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穆

姜穆,在台灣崛起的苗族傑出作家,(1929—2003.12.3)筆名牧野,貴州錦屏人,苗族。台灣作家。擔任過導演,主編過文藝刊物。主要作品有小說集《紅娃》、《決堤》、《心結》、《第二代》,散文集《人生探索》、《紅塵絕照》,雜文集《冷眼集》、《姜穆雜文集》,歷史人物傳記《王安石大傳》(聯經1995)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姜穆
  • 出生地:貴州省
  • 出生日期:1929 
  • 逝世日期: 2003.12.3
生平,簡介,

生平

20世紀苗族傑出的作家。曾用筆名牧野、甲兵、達豐等30餘個。1929年5月21日誕生於貴州省錦屏縣一個苗族家庭。1945年未讀完初二就參軍而去,1949年12月隨民國軍隊到台灣。1954年開始文學創作,1958年出版詩集《拾夢》。1966年至1969年創作出版電影劇本《一網打盡》、《浮沉之間》、《新血輪》,短篇小說集《紅娃》、《早落的太陽》、《心結》、《第二代》,中篇小說集《決堤》,長篇小說《狄青傳》等。1971年退役後歷任《文藝月刊》雜誌主編,中國電影製片廠編導,黎明文化公司副總編輯,《鄉情》雜誌主編,中國專欄作者協會副秘書長。1970年至1979年創作出版短篇小說集《淑女》、《不歸鳥》、《綠色的海》,中篇小說《奴隸們的怒吼》、《錦繡前程》,長篇小說《流》、《黑地》,雜文集《姜穆雜文集》,散文集《紅塵寂照》、《香弦雨》等10多部。1980年至1989年創作出版的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家家笙歌》,長篇小說《血地》,散文集《兩代》,文學評論集《三十年代作家論續集》等。1990年至2000年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煙塵》、《用腳讀美麗的山河》,長篇小說《王安石大傳》等。一生創作各類作品2000多萬字,是我國苗族歷史上作品創作數量最多的文化巨人之一。2003年12月辭世於台北,享年74歲。

