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中國河南雲台山風景名勝區與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今日正式宣布締結姐妹公園。據悉,雙方將在兩國公園管理模式、景區規劃、環境保護等方面開展交流合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姐妹公園
  • 外文名:SisterPark
  • 合作方面:公園管理模式、景區規劃
  • 適用國家:中國、美國
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七日電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是世界著名的峽谷景觀地貌,號稱“地球博物館”,而雲台山風景名勝區則是中國太行山峽谷景觀地貌的代表,二者擁有極為相似的地質資源,具備良好合作基礎。
據介紹,雙方有關姐妹公園關係協定的期限首定為五年。雲台山風景名勝區與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將在管理模式、景區規劃、科學普及、環境保護、市場運作、人員培訓等方面開展交流活動和保持夥伴關係,並將進行地址科學研究方面的合作。
姐妹公園姐妹公園姐妹公園姐妹公園姐妹公園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雲台山風景名勝區是世界地質公園和中國首批5A級景區,去年入選首批中國國家自然遺產預備名錄。
雲台山位於河南省修武縣境內,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同時又是河南省唯一一個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國家獼猴自然保護區六個國家級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峽、潭瀑峽、紅石峽、子房湖、萬善寺、百家岩、仙苑、聖頂、疊彩洞、青龍峽十大景點。
雲台山滿山覆蓋的原始生林,深邃幽靜的溝谷溪潭,千姿百態的飛瀑流泉,如詩如畫的奇峰異石,形成了雲台山獨特完美的自然景觀。漢獻帝的避暑台和陵基,魏晉"竹林七賢"的隱居故里,唐代藥王孫思邈的採藥煉丹遺蹟,唐代大詩人王維寫出"每逢佳節倍思親"千古絕唱的茱萸峰,以及眾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雲台山豐富深蘊的文化內涵。
雲台山以山稱奇,整個景區奇峰秀嶺連綿不斷,主峰茱萸峰海拔1304米,踏千階的雲梯棧道登上茱萸峰頂,北望太行深處,巍巍群山層巒疊嶂,南望懷川平原,沃野千里、田園似棋,黃河如帶,不禁使人心曠神怡,領略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
雲台山以水叫絕,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稱。落差314米的全國最高大瀑布-雲台天瀑,猶如擎天玉柱,蔚為壯觀。天門瀑、白龍潭、黃龍瀑、丫字瀑皆飛流直下,形成了雲台山獨有的瀑布景觀。多孔泉、珍珠泉、王烈泉、明月泉清冽甘甜,讓人留連忘返。青龍峽景點有"中原第一峽谷"美譽,這裡氣候獨特,水源豐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態旅遊的好去處.
姐妹公園姐妹公園姐妹公園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姐妹公園
大峽谷國家公園
GrandCanyonNationalPark
國家:美國
編號:712-003
