗大封建主、每郡2名騎士、每個大城鎮2名市民代表,史稱“孟德福國會”。它是英國議會制的最早起源和英國議會的雛形,...
莊嚴同盟與聖約,英國長期議會與蘇格蘭長老會訂立的盟約。1643年8月17日蘇格蘭長老會通過,9月25日由英格蘭議會和威斯敏斯特會議通過。規定在英格蘭、愛爾蘭和蘇格蘭建立以長老派教會占統治地位的教會,一切人必須接受長老派的信仰;英格蘭與蘇格蘭建立統一的軍隊,採取統一行動與國王作鬥爭;英格蘭議會有義務為蘇格蘭軍隊提供...
議會民主制的開始可被認為是在1714年,當時的英國理論上還是應由國王主持內閣,挑選閣員。但因當時的國王喬治一世不會說英語,使得內閣中一名大臣能夠負責主持內閣會議,逐漸就發展出首相一職。隨著議會的逐漸民主化和議會權力的增大,議會開始控制政府,並最終能夠決定國王必須任命誰來組建內閣。威斯敏斯特體系由此發展...
加爾文宗除以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為其神學理論基礎外,還有1643年--1648年威斯敏斯特會議制定的一系列文獻,包括《威斯敏斯特信條》(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威斯敏斯特大、小教理問答》、《禮拜規則》、《教政體制》、海德堡要理問答(Heidelberg Catechism)、比利時信條(Belgic Confession)和多特信經(...
伊莉莎白塔(the Elizabeth Tower),舊稱鐘塔(the Clock Tower),俗稱大本鐘(Big Ben),位於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是聯合王國國會大廈威斯敏斯特宮的附屬鐘塔,是倫敦的標誌性建築。英國倫敦大本鐘,威斯敏斯特宮報時鐘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鐘樓,按照維多利亞哥德式風格設計,安裝在西敏寺橋北議會大廈東側高95米的鐘樓...
斐濟1970年獨立後仿照英國威斯敏斯特體制設計了議會制度,設眾議院和參議院,眾議院有52席,其中斐濟族和印度族各22席,其他族8席。議會簡史 1987年,斐濟族軍人蘭布卡發動軍事政變上台後,斐濟族人開始在參眾兩院享有固定多數席位。印度族人對此強烈不滿,推動於1997年修憲,改進了議會民主制度,斐議會重新回到兩大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