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鎮

始建鎮

始建鎮屬於仁壽縣的下轄鎮,位於仁壽縣南端,於民國末期成集鎮,始名鎮子場,建國後改為始建鎮。至今,始建場鎮上仍留有民國時期的民間建築——戲台,默默的見證著始建鎮的歷史。農業主產水稻、玉米、薯類、小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始建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四川眉山
  • 下轄地區:轄13個行政村,計96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居委會,計4個居民小組。
  • 政府駐地:文林鎮
  • 電話區號:028
  • 郵政區碼:620500
  •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南部
  • 面積:47.5平方公里
  • 人口:41370人
  • 方言:仁壽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 車牌代碼:川Z
歷史,概況,村情簡介,地圖,自然特徵,基礎設施,資源,農業經濟,社會事業,鄉鎮建設,水產養殖協會,主要經驗,協會經營品種,

歷史

仁壽縣轄鎮。隋置始建鎮,在大業五年(609年)升為縣,到唐聖歷二年(699年)始建縣治移徙於仁壽縣界,舊城又復為鎮;五代迄宋,始建鎮體制又反覆數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5年建鎮。

概況

仁壽縣始建鎮位於仁壽縣南端,屬於仁壽的農業大鎮,全鎮幅員面積 47.5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計96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居委會,計4個居民小組。總戶數10318戶,總人口41370人,場鎮人口3000餘人。 耕地面積38427畝,主要農產品有:水稻、小麥、紅薯、蔬菜、水產生豬等。養殖業方面。加強水產養殖開發力度,新發展水產面積1000餘畝,名、特、新、優品種占有率達到60%;水產養殖總面積接近10000畝,總產值2600萬元,已經成為仁壽縣第一水產大鎮。種植業方面。繼續鞏固花椒種植基礎,採取公司+農戶運作模式,使全鎮青花椒種植面積達到1000畝;新發展核桃種植基地1000畝;建立萬壽菊種植基地420畝。
始建鎮
2010年,總投資80餘萬元,將場鎮2.5公里長的“圍城路”全部硬化,解決髒亂差;引進業主投資200萬元,新建車站一座,規範了車輛停靠;引進業主投資400萬元,興建農貿市場一個, 經過連續幾年 的打造,如今,始建場鎮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氣商氣不斷提升。
十年前,該鎮場鎮個體工商戶不足百戶,現已發展至400餘戶;場鎮規模從原來的1條老街擴大至現在的7條街道,面積擴大了一倍多;場鎮常住居民從以前的1000餘人擴大至現在的5000餘人。