1979年根據自然遺產評選標準N(I)(II)(I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和黃石國家公園、塞席爾的瑪依谷地自然保護區(很快我就將介紹到它)、我國的三江併流等14項一樣,大峽谷國家公園是完全符合自然遺產4條入選標準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大峽谷國家公園中的大峽谷深1500米,分割了科羅拉多河,是世界上最壯觀的峽谷。它的地質構造可以追溯到20億年前,同時它也保留了大量的人類適應當時惡劣環境的遺蹟。
大峽谷國家公園位於美國西部亞利桑那州凱巴布高原。面積2724.7平方千米。又稱“科羅拉多大峽谷”。它大體呈呈東西走向,全長350千米,平均谷深1600米。峽谷頂寬6~30千米,峽谷往下收縮成V字形。兩岸北高南低,最大谷深1500多米。谷底寬度不足1000米,最窄處僅120米,科羅拉多河從谷底流過。它堪稱是地球上最偉大的地理奇蹟之一。6500萬前地球漂移的過程中有一塊巨大的陸地被抬升到高于海平面1.5公里,形成了今天的科羅拉多高原。距今600~1000萬年里,科羅拉多河逐漸侵蝕掉層層岩石;與風、雨、雪、冷、熱等因素的腐蝕作用相結合,形成了一條天塹,深1英里,寬18英里。大峽谷地層多樣,顯示了地球自2億年前的變更歷史。地層里的化石,可追溯到50000萬年前。現在科羅拉多河仍在侵蝕著大峽谷。
科羅拉多大峽谷是世界聞名的自然奇觀,由雄偉的科羅拉多河沖刷150萬年而成。峽谷兩岸都是紅色巨岩斷層。岩層嶙峋,呈現出光怪陸離的形態。更為神奇的是峽谷兩壁的岩石和土壤看上去都是紅褐色的,但因所含礦物質不同,但在陽光的照射下卻呈現出五光十色的光彩,時而紫色,時而深藍色,時而又呈棕色,就象一塊五彩斑斕的調色板,全依太陽光線的強弱而定。有的地方尖如寶塔,有的地方堆如亂瓦,有的像奇峰,有的如洞穴。人們根據其外形的特徵,分別取名叫狄安娜神廟、婆羅門寺廟、阿波羅神殿等。
峽谷的壯觀景色舉世無雙!它東起科羅拉多河匯入處,西到內華達州界附近的格蘭德瓦什崖附近。形狀極不規則,蜿蜒曲折,迂迴盤旋,由於河谷地層在結構、硬度上的差異,千百年河水的沖刷,在長長的峽谷間,鬼斧神工般雕鑿出許許多多千姿百態的奇峰異石、峭壁石柱。谷壁地層斷面,節理清晰,層層疊疊,酷似萬卷詩書構成的圖案,緣山起伏,循谷延伸。從谷底向上,沿崖壁出露著從前寒武紀到新生代的各個時期的岩系,水平層次清楚,並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被稱為“活的地質史教科書”。
大峽谷分南、北兩岸,中間有水相隔,氣候差異很大。南岸的大部分地區海拔1800~2000米,而北岸比南岸高400~600米。南岸年平均降水量僅為382毫米,北岸則高達685毫米左右。
這裡的景觀簡潔有力、直截了當,它直抵你的靈魂,那滿目的紅色沒有其他任何鋪墊,也看不到絲毫的人工斧痕。藉由風、水和時光歷經數百萬年的天然雕鑿和慢慢侵蝕而成的峽谷、方山、尖頂、拱門以及色彩斑斕的紅色岩石,造就了這片世界上最為奇特的自然景觀。
太陽與雲不時地在峽谷爭地盤,也為峽谷添顏色。清晨,旭日才掙脫出雲層,西邊的黑雲已升起,將陽光做好記號的山頭占去,陽光不肯罷休,在濕潤的雲身上塗抹彩虹。黃昏,經過一天追逐,太陽累了,收拾起河面上的光線,從一座座岩壁上撤退,只留紅霞與雲周旋。夜從谷底一步步上升,風匆忙地在林梢尋覓棲所,鳥聲逐漸沉寂,雲也無趣地睡去,峽谷逐漸模糊……河流應該是沙漠生命的泉源,科羅拉多河卻更熱愛藝術。以消沉的岩石為素材,雕刻出一座座錯落分布的廟堂、山丘與平台,也揭開了億萬年地球吟唱的篇篇史詩。詩里,有火山的憤怒,也埋藏了海洋的嘆息。
