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姜馬察回音樂
- 主題詞:傳統音樂,姜馬察回音樂,陳倉區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音樂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07年
- 認證批次:第一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保護措施,
簡介
陳倉姜馬察回是一種以笛子吹奏和鼓樂相結合的合奏音樂,民間也叫“細樂”,一般由12支笛子吹奏,包含有民間音樂、宮廷音樂、戲曲音樂、曲藝音樂、宗教音樂等多種成份,演奏形式分坐樂和行樂兩種形式。坐樂在室內進行,樂曲有嚴格、固定的結構形式。以“帽子頭”開始,這是一種固定的樂曲,進度較慢,然後進入“正曲”,一般為單樂段,是抒情的慢板,接著以較快的樂板“行拍”作為尾聲,最後再由慢到快,樂器齊上,在高潮中結束。行樂比較簡單,主要是演奏牌子曲,打擊節奏樂器,起著伴奏擊拍的作用,特別是疙瘩鑼和鉸子起著最重要的作用。樂器以笛子為主,有時笙管襯之,多用於街道進行和廟會的進行之中,如“路曲”等。陳倉姜馬察回原有曲目22個,後失傳2個,現存曲目20個,有《刮地風》、《路曲子》、《釘缸》、《柳青葉》、《高調柳青葉》、《風攪雪》、《揚燕麥》、《擺劍》、《步步敲》、《征東》、《張良辭朝》、《上香》、《開板譜》、《落板譜》、《尖環》、《八板》、《十八腔》、《上下輪》、《羅江怨》、《高調羅江怨》;已失傳的是《進南方》、《放牛》。樂曲中包含民間音樂、宮廷音樂、戲曲音樂、曲藝音樂、宗教音樂等多種成分。
歷史淵源
陳倉姜馬察回在民間也叫西府曲子,是長期以來流行於古西府地區一帶的一種器樂演奏形式,其歷史上可上溯至漢唐時期,從目前保有的手抄本來看,系清光緒五年(1879年),從目前演奏的結構形式和曲目來考察,大多是由隋唐以後逐漸積累發展而成的。具體起於何時已無法考證,據姜馬村當地人說姜馬二姓是宮廷樂師的後裔,因戰亂避逃到姜馬村,由此傳下姜馬察回,且只傳姜馬二姓,不傳外姓。
基本內容
察回樂曲系鼓吹樂一特殊亞樂種中的樂曲,其吹樂無一般鼓吹樂必備的嗩吶,而主要由五支笛子組成,打樂除戰鼓板鼓外,銅器有雲鑼、乳鑼、中、碰鈴。樂隊構成遺留有古代的顯著痕跡,傳說始於唐,常用於祈雨,代表諸神巡迴察訪。陳倉姜馬察回原有曲目22個,後遺失2個,現存曲目17個,有《刮地風》、《路曲子》、《十八腔》、《高調羅江怨》、《上下輪》、《征東》等,樂曲中包含民間音樂、宮廷音樂、戲曲音樂、曲藝音樂、宗教音樂等多種成份。一般在祠堂和廟會上表演,演奏形式分坐樂和行樂兩種,坐樂在室內進行,樂曲有嚴格、固定的結構形式,以“帽子頭”開始,這是一種固定的樂曲,進度較慢,然後進入“正曲”,一般為單樂段,是抒情的慢板,接著以較快的樂板“行拍”作為尾聲,最後再由慢到快,樂器齊上,在高潮中結束。行樂比較簡單,主要是演奏牌子曲,打擊節奏樂器,起著伴奏擊拍的作用,特別是疙瘩鑼和鉸子起著重要的作用,樂器以笛子為主,有時笙管襯之,多用於街道進行和廟會的進行之中,如“路曲子”等。
基本特徵
陳倉姜馬察回曲子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旋律、裝飾音等都帶有古陳倉民間音樂特徵。演奏中注重起、承、轉、合,音樂莊重華麗,優雅豐滿,風格清純、剛柔兼併,既有古代宮廷遺韻,更有濃郁的民間“姜馬”手法和本地區韻調——“西府調”的藝術個性和地方性,深受當地民眾的喜愛。
主要價值
陳倉姜馬察回以其久遠的歷史淵源和鮮明的藝術個性,在發掘、搶救和保護方面,主要有以下兩點價值。學術價值,實用價值,寶雞各(區)縣、鄉鎮農村人民民眾偏愛的一種民間娛樂品牌,對繼承傳播民間傳統文化精華、豐富民眾文化生活、構建和諧社會都將產生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和實用價值。
瀕危狀況
與其它民間文化遺產一樣,陳倉姜馬察回亦面臨著藝人年齡老化,後繼乏人,曲目失傳的瀕危局面,具體如下:
1、陳倉姜馬察回曲子表演與道情演唱屬同一班子,耗資較大。
2、陳倉姜馬察回屬民間器樂演奏,如笛子、笙管等由樂手自己解決,都存在淘換上的資金不足。
3、陳倉姜馬察回曲子,作為一種特殊的器樂曲目,由於其管理存在於村級,其專業人才較稀缺,大多為藝人憑記憶而演奏,易隨人員的老齡化導致失傳,如已失傳的《進南方》、《放牛》一樣,令人痛惜。
保護措施
1、區政府每年組織一次民間藝術展演,使各類民間藝術得以延續發展。
2、近幾年,區文化館專業幹部及社會有識之士注重發掘整理陳倉姜馬察回曲子,相繼整理了有關曲子的論文數篇。
3、設以主管部門牽頭的陳倉姜馬察回研發工作組,進行發掘整理工作;
4、區文化館成立陳倉姜馬察回普查工作組;
5、將陳倉姜馬察回班培訓成一支高水平的“品牌”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