簡介

姜穆於1929年5月21日出生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文斗寨,寨子有一千多戶,約四、五千人,皆重義輕利,信守然諾。姜穆自己說:“我是極平凡的人,文斗是苗族村,我自然是苗族了。”
歷朝歷代禁止苗民參加科考,因為他們是西南夷,姜穆的祖輩在清代,邀鄉紳議於廟堂,乃集資向朝廷納貢,允許納入滿清版圖,為子弟開一條仕途之路。又與瑤光、平略成立三個民團,協助胡林翼等知府剿平侗、苗叛亂,抵抗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軍事進攻。爭戰十五、六年,獲封一些虛銜,從未獲補實缺。當然,文斗也沒有中過一個秀才。姜穆十六歲當兵,住在文斗不超過十年。時至今日,全世界都現代化了,惟獨那裡沒有公路、沒有電話、沒有電視、被視為石化村。2002年3月,在中山大學,姜高松先生奔走了一整年後,終於在3月19日牛津大學歷史學教授科大衛、廈門大學歷史系主任鄭振滿、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趙世瑜、清華大學社會系教授張小軍、中山大學歷史系主任劉志偉、人文科學院院長陳春生、人類學系教授張應強、貴州社科院副院長馮祖貽、貴州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員楊有賡、錦屏縣檔案室主任王宗勛、學者姜高松、作家姜春波等在文斗集會六天,蒐集杉山買賣、佃種契約,進行學術討論,企在徽學之外形成一項文斗杉山學。首先注意及此的是楊有賡教授,他曾在三十年前存下文斗人的家譜、杉山買賣契約檔案數萬件,在“反右運動”與“文革”破四舊下損失不少珍貴資料,蒐集所獲已屬有限。八十年代日本學者曾申請到文斗研究,當地政府以文斗非開放觀光區加以婉拒了。
據姜穆家譜記載:“文斗在元時,叢林密茂,古木蔭稠,虎彪踞為巢穴,日月穿不透。”文斗寨前有條清水江,兩岸林木蔥籠,蔭可蔽日,這都是禁客入苗的結果。明朝遷都北京,擴建宮殿,建築官邸、衙門整修,都需木料,便向清水江徵調皇木、因為清水江流入沅水經洞庭,出長江,在經運河到達北京,有水運的便利,因此派出京官到清水江兩岸徵調皇木。使清水江兩岸杉木、楠木、檀木頓時身價百倍,使沿江兩岸城市繁榮,僅錦屏一縣每年貿易總額就是三百餘萬兩。不僅僅如此,還徵調苗族木匠赴北京,如今仍有工匠後裔留置北京,香山的苗族極可能就是那批苗族工匠的後裔。
文斗發財了,到民國時代讀書人漸多,姜穆八歲入河邊一位宿儒開的學館,祖父送他入學,那位儒師以嚴厲聞名,因此,拜完了師,祖父前腳一走,他後腳也逃了。回到家挨了一頓打,只好進入文斗的私塾,除教一段經書,老師多半閉目養神。直到一九三六年族長把姜氏祠堂捐出來辦初級國小,文斗才有新式學校。名為新式學校,實際只有校長一人,四個年級合班上課,因為既請不起教員,也沒人肯到那窮鄉僻壤的地方去教書,故此連工友校長也兼了。
姜穆家到這他一代突然人丁發達,母親生他們兄弟五人、六個妹妹共十一人,除兩人夭折,餘外都存活。祖父說:只準姜穆一個人讀書,所以他的弟妹都是文盲。1949年以後,全家淪為黑五類,讀書的權利被剝奪了。事實上家庭的經濟真的難以負擔。1944年在錦屏欠房飯錢實在太多,不敢回租屋住,不得以請假回家,母親無法支應,父親被徵調修八洋公路,只好黯然空手回校。那次真的淚都掉下來了。
家道艱難,姜穆十分清楚,五荒六月他母親上山挖蕨根,回家還要立即洗淨槌爛後泡水,半夜再去回收沉澱的澱粉,以補不足的主食。穀倉的稻子要保留勻給佃農渡荒,他們比我們家更苦,不借就可能餓死人,大家勻著活命。雖然倉庫還有餘糧,家人若不上工也是一乾一稀,避免街坊流言傷害。由此可知,文斗所謂富戶毫無意義,弟妹不能受教育,家裡實在有說不出的苦衷。
抗戰時,大專院校內遷,落點都在昆明、重慶、貴陽與桂林等地,對西南教育有相當幫助。1941年已有飛機飛越家鄉上空,第二或第三年錦屏已駐有軍隊,這些軍隊帶來不少新事物,首先是建立了第一所——錦屏中學、農業專校和簡易師範,公路通後,開來大大小小會“走路的房子”(指汽車)。常德、獨山前線吃緊,戰火已延燒到門口來了。
1945年姜穆由國小五年級考取錦屏中學,1946年二年級上學期因玩牌被同學檢舉而遭開除學籍,不敢回家面對家人而當了第二期青年軍。抗戰勝利了,重慶正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國家似乎將步上和平、民主、自由、建設的正軌,怎么還要徵兵?就這樣糊裡糊塗當了所謂第二期青年軍。到了南京下關,卻由國防部警衛第二團接收了。1948年8月1日改編,隸屬趙遐軍。姜穆的駐地是江寧鎮江北橋林鎮的排哨,解放軍4月21從蕪湖、荻港、江陰渡江,包圍長江三角洲,民國政府幾十萬軍隊到鶯飛草長的江南,走成秋天的北國,他真的看到流民淚是什麼了。