大峽谷國家公園是西部最受歡迎的公園,雖然遊人如織(每年遊客超過400萬人),但她卻僅僅是科羅拉多高原南緣的一小塊,這裡仍有著浩瀚的荒野。如果你背負裝備在這裡徒步旅行,你看到郊狼、長尾鹿與響尾蛇的幾率,永遠要大於見到人類;而在高原的心臟地帶,科羅拉多河、綠河、聖胡安河合作雕刻出迷宮般的地貌,造就了整個荒原的壯麗多彩。這個地區有十多個國家公園,還有紀念地、娛樂區、林地、州立公園和部落公園等,集合了西南風物的經典。這就是科羅拉多高原,這就是大峽谷。這裡有隕星撞擊的巨坑,大台階般的絢彩斷層,矽化木集群,隱藏的印第安崖居遺蹟;而且在一些不為人知的角落,蘊藏著意外的寶藏——史前人類的居住地點、工藝品與石銘;在這侵蝕而成的景觀里甚至還可以找到古代的熔岩流。
在科羅拉多高原的中心,大峽谷成了地質的仙境。南猶他州的幾座大公園內保留了一種由形狀奇特的岩柱、平衡石岩與自然拱橋所構成的奇異地質世界,國會礁山脈深窄的山峽,切穿了一個高升的廣大沙岩絕壁,展現出彩虹般的多彩岩層。在錫安,峽谷與方山結合的景色,創造出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形狀與景觀。附近的布萊斯峽谷則有著無數多彩奇異的尖峰與尖頂,而拱門國家公園正如其名,擁有數百座非凡的自然拱橋與石窗……
早在1540年,一個由13人組成的西班牙科羅拉多探險隊,便進入了這個地區。距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還不到兩年。這支由西班牙貴族堂洛佩斯·柯羅拉所帶領的探險隊,為了尋找西波拉的7個黃金城(SevenGoldenCitiesofCibola)而無意中發現了大峽谷。柯羅拉是Corond號探險船的船長,當年他翻過洛磯山看到滿目的紅色石頭,便被這如此絢麗多彩的荒原景色所震撼,當即以西班牙語“科羅拉多”(意為紅色)命名。在印第安人嚮導的引領下,他曾來到南緣(SouthRim),成為第一位看到大峽谷的白人。然而,關於這個首度造訪大峽谷的現存記述很粗略,但西班牙人的確對此地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們看到這些懸崖斷層所造成的令人驚嘆的不可逾越的鴻溝,簡直可以說是心灰意冷,這種沮喪情緒也被他們正式記錄下來,使他們帶著空白記錄的遺憾地離開了。
真正的發現又過了大約300多年。
1848年美墨戰爭結束,美國獲得如今西南地區的土地,於是開始派員探勘。1857年艾維斯中尉作為特派員在勘查了大峽谷以後,這個自以為是的所謂的歷史學家這樣寫道:“這是一個鳥都不下蛋的地方,毫無價值可言。我們是第一批到這個沒有意義的地方來遊覽的白人,也必然是最後一批。”這個糟糕的“預言家”的報告延緩了美國政府對峽谷地帶的認知,也無意中替西部的大農場主、礦場主人、採礦者、馬賊、隱士和販賣私酒者延續了他們的利益。但是民間一些勇於冒險的探險家、夢想家卻對這塊高原和峽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艾維斯以後,最著名的探險家是約翰·衛斯里·鮑威爾(JohnPowel)。南北戰爭使35歲的炮兵少校鮑威爾失去了左臂,1869年他召集了9位弟兄組成了美國本土的第一支探險隊,準備探測整個峽谷區。這是一群冒險家、夢想家與無賴,而這次,當中有人留了下來,在此地建立了名聲,有些卻失去了一切。
這個9人隊伍多數是他過去的部下,他們分乘4條船,在懷俄明登船下水一路向南,沿未經勘察過的綠河、科羅拉多河漂流而下一直航行到大峽谷底。一路上驚險萬狀,科羅拉多河湍急的河流超過了鮑威爾的想像,獨臂的鮑威爾少校只好把自己綁在椅子上,當船快速行進時,才不致摔出船外。除非你搭現在的木排去體驗科羅拉多河的急流,否則,你很難理解鮑威爾的無畏精神。當鮑威爾的探險船行至大峽谷地區的暗礁險灘時,木船被撞碎,有兩個隊員被激流捲走,麵粉和其他食物也被捲走了。他們只好在峽谷登岸,鮑威爾少校的3個副手忍受不了飢餓以及這片蒼茫景色所引起的絕望感而逃跑了,另3個因偷襲印第安人而被殺死,勇氣非凡的鮑威爾則靠獨臂攀上崖頂死裡逃生。
