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紙坊

白紙坊

白紙坊地處北京市原宣武區西南部,面積不大,卻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白紙坊地區,清代設有火藥局,是國家製造火藥的基地。晚清至民國時期,又改為印製局,是官辦的第一座印鈔廠,一直延續至今。由於老北京城造紙作坊又大多集中於此,故名白紙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紙坊
  • 外文名:Bai Zhifang community
  • 地址:北京市原宣武區西南部
  • 形成年代:明朝
  • 國家:中國
地名,名稱由來,考證,署名,

地名

白紙坊的造紙作坊,經歷了明、清、民國,一直到解放前夕。其鼎盛時期,大小造紙作坊星羅棋布,隨處可見。這裡的居民大多都以造紙為生,市場上所售的豆兒紙,多為白紙坊手工業品。雖然白紙坊的祖師廟在舊北京城眾多廟宇中名不見經傳,但這廟裡卻供奉著中國歷史上“四大發明”創始人之一——蔡倫
具體位置

名稱由來

現如今,“白紙坊”這一方圓十幾里的地面已遍布機關、學校、居民區,高樓林立,道路縱橫交錯。與解放前相比已是滄海桑田了。故而常有人問起“白紙坊”這一地名的來歷。回憶起五十多年前“白紙坊”的情景,從它的變遷或許可以說明其得名的來歷。因為那時這裡曾經有過幾十家造紙作坊,也曾有過一定規模的造紙廠。
“白紙坊”並不是一條街,也不是一條胡同,而是方圓十幾里的一個地域。大致北起棗林街,南至南菜園,東起牛街,西至廣安門南濱河路(也就是過去的廣安門至右安門城牆)。就像今天人們稱呼“和平里”一樣。那時候,在這個地域裡有很多墳地、菜園子、臭水坑,是南城比較偏僻的地方。這裡分布著幾十家造紙作坊,其規模多為一家一戶,無字無號,以姓氏為記,諸如焦記、王記。造紙原料大都是較易得到的廢紙、蒲棒絨等。製作工藝簡單,全部為手工操作。先將原料在俗稱“石頭窩子”的石制容器里用木槌搗爛。然後放入水井(俗稱“麻井”)邊一個直徑3米、鋪有濾布(白粗布)、荊條編成的篩子裡。幾個人圍跪在四周,反覆搓揉,再提井水沖洗,壓出部分水即得濕料。在“麻井”旁大都建有一座神龕,以求神靈保佑。沖洗過程中排出的污水送至廢水坑,即俗稱的“麻坑”,當時白紙坊地區有大小“麻坑”十幾個。得到的“濕料”放到抄紙用的地池裡,調成一定“稠度”,然後用形似竹帘子的“箅子”抄紙,一張一張地抄在一起。最後一道工序是用小車把抄好的紙坯子運到曬紙牆,用毛刷一張一張地貼在曬紙牆上,自然風乾後得到成品。這一道一道的曬紙牆俗稱“紙牆道”。當時白紙坊地區“紙牆道”比比皆是,牆牆之間有的是墳,有的是菜地,這裡生產的紙均為質地粗糙的非文化用紙,俗稱“豆紙”,多用作手紙,自產自銷。當時還有句順口溜“公公抄,兒媳曬,大伯子去跑外(賣紙)”,可見是家庭作坊。
而今,這種紙早已不見了。這裡的“麻井”、“麻坑”、“紙牆道”……也已蕩然無存。早在1958年就已逐漸被現代化的城市建築所取代。連那座正規的造紙廠也不存在了。這一地域留下的也只是“白紙坊”的地名了。不知筆下所云是否完全妥當,然而至少可作為“白紙坊”變遷的回憶。

考證

白紙坊位於原宣武區西南部,東起自新路、育新街與陶然亭街道相鄰,西至西護城河與廣外街道和豐臺區相連,北至南橫西街、棗林街與牛街街道交界,南至南護城河與豐臺區接壤。有漢、滿、回、蒙古、苗、藏、維吾爾、彝、白、土家、壯、布依、侗、畲、達斡爾、錫伯、俄羅斯18個民族,其中漢族占人口總數的94.6%。 新中國成立前白紙坊境內只有一家較大的印刷廠和分散的手工造紙作坊、近120頃菜地,菜農多為皇室種菜。

署名

元官署名。屬禮部。世祖至元九年(1272)始置。掌製造詔旨宣敕紙札。有大使、副使。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