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蓮花落

姚安蓮花落

姚安蓮花落是姚安的一種獨特傳統曲藝,屬於獨具特色的一個傳統地方曲種。因出自姚安縣城東的三聯中村(昔稱商家灣),加之唱詞中的襯詞多用“蓮花落,落蓮花”故稱“姚安蓮花落”。姚安蓮花落由說白、唱詞、曲調三部分組成。說白,主要敘述賣藝人的生活處境,唱詞是撥發自身的情感,並且都是韻文,有五字句,上字句,五上混合句,九字句等,曲調悲哀,催人淚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姚安蓮花落
  • 起源地點:姚安縣城東的三聯中村
  • 類型:傳統曲藝
  • 表演者人數:一人
簡介,歷史溯源,演唱形式,主要起源,主要特徵,民間流傳,主要藝人,角色分工,主要唱腔,衰落時期,藝術歸類,

簡介

蓮花落,是一種說唱兼有的曲藝藝術。表演者多為一人,自說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
傅正生曾任江西省新幹縣文化館副館長,是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員、江西省民眾文化學會會員。談起新乾“蓮花落”,這位從事文化工作達38年的老先生始終充滿感情。
何“蓮花落”,傅正生找來一根樹枝,上面紮上一些紅紙,一邊搖動一邊說,其實“蓮花落”就是當地稱的瞎子戲,歷史上均為盲人乞丐行討而唱的戲文,內容主要為勸世文,揚善懲惡,因果報應,拜求施捨,吉祥口彩。因盲人拜佛從善,而蓮花又是佛教的象徵,盲人演唱時大都是兩人一伍,一唱一幫,各手執一常青樹枝,上綴許多紅色紙花,為“蓮花”狀,枝丫間用線串明錢,用於搖動,“嗦,嗦”作響,助打節拍,故名“蓮花落”,也稱落離蓮或搖錢樹。久而久之,人們只曉得瞎子戲而忘了曲種原名“蓮花落”。為忌諱瞎子,斯文一點的人就改稱為光子戲,因此,“蓮花落”又有“光子戲”之名。
“竹龍又替水龍船,鬥巧爭奇色色鮮,笑煞城東王老爺,聽人齊唱落離蓮。”傅正生翻開清代同治版《新淦縣誌》,朗讀這首詩後告訴記者,詩里的“落離蓮”即“蓮花落”。縣誌還記載了新乾“蓮花落”可上溯至宋朝,形於明盛於清。傅正生說,其實“蓮花落”自古就在全國流傳,北方的“二人傳”就是從“蓮花落”演變過來的。江西“蓮花落”在歷史上影響很大,主要分布在贛南、吉安、新乾、萬安、萍鄉、宜春、鄱陽、九江、鷹潭、景德鎮、撫州等地,尤以新乾為典型代表。
新乾“蓮花落”從清末開始廣為流傳,出現了專門從事唱戲文的敘事性“蓮花落”的職業盲藝人,演唱民間故事。其形式也在原來單曲清唱或兩人對唱的基礎上,變走唱為坐唱,由“耍花棍”發展成有胡琴、板鼓伴奏,兼容“說書”的一種演藝形式。這些盲藝人不僅走村穿巷,而且步入了縣城的茶樓、酒樓賣藝演唱,並逐步形成了盲人曲藝組織——“行會”。以“八仙掛圖”作為祖師供奉,訂規立矩,收徒傳藝,相繼出現了金川鎮水磨上朝村帥有輝、瓦橋翠湖村張道龍(小名張生根仔)、神政橋鄉羅家坊易坑村熊繼生和界埠鄉黃家村黃寶蓀等“名角”。此外,神政橋鄉松溪村陳連添(又名陳蠢子)等20多個主要盲藝人也十分活躍,演技甚佳。
新乾“蓮花落”以“曲藝本調”、“曲藝哭調”為主要曲牌,同時吸收了民間小調,採茶戲音樂,唱腔婉轉、流暢,善於敘事,宜於抒情,且用方言說唱,加之拍擊胸、肚、臂、腿,通俗易懂,生動風趣,引人入勝,特別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其傳統曲目有《天寶圖》、《絲帶記》、《羅帕寶》等。建國後創作並演唱的主要曲目有《老虎村》、《劉二娃》、《血淚仇》等。

歷史溯源

蓮花落始於宋形於明而盛於清的江西新乾“蓮花落”,又稱落離蓮或搖錢樹,當地稱瞎子戲,是當時盲人乞丐行討而唱的民間曲藝。其內容多為勸世文,以揚善懲惡,吉祥納福為主。用方言說唱,委婉動人,通俗易懂,生動風趣,具有寓教於樂,淳化民風之功能,在廬陵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江西省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點項目。經省專家論證後上報文化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由於種種原因,新乾“蓮花落”瀕危,現代人知之甚少。