村情簡介

柏山村簡介
柏山村由原一新村與錢山村合併而成,東與高咀村相鄰,南與楊泗村相鄰,西與金魚村相鄰,交通便利,金魚與藕塘鄉從村腹心地帶經過。
始建鎮場鎮過境道路始建鎮場鎮過境道路
全村轄6個經濟社,共有常住人口668戶,合2651人,外來人口12人。全村總面積81.4公頃,合2200餘畝,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村內種植柑橘、花椒總計68畝。村內共有日常生活用品商店5個,人居環境舒適。新建有村級辦公室一所,目前,還計畫修建衛生站一所。
大河村簡介
大河村位於始建鎮南部,由原來的輝山村與大河村合併而成,東、南與通江村相鄰,西與鐘祥鎮相鄰,北與葉合村相鄰,全村有8個經濟社。
共有常住人口3157人,總戶數778戶,全村總面積2888畝,其中田面積1494畝,有柑橘樹200餘畝,水產面積450餘畝,有兩條村道計5公里,全部硬化。5個經濟社全部通水泥路 。
高咀村簡介
高咀村位於始建鎮東北部,由原來的椅馬村與高咀村合併而成。東與柳樹村相鄰,南與柳樹村、太山村相鄰,西與葉合村、營山村相鄰,北與柏山村相鄰,交通便利。
全村有8社經濟社,共有常住人口3048人,常住戶口883戶,外來人口1400人。村內有一所中學,二所中心國小,小場鎮一個,合併後全村總面積為3458畝。以種植糧食、蔬菜、養魚、養豬為主,是上級列入新農村規劃建設村之一。
古耳村簡介
古耳村位於始建鎮西南面,緊鄰鐘祥鎮碾米村、合興鄉龍頭村、本鎮葉合村、大河村,在鐘始路北段。全村面積4平方公里,全村轄7個經濟社,3158人,合818戶,全村共有村社水泥路9.6公里,交通便利。形成680畝水產養殖、蠶桑養殖450畝,養豬大戶3戶,養兔專業戶1戶,年出售商品兔2萬隻以上,成片發展梨樹100畝以上。
柳樹村簡介
柳樹村位於始建鎮東北部,獨立村,東與佛羅村相鄰,北與馬胡村相鄰,西與太山村相鄰,南與高咀村相鄰,離始建場鎮6.5公里,主幹線橫穿高咀、葉合、柳樹、馬胡村四個村。
全村轄5個社,共有常住人口1660人,常住戶492戶,外出860人,面積2400畝,共有魚塘80畝,土公路16公里,水渠6公里,種植花卉10畝,種植楊柳30畝。環境優美,是上級政府落實項目建設村 。
馬胡村簡介
始建鎮馬胡村位於始建鎮最北端,距離場鎮鎮11公里處,北靠寶飛,西臨滿井,東有石咀,是始建到寶飛的必經之路。全村825戶,共2843人,耕地面積2432.5畝。
全村有水產養殖100餘畝,青花椒種植30餘畝,社社通水泥路。馬胡村依山傍水,村內自然環境幽雅。 2012年 成立“仁壽縣有緣小雜糧種植專業合作社” 。
榮盛社區簡介
榮盛社區位於始建鎮場鎮中心,仁壽縣城東南方向,距離現成26公里,東與藕塘交界,西與葉合接壤,北與營山相連,面積1.5平方公里。
全社區有4個小組,常住人口4300人,常住戶數1000餘戶,外來人口1800人。場鎮硬化、綠化布局規範,場鎮居民經營家電、家具、副食品等,十分繁榮。始建鎮場鎮曾在努力建設成為精品型人居新鎮,打造始建鎮商業中心。
太山村簡介
太山村位於始建鎮北部,由原來的大眾村與太山村合併而成。東與高咀村相鄰,南與葉合村相鄰,西與杏花村相鄰,北與馬胡村相鄰,始寶路從村腹心地帶穿過,交通便利。
全村轄10個經濟社,有常住人口3664人,共962戶,外來人口234人。村內有養雞場一個,釀酒小作坊一個,花椒種植戶2戶,面積400餘畝,養魚戶3戶,面積100餘畝。
全村面積240餘公頃,耕地面積3321畝,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村內位於通江河新橋以北建立小場鎮一處,占地面積30畝,現有住戶100戶,街道門市80餘個。村內修建有中日友好太山村國小,村內青山綠水、環境優美,是上級列入新農村規劃建設村 。
通江村簡介
通江村位於始建鎮西北部,由原來的楊仙村與通江村合併而成,東與葉合、杏花相鄰,南與葉合、大河相鄰,西與通江河相鄰,北與杏花村相鄰。
全村轄8個經濟社,交通便利,共有常住人口2662人,常住戶數753戶,總面積3637畝,以種植糧食為主。全村有3個提灌站、1個水輪泵。
文武村簡介
文武村位於始建鎮鎮東南部,始建場郊。由原來的文武村與金魚村合併而成。東與楊泗村相鄰,南與鳳陵鄉龍馬村、天星村相鄰,西與營山村接壤,北與柏山村相鄰。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
所轄6個經濟社,總戶數685戶,人口2342人,耕地面積2016畝(其中水田1144畝,土972畝)。藕始公里為主要交通幹道,黑龍灘乾渠橫穿而過。
文武村鄰近場鎮,村民以經商和蔬菜種植為主要經濟收入。為打造特色農業,近年來已建成300畝綠色蔬菜基地,600餘畝特色水產養殖基地,生豬養殖示範戶4戶。新農村建設已初具規模,占地27畝。文武村街道長300多米,環境優美,市場繁榮,交通便利,社社通水泥路。
楊泗村簡介
楊泗村位於始建鎮西南部,由原來的楊泗村與河溪村合併而成,東與藕塘鄉相連,交通便利,藕始路從村北地帶橫穿過可至成赤高速。
全村轄6個社,共有常住人口2058人,常住戶口605戶。村內有一條自然河在村腹心地帶穿過,地下有鹽可開採(早在康熙年間就有48口鹽井,生產的鹽可供周邊的鄉鎮、縣使用),省內知名企業4家,開發房地產。全村地面積2473畝,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村內養魚塘(四大家魚)80畝,山清水秀,環境優美。
葉合村簡介
始建鎮葉合村位於鎮西北部,由原大坪村與葉合村合併而成,東與營山村相鄰,南與古耳村相鄰,西與大河村相鄰,北與通江村相鄰。縣道公路從村腹心地帶直穿而過,鄉道風偏路、鳳杏路、建新路橫穿而過,交通便利。
全村轄有8個經濟社,共有常住人口3214人,常住戶837戶,總田土面積2874畝,主要以種養業為主。村內種植花卉80畝,生態林320畝,環境優美,是鎮列入新農村規劃建設村之一。
營山村簡介
營山村位於始建鎮周圍,由原來的瓦店村與營山村合併而成,東與文武村相鄰,南與合興鄉相鄰,西與古耳村相鄰,北與高咀村相鄰,鐘始路、始保路、始合路均經過本村,交通便利。
全村共有8個經濟社,共有常住人口3267人,常住戶1017戶,全村共有耕地面積2303畝,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有養魚面積250畝,花卉面積60畝,蠶桑面積150畝,環境優美,已建成新村建設一條街370戶,是上級規劃場鎮建設村之一。