這位軍官探險家依靠過去所學的地理知識,在沒有任何複雜儀器的情況下,靠觀察夾層沉積的石英岩和泥層,解釋大陸板塊上下錯動和沙流的切割作用。他98天的歷險日記公開發表後廣泛流傳,在美國本土和歐洲引起極大的震撼。他這次考察的積極成果是使這一大片地區在地圖上不再是空白,同時他的探險為地質學的研究開拓了新的領域(1872年他再度沿科羅拉多河探勘大峽谷)。鮑威爾因此而樹立了極高的聲望,使他得以出任草創伊始的史密松博物院院長,也正是因為他的努力,博物院才有今日顯赫的地位。鮑威爾探險隊的驚險故事,至今還留在眾多讀者的心中。有些人在河上放舟遨遊的時候,依然把他的日記作為航程指南。
1882年,時任印第安那州參議員的班傑明·哈理森在參議院提了一個議案,在大峽谷設立一個公園,但是沒有多少人回響,也就不了了之。1883年,班傑明·哈理森義以美國總統的身份,建立了大峽谷森林保護區。l898年穆爾(見附錄三)明確建議將大峽谷劃為國家公園,他說:“科羅拉多河切割出來的這個峽谷,是人間罕見的勝景,其地貌變化的奇幻宏偉,再加上一天之內變化莫測的浮光掠影,這是另一個世界才能看到的奇觀。”然而當時由於交通極為不便,能夠具有這種親身體驗的人畢竟太少,穆爾的建議仍然得不到熱切的回響。這時候反而有人提出了要在這個地區興建水庫的建議,說是在峽谷的最窄處築一水壩,這樣寬達1.6公里的峽谷就可以積滿水,以便灌溉周圍的沙漠地區,以達到綠化和改造自然的目的。這個美好但很荒謬的主意是誰提出來的,現在已經無法考證。後來有科學家做過估算,這個水庫如果建成,也蓄不了多少水。因為科羅拉多河的水源本來就不夠豐沛,再加上沙漠地區蒸發量和滲透量都很大,只有洪水到來時,還能暫時蓄一點水,但這水除了沖蝕庫壁以外,很快就會退走。一年中90%以上的時間,整個大峽谷將是一個大泥團。這種破壞將是萬劫不復,其後果決不是幾個人的保證可以承擔的。
1903年,老羅斯福總統首度訪問大峽谷,他站在光明天使小徑上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任何人的干預只會破壞大峽谷,這裡既然是上帝的傑作,那么也等上帝來改變它吧。”荒謬的水庫方案自然被取消了。1908年,由羅斯福總統提議,在大峽谷建立了國家紀念公園。1911年建立了科羅拉多國家保護區。到1919年2月26日,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將大峽谷最深最壯觀的一段長約170公里的劃為大峽谷國家公園。以後的歷史證明,大峽谷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國家公園,它已經和黃石、約瑟米蒂鼎足而立,成為美國影響最大、遊客最多的三大國家公園。(前兩個國家公園我已分別在《世界遺產選輯(4)與(13)中介紹過》)
1979年,大峽谷公園迎來了她歷史上更加光輝的一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大峽谷國家公園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人類在大峽谷居住了4000多年,約公元前2500年,這裡的居民在紅牆石灰洞裡留下樹枝編織的小遺物,這些小遺物被認為是某種狩獵法術,其他小遺物讓我們了解他們的生活形態。
史前人類住過這裡的最佳證物要追溯到1000多年前,阿納沙茲人住在石頭和泥巴建造的住所里,他們建造陶器,用石頭工具處理肥沃的土壤,峽谷內發現約2500年前的考古地點,代表過去4000年來都有人住過這裡。有標誌提醒觀光客,聯邦法律禁止移動史前古器物或毀損這些考古地點,所有史前物都必須留在原處,觀光客必須繞道,不能經過牆或土墩或靠著它們。阿納沙茲廢墟散落在峽谷各處,乘船的遊客、漫步峽谷小道或峽谷邊緣的遊客都可以看得到。