演唱形式

姚安蓮花落的演唱形式有兩種:一人獨唱,多人齊唱。多人唱時由一人領唱,眾人幫腔助興。演唱時,手執蓮花板,一人唱眾人幫腔,或敘事抒情內容極為豐富。有唱愛情婚姻的,如“拐乾妹”,有唱勞動生活的,如“放羊調”,有唱勸人行善,祝福納祥的,如“好個新年對新節”,有唱民俗、禮儀的,如“討親曲”,有唱地方風物的,如“數地名”,也有反映時政的。

主要起源

一作蓮花樂,源於唐、五代時的“散花樂”,最早為僧侶募化時所唱的宣傳佛教教義的警世歌曲。北宋開始流行於民間。清乾隆以後,出現了職業藝人,同時滿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愛好者,遂與民間流行的另一藝術形式“十不閒”合流,成為民間花會形式之一“天平會”,曲種名為“十不閒蓮花落”,又稱“十不閒”或“蓮花落”。內容多為寫景抒情和演述民間故事的俗曲。演出時,先由全體人員敲擊十不閒的打擊樂器,做舞蹈動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調,做為序曲,然後演唱蓮花落節目。

主要特徵

演出形式有單曲、彩唱兩種。單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詞採用敘述體;彩唱是由歌者二、三人,分飾為旦、醜兩種角色,分包趕角,略如戲曲,重插科打諢,以資笑樂。
在民間,由於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的形式不同而有派別之分。凡是子弟票友所演唱的組織,稱為“清門”;而職業藝人的班社則稱為“渾門”。這兩派又統稱“小口蓮花落”,以別於乞丐所唱的“大口落子”或“大板落子”。
曲調比較簡單,只有上下句。常用板眼有“慢三眼”、“垛板”、“散板”等。腔調有“平調”、“悲調”之分,另外有“哭柳”、“雲里翻”、“海底撈月”等特定曲調。通常一段唱腔開始時,必先有一“摔斗”,也叫“喊落”。清末民初的蓮花落著名藝人有抓髻趙、奎星垣等。
光緒廿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北京時期,西什庫教堂受圍事件,被後人編寫了一個蓮花落唱段《房國梁觀陣》。只記得有這樣兩句:“打起竹板兒(把)蓮花落唱,蓮花落離不開唐宋元明我國大清。”據此可見,蓮花落的題材內容相當廣泛。起源能否推溯到唐朝,不得而知。但可斷定,蓮花落的起源絕對久遠,否則內容不會很豐富。而且,健在的老人皆知道蓮花落早就有了,也曾經很紅火過。

民間流傳

民間流傳有一種說法,起源於求乞討要飯(崑曲《繡襦記》中的鄭元和始創蓮花落)。此說也不無道理。又一說,是乞丐要錢時所唱的歌曲,宋朝時就有了。《五燈會光》俞道婆嘗隨眾參琅琊,聞丐者唱蓮花樂,大悟”。蓮花樂即蓮花落,“樂”與“落”音近,故可通用。
最興盛時期是清朝(特別是晚清)。在京城地區演唱的老前輩是“髽髻趙(趙奎垣)”。他曾進皇宮給西太后唱過。此人的攏蔓兒不是叫“群英共樂”就是叫“群賢共樂”。此外,基本屬於同代或稍晚者有“人參核兒”、“奎弟老”、“雙月峰”、“白玉山(髽髻趙的徒弟)”等人。西直門內北溝沿地區、小地名兒叫紅橋的地方,有位德俊峰先生也擅長此藝。(德先生也是前輩八角鼓名家擅長聯珠快書,詳見《八角鼓訊》第十四期章學楷撰《快書淺論》)

