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姑嫂塔在山頭上一共有2座塔。一座塑有小姑像,一座塑有嫂子像,兩塔合稱姑嫂塔,人們稱這座山也叫姑嫂塔。兩塔東西相傍而立,高約7米,塔門偏東南。塔頂如葫蘆狀,用花崗岩雕刻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萊州姑嫂塔
- 地理位置:萊州城東
-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 著名景點:塔
地理環境
![萊州姑嫂塔側面 萊州姑嫂塔側面](/img/8/80f/nBnauYGM5MTZ2QWY1QmYxQjZ0ADZiZWNiNzN0IzY0EGN5cDOmNDNkhDO3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發展歷史
1993年,台上村幾位老者懷舊,自發組織鄉鄰捐款重修姑嫂塔,回響者眾多,數十里外也有很多資助者。重修仍用原來的基石,而塔身則改用紅磚。塔型與原形基本相似,但比原塔矮了近兩米,塔頂石也小了許多。姑嫂塔重顯山巔,這座“姑嫂塔”山又名副其實了,姑嫂塔的傳說也就重新流傳於民間。現在遊客絡繹不絕,如再現原貌,無疑是一處旅遊佳處。
2003年至2004年,在萊州市續修《萊州市志》時,張若錕老師又採訪了多名台上村和周官村的老者,包括曾寫過《姑嫂塔的傳說》的李銘軒老先生,重新整理出《姑嫂塔及傳說》一文載於市志。
民間傳說
姑嫂去世後,人們都很想念她們。尤其是那些老年人,經常在晚輩跟前說起她倆的事,意在教育後輩,特別是小姑子與嫂子如何和睦相處,禮讓有道。後來台上村的“會首”(舊時民間各種叫作會的組織的發起人。也叫會頭)偶做一夢,夢見姑嫂已得道成仙,靈魂要繼續在台上村居住,保佑教化當地百姓。會首以夢當真,於次日便召集村民述說夢境。村民們聽說姑嫂成仙託夢,無不喜出望外,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在會首的帶領下很快在村北建起一座姑嫂廟,現在60餘歲的老人還曾見過。台上村村民和鄰村的鄉鄰每月15日都有很多人到廟裡進香燒紙,祭奠祈福。據說不管多么頑皮的小孩到了姑嫂廟,便不哭不鬧不惹事了,個個都成了乖孩子。因此,農忙時,有的農婦便把孩子送到姑嫂廟,讓姑嫂的神靈看護。尤如姑嫂凡身仍在,孩子們在此玩耍嬉戲從不出問題。
年復一年,村民們盡受姑嫂神靈之恩。但是,人們卻忽略了一件事,孩子們在廟裡玩,總有憋不住屎尿的時候,經常會把地面弄髒。於是,姑嫂又託夢“會首”,讓他在南山頂上找塊清淨透風之地,建兩座塔,姑嫂倆晚上好去涼快涼快、歇歇神靈。並告訴他第二天在哪個山頂上看見三塊新磚,就在哪建。第二天,“會首”領人尋找,在東南面大溝山頂發現了三塊磚,但因山頂無平地,又離台上村遠些,便在同大夥商議後,在離村較近的南山頂上修建了姑嫂塔。
現在年齡七八十歲的老人回憶說,在他們年少時,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姑嫂塔山上熱鬧非常。台上、周官兩村的人們一大早就起床,抬著木製的盛滿供品的食盒,敲鑼打鼓,前往姑嫂塔祭奠,焚香叩頭,祈禱姑嫂,以保平安。祭奠參拜畢,人們才回家過節。而到了晚上,又有少男少女們到塔前燃放煙花,雙塔在煙花的映襯中更加壯觀而神秘。
人們還傳說,早年間有強盜綁票,把人劫持到姑嫂塔,等不到親屬去贖,姑嫂便會在半夜顯靈,讓綁匪睡如死豬,為遇難者鬆開繩索,彩袖一展,面前就會出現一條平坦的大道,不一會就會平安回家,使綁匪落空,並再不敢為非作歹了。說得有名有姓有地點,神乎其神,並且有好幾起,其中就有古台、連夼、黃山郭家的人。這樣一傳,姑嫂塔的神秘色彩更濃了,百姓愈加虔誠,正月十五焚香祭塔便成為當地的習俗。
意義
地圖信息
地址:萊州市
![地圖信息](/img/b/d40/d4ce9040a44d4228c48676b6ffa6.jpg)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