早在5000年前,沙漠遊牧民族就留下由峽谷柳枝製成的動物小雕像,一般認為這些小雕像可能和狩獵儀式有關。這些小雕像現在被小心地置放在一起,到大峽谷博物館就能看見。大約2000年前,阿納沙茲人就出現在這裡,他們已有農場的社會形態,居住在石屋的永久社區。同樣還有普埃布洛人,他們建造了聞名的維德方山懸崖住所,他們在峽谷並沒有特別宏偉的建築,但在每個隱匿的角落或裂縫,都可以見到他們的遺址存留。
大峽谷峭立的壯觀美景,感動了每一個人,而在它浩翰與遼闊之下,更隱藏著容易忽略的迷人的細緻部分。站在峽谷邊緣,凝視大峽谷無垠的寬廣,會給人一種平靜與空曠的感覺。如果時間充裕,如果你能像鳥一樣飛翔,就能在這裡的數百萬個裂縫與隙洞中,發掘出許多讓人心癢難耐的故事。
大峽谷是個侵蝕的典型案例,在科羅拉多河與其他侵蝕力量所切割的深岩層中,透露了20多億年的地質歷史。夏季短暫而強烈的暴風雨,讓帶有紅泥水的小溪流奔流下山坡,以一種小小的模式演示了連續不斷造成峽谷的過程。還有其他的水源隱藏在這片荒原,比如峽谷旁壽命短暫的細流、湧出的泉水以及寧謐的滲水。
有時,數千年前人類居住過的證據會自行顯現。考古學家在峽谷及其附近,找出了2700前人的居住地點。普埃布洛村落、兩個大地穴(儀式廳)與有800歷史的吐撒揚廢墟的花園,均提供了一些峽谷史前人類普埃布洛人居住的線索。
大峽谷是最早的人類蹤跡證據是一個钁頭,它大約是在1萬年前,因製造破損而丟棄。毫無疑問,在季節性的狩獵與採集時,有持續不斷的人群或類人群行經此地,但因為他們的所有物太少,而且是輕裝旅行,所以留下的證據也稀少。史前的普埃布洛人在流河的三角洲與峽谷邊緣的田地耕種,他們追捕獵物與採集成熟的植物,整個區域都是他們狩獵與採集的空間。他們建造石屋,部分是為了蔽身,部分是為了儲物。他們和其他族群交換的東西,包括容器、貝殼與礦物顏料。像這種在快樂天使步道上的岩石路刻,透露給我們的信息並不多,除了他們的確走過。
人口稠密的時期,大約是從公元前1250年開始。烈日下是綿延的沙漠,有水源的地方,仍然住著印第安人的子嗣。也有更多廢墟,留下原住民曾經落腳的痕跡。印第安人的習俗傳說,隨著廢墟里風沙的耳語傳播,吐桑(1ucson)附近的大仙人掌,伴隨著印第安人的生活,挺立在沙漠中,訴說躲過烈陽炙烤萌芽、倖免於霜凍乾旱的成長曆程以及它們所見的印第安人的傳奇。
阿納沙茲印第安人從公元開始到1300年間就住在此地,這裡有著他們豐富的遺蹟:馬、鎖眼廢墟與十三顏面等阿納沙茲人的泥瓦建築;而沙岩上也刻畫著紅白的象形文字。
阿納沙茲人沿著短暫出現的濕地耕種,現在這些地方已長滿柳樹、檉柳與三葉楊;他們同時也繼續捕獵一些小食物,補充他們除了種子、堅果與其他可食植物以外的食物。多餘的食物就被密密地封在食倉,而這些食倉通常是建築在難以到達的岩礁。
這些峽谷所發現的岩石畫,描繪出大而神秘,賦予人形外表的圖案,它們都呈盾形與三角形,飾以珠寶,並採取紅、白與略帶藍色的明亮筆調。全美人(All-AmericanMan)是最有名的石壁畫之一。人類、獵物與無數的標誌在都雕琢在牆上。就跟其它地方一樣,這裡的岩石美術只能看不能摸,嚴格禁止毀壞文化遺產。科學家揣測,1200年時,這裡謀生越來越不容易,所以阿納沙茲人便移居到里約格蘭德河與小科羅拉多河沿岸的地方,目前他們的後裔仍然居住在那裡。現在有5個印第安人部落仍然住在這一帶,他們是:霍皮族、納瓦霍族、哈瓦斯派族、波伊族和華拉派族。
大峽谷國家公園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峽谷中從下向上,有亞熱帶到寒帶的各種植物,如檜樹、仙人掌、罌粟、雲杉、冷杉等。這裡還生活著230(一說250多種)多種鳥禽、70多種哺乳類動物、10多種魚、40多種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珍稀動物有白頭鷹、美洲隼、大蜥蜴等。這裡有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凱巴布松鼠、玫瑰色響尾蛇。就跟岩層組成了不同的岩帶一樣,峽谷的生物也同樣如此。眾多適應高度環境的地區性花朵、樹木與灌木,分布在這塊景色多變的土地與形形色色的等高線上。有些種類只適應某個地方;也有一些可在任何地方落腳。縱觀美國,沒有任何地方能比西部擁有更多的花木種類。
