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高山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大足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妙高山摩崖造像
- 地理位置:重慶市大足區
- 所處時代:南宋
妙高山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大足區。
妙高山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大足區。歷史沿革2019年10月,併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山摩崖造像。1遺址簡介是南宋時期的石刻。...
孔望山摩崖造像1982年3月被公布為江蘇省第一、二批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被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由來 孔望山摩崖造像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南2公里的孔望山南麓西端。相傳孔子曾登臨此山以望東海,故名孔望山。依山岩的自然形勢,共雕刻出1貼軀各種形態的造像。分成13個組體,刻在東西長17米、...
妙高山 妙高山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季家鎮曙光村。山頂原有古廟妙高寺,故名妙高山。妙高山摩崖造像是以佛教造像為主,僅有一窟為儒、釋、道三教合一造像。妙高山摩崖造像面長35米、高13米,共有8個窟龕,開鑿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妙高山摩崖造像內容豐富,題材多樣,主要有阿彌陀佛、釋迦孔子...
中國的佛教石窟。分布於四川省大足縣城西南、西北和東北的山區,今存石刻造像約5萬身,共40餘處。其中特別重要的有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妙高山、舒成岩等10餘處。北山和寶頂山的摩崖造像最具有代表性,它反映了晚唐、五代至南宋時期石窟藝術的發展面貌。北山古名龍崗山,位於縣城西北2.5公里處...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是重慶市大足區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大足區是重慶市所轄郊區,始建於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豐大足”而得名,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五金之鄉”,全國首批甲級開放縣,國家確定的長江三峽旅遊縣的起點, 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
總長23.5千米。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季家鎮因傳說有季姓人家為過往客商食宿方便,在現季家國小往鎮政府方向約200米處開了一家店鋪,並有土地耕作而得名。文物古蹟 季家鎮境內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妙高山摩崖造像1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有石橋村寶峰寺、龍塘村回龍寺、元代古墓、梯子村宋代古墓以及妙高寺遺址等。
明代大足石刻規模最大的摩崖造像:千佛岩………212 大足石刻真武大帝造像:從南山第1號說起………215 技藝精巧的明代成化年香爐:大足石刻香爐漫談………218 寶頂山石刻的晚期雕像………221 回望:大足石刻發現之旅(1818—1945年)………225 後記………231 ...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尖山子、妙高山、舒成岩、千佛岩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峰山寺等66處。造像1030龕(窟),約5萬餘尊。內容以佛教為主...
象島石窟屬中世紀印度教石窟。印度傳統的石窟造像以石雕為主,象島石窟的建造因地制宜,利用巨大岩石鑿成,整個石建與雕刻裝飾渾然一體,非常壯觀。世界文化遺產 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象島石窟(埃勒凡塔石窟)Elephanta Caves 入選時間:1987年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地理位置:N18 58 00 E72 56 09 遺產編號:...
念觀音名,願造像,忽見一燈,尋光得出,乃造石佛於洞口。”後人又因石洞、石佛建殿堂,取名叫千佛洞。這個天然的石灰岩山洞,分內洞與外洞,外洞闊大,洞口有石雕佛像,進深幽暗,洞後有扁圓五孔,與內洞相通。石孔剛剛穿一人通過,而且必須一條骼膊抬起緊貼頭,另一條骼膊拖下去緊貼腰,使肩膀傾斜,才能鑽進...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大足區境內141處摩崖造像的總稱。其中,國家級有寶頂山、北山(含多寶塔)、南山、石門山、石篆山、妙高山、舒成岩;市級有尖山子、千佛岩、峰山寺、聖水寺、陳家岩、普聖廟;區級有板昌溝等61處。造像約5萬餘尊,內容以佛教為主,道教次之,雕刻類別主要是高...
吳哥窟(Angkor Wat),又稱吳哥寺,位於高棉,被稱作高棉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類建築,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築。吳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佛學古籍稱之為“桑香佛舍”。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時為供奉毗濕奴而建,三十多年才完工。吳哥窟是...
系摩崖淺龕,立面近方形,高17米、寬約18米。摩崖高浮雕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薩像。第13窟是麥積山現存最大的一組石胎泥塑造像。正中主尊為阿彌陀佛,高15.7米。佛面形圓潤飽滿,螺紋低平肉髻,頂有肉髻珠。彎眉細長目,雙眉間有白毫相,兩眼下視,眼角上挑。高鼻闊口,下頜豐滿。兩耳緊貼後頰,短頸端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