地圖

自然特徵

始建鎮位於龍泉山東側,處於川西台陷龍泉褶皺車與川中台拱、威遠穹隆的接合部位。地形以丘陵為主,平均海拔470米。
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其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雨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

基礎設施

始建鎮各村已實現了公路、電話、有線電視三通工程。
全鎮農村已開通了1400戶程控電話,4025戶村民安裝了閉路電視。鎮區共有街道7條。全鎮有商貿和個體工商戶292戶,中學3所,國小2所,在校學生3055人。有衛生院2所。場鎮基礎設施基本完善,人民生活富足安康。

資源

水資源和勞動力資源豐富,土地資源和地理條件優越。
楊泗村有地下鹽井(未探明儲量)。
在杏花村大規模種植桃樹1230畝,預計2008年以後成林,同時大力改善了該村的道路交通。屆時,杏花村將形成集水果種植、賞花旅遊、農家樂為一體的休閒旅遊點。
瓦店村與營山村交界處有一座工農水庫。

農業經濟

全鎮農業結構合理,形成了傳統項目與優勢項目的互補。其中,杏花村為中心的桃樹基地3000餘畝;古耳、鳳山兩村的梨樹1000餘畝;彬賢水庫為主的水產養殖基地;以鳳山、瓦店、營山為主的蠶桑養殖基地1000餘畝;以文武、營山、金魚為主的蔬菜種植基地1000餘畝。
2006年始建鎮發生了嚴重的旱災,造成農作物大面積的減產。為了幫助民眾旱災之年減產不減收,成立了以書記、鎮長為組長的晚秋生產領導小組,指導民眾搞好晚秋生產。鎮幹部除參加上級有關單位和部門召開的會議外,一般情況下不主動請假外出,與村社黨員幹部一起共同作好晚秋生產這一篇大文章。與此同時,始建鎮以營山、大眾、倚馬等村社為中心,補種了秋菜、秋苕、秋大豆等200畝以上的晚秋經濟作物示範田,各村20畝以上的集中成片的晚秋生產示範片。另鎮黨委政府在為全鎮民眾無償提供蘿蔔種子的基礎上,到廣元、成都、德陽等地組織秋洋芋種1萬餘斤無償提供給民眾種植,對種植秋大豆的民眾每畝給予10元的經濟補貼。
2008年以來,始建鎮在營山、高嘴、古耳等3個村集中發展桑蠶生產,通過大戶帶動散戶的模式,全力抓好以桑蠶為主的“一村一品”建設。鎮上對自願種植桑樹的農戶,免費提供種苗,並組織黨員幹部為缺勞戶、無勞戶、貧困戶搞好桑樹的移栽工作。同時,邀請仁壽縣匯源絲綢公司的技術人員為農戶種植、養殖提供技術指導。通過多方努力,2008年,春蠶始建鎮養蠶是400餘張,總收入30多元。夏蠶已經發種425張,總收入收入接近40萬元。2008年始建鎮四季養蠶預計接近1000餘張,總收入80萬元至90萬元。”