依循一般的法則,越到峽谷深處,就越溫暖乾燥。試想,經由北凱貝步道從公園最高點的北緣跋涉到河谷:旅程由滿是白楊、針葉松樹與樅樹的820米的高地開始,這裡是長耳鹿、郊狼、美洲獅、野火雞與罕見的白尾凱寶松鼠的生長帶。隨著高原往邊緣下降,這裡的環境就越來越溫和;植物種類開始出現矮松、杜松與山桃木,全都可以忍受寒冬結合乾熱夏季的難耐氣候。
從北緣撒落到峽谷的植物,混合著不同的距離。在約1500米的高度,樹木消失讓位給黑灌木、絲蘭、摩門茶樹與仙人掌。這個地帶的動物有蜥蜴、長耳大野兔、沙漠大角羊、郊狼與為數不少的小型嚙齒類動物——特別是跳囊鼠,這是一種如老鼠大小的動物,它就像澳洲袋鼠一樣用後腳跳躍。
峽谷的600米與800米之間,可以看到桶狀仙人掌、臘燭木與牧豆樹,類似南亞利桑那的生物帶。在峽谷地底部,氣溫有時會高達49攝氏度;儘管公園邊緣的森林地帶會受雷雨襲擊,這個地區卻可能每每持續數月的乾旱。要不是有科羅拉多河與其支流,這裡的環境對人類可是相當大的考驗。對於風塵僕僕走在漫長步道的健行客來說,沒有什麼比突然看到流經岩石的清澈水源,更興高采烈的了。水從泉眼噴出,從峽谷底的礫石滲出,成了綠洲青蔥植物賴以生存的支柱,其中包括柳樹,以及提供大型遮阻的三葉楊。河流是包括海狸、蒼鷺、虹鱒、青蛙與其他非沙漠生物的生長地。
亞利桑那的沙漠不欠缺顏色,春色尤其燦爛。仙人掌花以深淺不同的紅、黃色調,綻放洋溢的熱情,以剔透的淡綠,顯示帶刺的優雅;管風琴(Organpipe)仙人掌不想與驕陽照面,入夜後才悄悄展露風情。在河濱、路旁,鐵木(1ronwood)穿著碎紫色花衫,綠珊瑚(PaloVerde)披戴遍體的嫩黃。礦物質也不甘示弱,不但將沙漠染成朱紅、淡紅、淡灰或淡藍、淡黃,更將埋葬地底的林木,變成五彩繽紛的化石森林。要在這個艱苦環境生存的動植物,必須非常挑剔他們的生活空間,並小心守護它們的地盤。沙漠動物一般都是夜行性,只有在沙漠溫度下降時才會冒險外出。晚間可能會聽見郊狼的嚎叫聲,與它們的灰狐鄰居一起疾駛穿梭整個公園,狩獵長耳大野兔、棉尾兔、花粟鼠與其他嚙齒類動物。
無法控制體溫的響尾蛇、勁圈蜥蜴與其他爬蟲類,日正當中時,就在岩石與灌木底下打盹。陡峭的懸崖成了翅膀松垮的金鷹築巢的好地方;在有蔭的峽谷,可以聽見嬌小的峽谷鷦鶴悅耳的歌聲,而滲水的岩壁裝飾著多彩的喜水植物。在岩石暴露的地表,耐旱的杜松比矮松更知生存之道,它們緊緊依附在露出的岩石上,仿佛溺水的人緊抓著救生筏。
在錫安1100米到2650米的高度內,可以找到四種不同的生物帶,包括沙漠、河岸、林地與松果林。在峽谷的乾旱低地,可以看見果實纍纍的扇狀仙人掌,還有一些沙漠居民,像是沙漠蜥蜴、移動緩慢的叩壁蜥,偶爾還會見到西部響尾蛇。
當夏季溫度高達華氏38度時,河流就成了完美的避難所。佛萊蒙特三華楊、榛業楓、天鵝白楊聚集在河岸,與河岸海狸、吶鶴、昆蟲、以及走痛了腳的健行客,一起分享這個地方。高地長有黃松、洛磯山牡松、北美山艾、橡樹、花旗松、顫楊等無數的野生植物。
黃昏時,有機會一窺郊狼、長耳鹿與大角羊的蹤跡,其中大角羊經過多年的濫捕後,近年來才重回錫安。美洲獅、北美大山貓、獾、狐狸與鼬鼠都在這時過著相當隱密的生活,並不常見。這座公園最常見到的同伴是好社交的小花粟鼠、愛偷食營地的即尾浣熊、噪雜吵鬧的大烏鴉與藍頭松雜,後者的尖銳叫聲常掩蓋鷦鶴與其他鳴禽的悅耳聲音。
一些存在的問題:
美國人已在科羅拉多河上修了15座大壩,自以為按科學辦事保護了自然生態,可引進虹魚的同時滅絕了土生魚種。水力發電使河灘流失,失去了春天洪水帶來的肥沃灘地,許多物種因此而滅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