主要藝人

主要成員有董氏三兄弟(董國璧、董國梁、董國棟)及其他一些人。蓮花落界投師學藝,不是拜師,而稱師傅
教師。通過邊學邊演,藝成之後,同門也好,不同門也好;老也好,少也好,彼此之間並不嚴格計較輩分。這與其他圈很計較師徒輩分不太一樣。
同期或稍晚的還有缸瓦市地區的群萃同樂,天平聖會,把兒頭是劉世榮先生。還有白紙坊地區的子弟同樂,天平聖會,把兒頭是高長慶先生。稍後,還有位常遠清(也叫關遠清)先生,成立個八角鼓,蓮花落票房,堂號是長遠堂。由這位常先生掌管,家什齊全,出賃攏子。這先生還會彈弦,當年與金小山、榮劍塵先生皆有往來。據說,常先生的“攏子”後來轉讓給關春山了。
徐俊傑先生投拜的教師是董國梁先生。常與董氏三兄弟一起走局的有:盧長海、劉廣泰、尚金茂、王連青、劉世貴(群萃同樂的老三)等人。
徐俊傑先生邊學邊演的那個年代正處於日本侵華時期。撂地賣藝餬口的蓮花落藝人有:馬騾子、白金榮、孟秀峰(也參加為道統學的活動)、張福祥(是白玉山先生的徒弟)。
為道統學天平聖會於1950年解散。
群萃同樂天平聖會、子弟同樂天平聖會皆於1960年解散。
1980年,老票友劉長連先生出面,組織成立了老年同樂天平聖會。每個星期六上午,在宣武藝園聚會,人員最多時有20幾位。如今徐老先生家還保留著一面老年同樂天平聖會紅底黃字的錦旗(會蔓兒),可以算是蓮花落最後一個"聖會"的紀念物了。徐老先生睹物思人,不僅是廉頗老矣,而是多已去矣。因為劉長連先生於四五年前辭世,老年同樂天平聖會也隨之解散了。其餘之人,董國璧先生辭世6年了;劉廣泰先生辭世5年了。西鐵匠營有位霍文清先生,已經年屆90歲高齡。尚金茂先生已經遷居密雲,也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了,原是子弟同樂的成員,近況不詳。
早年演唱蓮花落常常與“什不閒”合演。文武場中,打單皮者是指揮。這位鼓佬面前有一個架子,形似“天平”,即兩根立柱,下有橫牚兒固定;上有橫樑,兩頭出翹,且有龍頭、繡球作為裝飾物。這就是有“天平老會”或“天平聖會”之稱的緣由。光是打七塊竹板演唱叫做蓮花落,不打竹板演唱叫“什不閒”。蓮花落與什不閒分家,單獨演唱,應該說是藝人為了掙錢餬口,不得已而為之,致使逐漸流傳。

角色分工

演唱蓮花落共分三種角色:扮演坤角叫“包頭”也叫“打里兒”;扮演男角叫“畫面兒”;扮演老太太叫“畫底兒”。
演出陣容大小有“行話”:單底兒、單面兒,至少四個人;雙底兒、雙面兒,至少八個人。就實質而言,人多人少都可以演。相對而言,人多方便於多演節目。
另外說明一點:“子弟票房裡”沒有女士玩票,專業藝人班子有女演員。
蓮花落的表演方式是邊舞邊唱,走8字、笸籮圈兒、編黃瓜架……演員化妝是“漫畫”風格,因而活潑、風趣。
徐老先生常演“畫面兒”。

主要唱腔

學唱蓮花落的基本功是“三節一板”。開始先由小段兒練起,多由“三節一板”加“垛板”組成。
徐老先生當年學的啟蒙小段叫小酒樓,內容近似背菜譜,唱腔即是三節一板加垛板。
蓮花落的唱腔細分起來也類似單弦,有不同的牌子。常用的有:太平年、喇叭腔、五更調、路長斷、哭腔、耍孩兒、疊斷橋、靠山調……其中的五更調可以說跟單弦的湖廣調一樣。可以這樣推測,單弦吸收了蓮花落的唱法。
另外,據說(也是事實)評戲由蹦蹦發展而成,而蹦蹦又是脫胎於蓮花落。就連東北的二人轉也是因為蓮花落傳入東北,促成了二人轉的產生。
蓮花落常演的曲目有:《鋸大缸》(屬於什不閒唱法)、《王小趕腳》、《老媽上京》、《小化緣兒》(楊二舍化緣)、《韓湘子三度林英》(打老道)、《丁香割肉》、《老媽赴善會》、《窮富姑奶奶拜年》、《姑存(諧音字、原字不詳)打鳥》等。
徐俊傑先生是瓦匠名門的弟子,他的師傅是張永龍老人(賽魯班張德的高徒)。據徐先生講姑存是什麼,一般的瓦匠都不一定知道。實際上姑存也叫閩王相當一國之君、皇帝之類)。凡是大廟的大殿頂上、房脊兩頭有吞脊獸,從吞脊獸往下斜伸,是一條斜脊,從這條斜脊的最前頭(房檐角之上)順序往後,斜著往上排隊,除去第一名之外,順序雕塑十種禽獸。而第一名(站著的)那位就是姑存,。順序是:頭龍、二鳳、三獅子、四天馬、五海馬、六狻猊、七押魚、八獬豸、九鬥牛、行什似猴,為壓尾獸,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
城裡人唱蓮花落,行話稱井子裡,城外的人稱井子外。井子外唱腔比較粗獷、野一點。
另外,票友第一句開口,習慣唱:"言的是……"而專業藝人習慣唱:"唱的是……"