社會事業

四川仁壽縣始建鎮衛生院堅持以人為本,科技興院,管理出效益的辦院理念。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提高醫療質量為核心,規範管理為手段,病人滿意為服務宗旨。以改革為動力,外塑形象創品牌,內強素質建信譽。2007年,以創建“縣級最佳文明單位”為契機,加強行風建設,開展“黨員保先教育”和“醫療質量優質服務”,極大激發了幹部職工的工作熱情。2007年全年就診門診病人35000人次,住院2400人次,手術240台,接生200人次,總收入215萬元,總資產達190萬元,實現了五年闖過兩個百萬大關。

鄉鎮建設

科學規劃,突出特色
一是圍繞定位規劃。圍繞“生態商貿城”展開規劃,規劃中把基礎設施、功能分區、綠化用地緊密結合,充分考慮到了人、自然環境、經濟發展的關係,充分融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二是突出特色規劃。根據仁壽縣屬丘陵區的特點,依託自然資源規劃,把兩山打造和挖掘仁壽文化內涵,宏揚仁壽人精神,突出了地方特色。三是依法規劃。嚴格按《土地管理法》、《城鄉規劃法》規劃,確保城市規劃依法進行。
合理布局,綜合開發
新區建設與舊城改造並進,在城市擴張的過程中注重把新區建設與舊城改造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城市功能,讓城市始終充滿活力。
配套設施逐步完善,城市功能顯現
一是相繼開通1路、2路公車,方便了市民的出行,緩解了交通壓力;二是綠地面積的增加,城市美化、亮化、淨化工作取得了成效。

水產養殖協會

始建鎮水產養殖協會成立於2004年3月28日。目前有會員208人;會員主要分布於始建鎮25個村。協會幫助農民進入大市場,統一對外銷售,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顯示出較強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主要經驗

一.實行“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水產養殖協會主要由養魚大戶李斌賢等人發起,堅持合作制原則和民辦性質。養魚戶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二.政府積極扶持引導。始建鎮水產養殖協會在發展過程中,政府和有關部門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引導。提供辦公場所,而且為協會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積極開展技術培訓,創立品牌。始建鎮水產養殖協會始終堅持“科學養魚、科技增收、創立品牌”的原則積極開展技術培訓,不斷提高會員科技水平,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協會成立了技術服務部,聘請技術水平高、經驗豐富的養魚能手負責技術指導、培訓和科技示範;與縣農業局水產站建立協作關係,定期組織科技人員到協會開展技術指導、科技諮詢和魚病防治等。在提高會員科技水平的基礎上,協會統一產品質量標準,確保魚苗魚種的品質。深受養魚戶歡迎,為拓展市場奠定了良好基礎。
四.建立行銷體系,統一對外開拓市場。始建鎮水產養殖協會依靠協會組織將眾多分散經營的養魚戶“統”在一起,手拉手向外闖市場;同時,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反饋機制,通過會員了解、小組調查、網上查尋等及時掌握市場魚苗魚種需求和價格等信息,結合實際制訂魚苗魚種價格和行銷策略,確保產品銷售份額;穩步提高市場占有率。該協會很多會員所養殖的魚和魚苗遠銷四川、雲南、青海等地。

協會經營品種

始建鎮水產養殖主要品種有:白鰱魚花鰱魚鯽魚武昌魚鱔魚等。由於始建鎮幾乎沒有什麼大型工業企業,因此水質優良、無工業污染,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如今,始建鎮水產養殖協會轄全鎮水產面積4000餘畝,在市場方面可年供魚類400萬公斤。我們熱誠歡迎各界朋友前來參觀指導、投資、市場合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