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綬卿

姜綬卿

姜綬卿(1907-1985),小泊頭鎮程家莊人,曾先後拜肖林標、佟天民、徐會同等各路拳家高手為師,集各家之長,練就了一身好功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姜綬卿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小泊頭鎮程家莊
  • 出生日期:1907
  • 逝世日期:1985
  • 代表作品:短打技術圖冊
人物簡介,成長經歷,著作學說,榮譽稱號,

人物簡介

姜綬卿(1907—1985),小泊頭鎮程家莊人,他一生酷愛武術,曾先後拜肖林標、佟天民、徐會同等各路拳家高手為師,集各家之長,練就了一身好功夫。他深得徐會同真傳,熟諳“菩提拳”摔、打、擒、拿等短打技巧的奧妙,與身材高大、膂力過人的大漢交手,善於以巧取勝。

成長經歷

早年,因為家庭貧寒,姜綬卿和無棣的許多貧窮子弟一樣,被迫遠離家鄉,到天津、塘沽一帶討生活。後又到河北省趙各莊煤礦做雜工。雖然每日工作非常辛苦,但是,姜綬卿依舊堅持練功。
20歲時,姜綬卿離開趙各莊煤礦,到秦皇島賣工度日。在此期間,他拜同善堂名師佟天民為師,跟隨佟師傅學習各種器械套路和實用技法。他學習非常刻苦,幾年之後,佟天民告訴姜綬卿說:“你的功夫練得差不多了,不用再跟我學了,你可以出徒了。”
回到家鄉之後,父親他說:“你雖然苦練多年,但是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武術家,還差得很遠,還需要找名師指點。”於是,姜綬卿再拜五道廟技擊高手徐會同為師。徐會同擅長短打,他見姜綬卿功底好,頭腦反應快,身法、步法靈活,特別喜歡他,每次外出教場,都帶著姜綬卿,通過實踐,姜綬卿掌握了許多絕技。
1934年春,無棣縣擺擂台舉行武術大賽。姜綬卿順利通過第一關。在拳術比賽中,他顯出了高超的技能。在器械比賽冠軍爭奪中,姜綬卿獲勝。最終,姜綬卿獲散打和三項總分兩個第一名。從此,姜綬卿的名氣一下子傳開了。
抗日戰爭爆發後,姜綬卿曾一度在國民黨十軍團下屬的武術大隊任大隊長。1939年,他再次去秦皇島謀生。
1946年,他發動、團結武林人士,倡導成立秦皇島國術館,他被聘為館長兼教師。秦皇島國術館有教師20多人,學員100多人,是秦皇島歷史上第一個武術團體。1948年12月,秦皇島解放,姜綬卿也獲得了新生。
1950年,秦皇島成立了體委。姜綬卿組織各方面的武林朋友,開展民眾性的業餘武術活動,很快使武術運動成為秦皇島一項不可缺少的體育項目。跟隨姜綬卿習武的人遍及秦皇島市各行各業,他教授學員認真負責,徒弟中有不少人為中國的體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1953年10月,他的徒弟楊連貴代表全國鐵路系統參加第一屆全國民族體育會,奪得金牌。
1956年,姜綬卿帶隊參加河北省第一屆武術運動會。
1958年,河北省體委給他頒發了武術運動獎。
1974年,秦皇島體委成立業餘體校,創辦武術隊,聘請姜綬卿為武術教練,招收隊員50多人。
1977年,姜綬卿教授的這支武術隊,獲得唐山地區武術比賽團體第一名。
1979年,他被選為秦皇島市武術協會副主席和河北省武術協會委員。
1980年,被秦皇島市體委聘為武術輔導站教練。

著作學說

晚年,姜綬卿編繪了《短打技術圖冊》,編寫了《練武手冊》,並在秦皇島《汪洋》雜誌上連續發表文章,整理了失傳的《青萍劍譜》,向徒弟們傳授瀕臨失傳的“青萍劍”“方丈鏟”“三環套日”對練器械套路等,為挖掘傳播和保存武術遺產做出重大貢獻。

榮譽稱號

1982年被列為“民間優秀老拳師”。
1983年被國家體委授予“全國業餘武術優秀輔導員”稱號。
為配合外事工作,姜綬卿還經常帶領武術隊為來秦皇島的外賓和海員進行武術表演,並曾應邀參加在北戴河舉行的中日青年聯歡會,贏得國際友人的高度讚譽。姜綬卿一生為人正直,1985年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