國民黨的敗退,使姜穆隨軍來到台灣。台灣本是一窮二白,突然又增加了三、四百萬人口,台灣經濟困難重重,部隊當成工兵,開路、辟天、建水利,在經濟建設上,退役官兵也盡了一分力,甚至有的遠赴中東、非洲以低廉的勞力賺取外匯,形同今天的菲勞。
韓戰爆發,是台灣的轉機,美援恢復,簽定中美協防條約簽定,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台灣軍事的安全有了保障,是經濟發展的一大契機;接著是越戰,台灣成為美軍休假與維修基地,對台灣的經濟幫助更大,這是台灣經濟起飛的關鍵時刻。但是軍人的待遇仍未獲得改善,那時姜穆是上尉,每月的薪餉是七十多塊,而台灣大學修一個學分是八塊錢。他沒有考任何軍事院校,何況又因深受陶淵明與鄭燮的影響,家裡有幾畝梯田,戰爭結束,回家享受“一面樓台三面樹;二分池沼八分田”的生活,在種一園蘭草,他比陶淵明要富有得多了。時間證明蔣介石的目標未達成,姜穆天真的理想也成為泡影。那是他第一個烏托邦的幻滅。當姜穆醒來,已屆而立之年,1960年與吳菊代女士結婚。婚後的生活壓力大增,接著生子育女,生活就更不能提,寫作也不能中止了。事實上姜穆的寫作生涯是從1951年開始的,他以同事之名參加應徵國防部徵文,居然獲得乙組第一名,1958年在潘壽康先生的鼓勵下,寫下《狄青傳》,從此寫作未曾中斷過。其中還有一位朋友對他的影響極大。最初時姜穆的寫作是以詩為主,吳心白(桂馨)認為他沒詩人細胞,鼓勵改寫散文與小說,旁觀者清,事實證明,姜穆改行是對的。他詼諧地說:“其實就應當停止寫作,弄個小攤賣菜,也比寫作強多了。可惜這個夢醒得遲了些,年齡不允許我改行,只有硬著頭皮撐下去。”
1966年是姜穆生命的轉折點,奉調“中國電影製片廠”編導。調前受訓四個月,老師有胡秋原、林一新等,對個人的幫助很大。在中制廠學會剪輯,也曾編了幾部軍教短片,執導過“今日金門”。但好景不長,經過兩年,“大編劇”就解散了。1962年起經吳東權先生邀請姜穆協助他編《青年戰士報》副刊,是不支薪的“編輯”。在那裡學會了玩弄鉛字,接著籌備《文藝月刊》,主編改刊一年半後離職,到黎明文化公司籌備,1970年出任該公司業務副經理,再接任編輯部副主任,次年接《華視周刊》編輯,未獲田原先生首肯,再回黎明。復一年到源成圖書供應社任總編輯,再進入《台灣時報》協助梅新編副刊兩年,同時出任《民生報》編輯,一直到退休年齡為止。
除此之外,另有兩項插曲,離開源成後立志做職業作家,經聯合報《女性雜誌》兼主編趙玉明、查仞千兩先生拉公差,由姜穆代編,不屬於聯合報系正式成員,沒一年聯經出版社收回經營,他又“失業”了;《經濟日報》成立讀者服務部,又被聘為特約撰稿人,在轉任民生報編輯。嚴格的說,他是從後門進入《民生報》的,一直工作到1979年屆齡退休為止。徐桂先生等又介紹去主編《家鄉雜誌》,老闆根本不是文化人,只幹了三個月就離職了。
姜穆的作品包括詩、散文、小說、戲劇、遊記、文學評論、雜文、政論等,八大類中以小說、文學類寫得最多,姜穆自認為能夠令他滿意的作品還沒寫出來,稍稍滿意的是《三十年代作家論》、《流》、《血地》、《王安石大傳》等。除了集結出版的四十九本書之外,尚余約六百萬字的散篇。
五十二年中,曾獲得幼獅小說獎、國軍中篇小說銅像獎、中國文協小說獎、中山文藝基金會小說獎等四個獎項。
幾位對姜穆知遇的長官和文友有:黃仲琮(羊令野)、楊書田(罡)、潘壽康、田原(源)、吳東權(人言)、趙玉明、查仞前、徐瑜、章梅新(梅新)、徐桂生、鄭春鴻等。他們對姜穆的幫助很大。從1951年寫到2003年,前後經歷了五十二個年頭。姜穆自謙說他不是個作家的材料,環境迫逼,而且寫作是他在軍中所能選擇的唯一活法道路,還有就是苦悶必須發泄,他的作品中經驗再現的比例較多,想像力當然也有。姜穆傾向寫實主義,舉例而言,從來未上過戰場的人,讓他去寫一場戰爭,那必然笑話百出,那么多女作家也只謝冰瀅寫過戰爭,丁鈴寫土地改革,能寫出如此作品的必然出自於經驗。
姜穆的一生曲折,他到台灣同樣接受了很多磨難。為了不要本名見報率頻繁,姜穆曾用過三十多個筆名,有的筆名甚至連他本人都已經無法想起。
(原載《百年中國苗族優秀人物選》第一卷,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