衰落時期

徐俊傑先生(現已年過古稀)在當年學藝時期,蓮花落很盛行。在幼年(八九歲時),常到白塔寺廟會聽蓮花落前輩白玉山先生的演唱。越聽越上癮。通過找門路,經為道統學的董國璧先生介紹,進入了為道統學天平聖會,跟隨教師董國梁先生學習,邊學邊演,經常走局。
蓮花落怎么走向衰落了,有一個關鍵人物,因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此論不能說很確切,但關係極大也是事實)。此公就是當年天橋八大怪之一“賽活驢關德俊。這位關先生帶領關金鳳、關銀鳳、金鳳池表演蓮花落。來了個出奇制勝,扮演活驢,活靈活現,他們把活驢蓮花落唱火了。可是活驢尥蹶子,把其他蓮花落藝人的飯碗踢碎了。光顧其他蓮花落藝人場子的觀眾越來越少。其他藝人們掙不出養家餬口的錢,還能守著一棵樹吊死嗎。隱退的、改行的,各人想個人的招兒。直至北京解放前後,除去活驢蓮花落之外,其他蓮花落藝人也就隨之銷聲匿跡。偌大京城,只剩有兩三個蓮花落票房還在支撐著這個民間說唱藝術的局面。
1954年,突然有位老藝人出山,在廟會上賣藝。後來,又添了一位女士同場表演。據說,可能是賈玉山先生和賈玉娟女士。買賣好也罷,不好也罷,總算是蓮花落還有"餘音"。
文革動亂,10年浩劫的橫掃,蓮花落在市面上徹底絕跡。
1980年,劉長連老先生復出,組織成立了老年同樂天平聖會。蓮花落才像出土文物一樣,展示了幾年。由於沒有接班人,老票友雖然居多長壽,但終歸也得走西行之路。這個老年同樂可稱是蓮花落界的最後一個聖會。因老票友的西行,解散已有六七年之久了。
主要價值
挖掘某種民族藝術,關鍵是看有無利用價值。蓮花落的表演風格極似東北的二人轉。人家東北人說:“寧舍一頓飯,不捨二人轉”。蓮花落的衰落不等於沒有利用價值了。
蓮花落的表演是邊歌邊舞,動感強,可視性當然強。蓮花落的彩唱、化妝表演,趣味性強,具有獨到之處。
挖掘蓮化落,難度的確很大。首先是學習或說是繼承。幸有徐老先生健在,尚屬求師有門,但需下苦功無疑。不知有否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甘願一搏。再有是創新,這一步更難。任何一門藝術都是不進則退,進就是要創新。人家賽活驢就屬於敢想、敢幹、敢創新,所以他能紅極一時,獨占鰲頭。

藝術歸類

蓮花落一稱蓮花樂,起源甚早,宋時已頗流行,明傳奇劇本《繡襦記》中有丐兒唱蓮花落的具體描寫。因演唱中間有“哩哩蓮花落”之類的幫唱過門,故名。或說由唐時“散花樂”變為“蓮花樂”再變為“蓮花落”。清乾隆前後形成曲種,大多用本地方言由一二人演唱,以竹板擊節按拍,說唱人物故事,如江西蓮花落雲南姚安蓮花落、廣西零零落、北京十不閒蓮花落等。紹興蓮花落出現於清代末葉,為走唱形式的地方文藝,初期多演唱恭喜發財、吉祥如意之套辭,後逐漸形成有故事情節的段子,稱為“節詩”。據傳,節詩只有18隻半,第一節詩的唱辭各用一韻,共有18個半韻。
節詩如《娘家節詩》、《長婆節詩》、《分家節詩》、《箍桶節詩》等,內容多取材於民間生活故事主人公多為農夫農婦或手工業者,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鄉土氣息。繼而開始說唱長篇,仍以民間軼事、傳說為題材,如《鬧稽山》、《馬家搶親》、《天送子》等,後借鑑和吸收戲劇及其他唱說文藝本子,如《何文秀》、《百花台》、《顧鼎臣》、《游龍傳》、《龍燈傳》、《珍珠塔》、《後游庵》等。紹興蓮花落一般以三人一組演出。前期唱調為〔哩工尺〕,後期為〔基本調〕。〔哩工尺〕以唱說者一人主唱,另二人幫唱,其中一人以板、鼓擊節,均為徒歌清唱,無絲弦伴奏,按板式分為一板一眼的〔平板〕及有板無眼的〔走板〕。20年代中期,紹興蓮花落開始以四胡伴奏,一改原來徒歌清唱、人聲幫接的形式,逐步形成傳承至今的〔基本調〕。其唱說形式為,唱說者一人手執三敲板、紙扇,桌置醒木。伴奏為敲板一人,四胡一人,或加置琵琶一人,以琵琶隨托平板部分的演唱。現在紹興蓮花落唱腔已有較大發展,除演唱〔基本調〕外,時有穿插演唱紹劇越劇民歌小調等,並開始嘗試男女雙檔演出,除說唱外,還增加表演。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