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姓(姓(中國姓氏之一))

姓姓(中國姓氏之一)

姓(中國姓氏之一)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姓姓早期主要生活在河南上蔡一帶,漢唐之際向東發展,在山東形成郡姓望族,以臨淄郡為郡望。如今在浙江上虞、山西大同、河北蔚縣等地有少量分布。目前姓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前三百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姓姓
  • 讀音:xìng
  • 注音:ㄒㄧㄥˋ
  • 古音:shèng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得姓始祖,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姓姓宗祠通用聯,四言通用聯,五言通用聯,七言通用聯,

基本介紹

姓[姓,讀音作xìng(ㄒㄧㄥˋ),古音讀作shèng(ㄕㄥˋ)]
姓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蔡國貴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華亭蔡氏新譜序》、《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等有關資料記載,蔡氏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姬昌的後裔,後建蔡國,以國為氏。周武王姬發滅商王朝後,為了監視商紂王的兒子武庚和管理原商朝的遺民,於滅商王朝後的第二年,分商朝之地為三:封其弟姬度於蔡(今河南上蔡),其弟姬鮮于管(今河南鄭州),其弟姬處於霍(今山西霍縣),史稱“三監”。周武王死後,其子周成王年幼,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攝政,姬度不服,聯合了姬鮮、姬處和商紂的兒子武庚叛亂,周公東征平定叛亂,武庚和姬鮮被殺,姬度被流放而死,姬處被貶為庶人。
周成王七年(公元前1096年),周公還政於周成王,周成王遂封姬度的兒子姬胡於蔡(今河南上蔡),以奉姬度之祀,史稱“蔡仲”。蔡國,是西周初諸侯國中分封較早的諸侯國之一,也是周王朝在東方的大國之一,大約與曹、陳、衛等國齊名,國力較強。蔡國對周王朝統治淮河流域起過重要作用。進入春秋以後,國力漸趨衰落,只能與周圍的強國採取聯合行動以自保。春秋中期,楚國勢力進入中原,蔡國之地首當其衝,畏服於楚國。周景王姬貴十四年(蔡靈公姬班十二年,楚靈王羋圍十年,公元前531年),楚靈王在西申(今河南南陽)以重禮誘騙蔡靈公前往,將其殺害,隨後楚軍攻破蔡國都城,將蔡國太子作為犧牲祭岡山,蔡國第一次滅亡。其後,楚靈王封自己的弟弟羋居(熊棄疾)為蔡公。
周景王十七年(蔡公羋居四年,楚平王羋居元年,公元前528年),熊棄疾(羋居)即楚王位,是為楚平王,蔡國人因助楚平王平定內亂有功被楚國復國,楚平王讓蔡靈公姬班之子姬廬為君,是為蔡平侯。為了依附楚國,蔡平侯將國都遷到新蔡(今河南新蔡)。此時的蔡國政治地位更加脆弱,常受楚國支配,周敬王姬丐十一年(蔡昭侯姬申十年,楚昭王熊壬七年,公元前509年),蔡昭侯朝見楚昭王時被扣押,花費了巨金賄賂令尹子常才獲釋,隨後改附於晉國。周敬王十四年(蔡昭侯十三年,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晉國指使蔡昭侯滅了沈國,此舉又不容於楚國,蔡國又改附於吳國。當年,吳王闔閭同蔡、唐兩國之師伐楚國,大敗楚軍於柏舉(今湖北麻城),並擊破楚國的郢都。楚國乞援於秦國,在周敬王十五年(蔡昭侯十四年,楚昭王十一年,公元前505年),秦、楚兩國聯軍大敗吳國,楚昭王得勝回國後立即報復,先滅唐國,又連續攻蔡國。蔡昭侯為躲避楚國的攻擊,於周敬王二十七年(蔡昭侯二十六年,公元前493年)遷都州來(今安徽壽縣,時稱下蔡)。進入戰國時期,越國滅吳國,蔡國失去了吳國的支持,終於在周貞定王姬介二十二年(蔡侯姬齊四年,楚惠王熊章四十二年,公元前447年)被楚國所滅。蔡國自公元前1096年正式開國,至公元前447年被楚國所滅,共傳二十五王,傳祚六百四十九年。楚國滅蔡國後,將蔡國君主及遺民遷至楚國後方的高蔡(今湖南常德),作為附庸以供其役使,大約在秦王贏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殘餘的蔡國連同楚國一起被秦始皇徹底滅亡。
蔡國被楚國攻滅後,王族子孫散居到楚、秦、晉、齊等各國,或為大夫,或為平民。那時有幾位原蔡國的貴族很出名,分別叫做姬孫姓、姬射姓、姬丁姓,名字中都有個“姓”字。在他們的後裔子孫中,就以先祖的名字作為姓氏,稱姓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姓氏正宗。

第二個淵源

源於造姓,出自春秋、戰國時期平民,屬於無姓自造為氏。據史籍《姓氏尋源》中記載:“其人本無姓氏,因即以姓為姓,又或蔡公孫姓、射姓、丁姓之後,以名為氏。”
在春秋、戰國時期,寒門平民沒有顯赫家族的家傳的姓氏,還有些人因社會地位極其低下,或因犯罪被除去了姓名逐出家族,成為無姓氏的人。這些人後來便乾脆自定以“姓”為氏,並認為是最大的“姓氏”,以嘲諷於那些有姓有氏的豪門大族。

得姓始祖

姬胡(蔡仲)。

郡望堂號

郡望

臨淄郡:秦置,漢改為齊郡,相當於今山東濟南、臨淄一帶。
三川郡:亦稱蔡郡、蔡州。秦朝時期把原來的蔡、沈二國之地改置為三川郡。漢朝時期又改為汝南郡(今河南上蔡)。東晉朝時期將治所移至懸瓠城(今河南汝南)。隋、唐兩朝改為蔡州,一度曾名為豫州;隋朝時期改漢朝的溱州置蔡州,其治所在隋朝時期名為上蔡縣,唐朝時期名為汝陰縣,均在今河南省汝南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汝南縣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也曾置蔡州,治所在蔡陽,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棗陽市西南部一帶地區。

堂號

三川堂:以望立堂,亦稱蔡州堂、豫州堂。
臨淄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姓姓名人主要有漢大工商業主姓偉;宋官吏姓益恭;明貢士姓秉恭等。

姓姓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蔡國啟姓;
春秋分源。
姓姓主要起源於春秋時蔡國公族後裔。

五言通用聯

遠祖家資旺;
後人產業興。
漢代姓偉,姓姓,名偉,臨淄(今山東淄博臨淄區)人。成帝、哀帝時,家勢衰落,他以商賈致富,家資五千萬,聞名齊地。《漢書·貨殖傳》載:“臨淄姓偉,資五千萬”。

七言通用聯

女中丈夫稱巾幗;
生來奇士號能人。
姓姓“姓”字析字聯。
源自周代流芳遠;
望出臨淄享譽高。
指姓姓源流和郡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