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的青春》是一篇講述青春年華似火的文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如火的青春
- 類型:小說
內容簡介
學會拒絕
行走於世間,接納或拒絕,愛或不愛,放棄或執著……
每個人都應有接納與寬容之心,但也要學會拒絕。
我拒絕麻木。雖然生活的磨礪讓太多的熱情化做煙雲,但不能讓感情磨出老繭。如果沒有雲讓眼神放飛追逐,那么生還有什麼樂趣?
我拒絕永遠明媚的日子。因為那是虛幻的夢境,痛苦可以讓我成長,讓我堅強。生活中的陰雨與風雪使我能清醒地在春夢中看清腳下的路。
我拒絕折下那朵盛開的小花,那是在毀滅美的生命。一枝脆弱的纖細花莖,經過多少掙扎與痛苦才盛開出美麗,怎忍心為個人的私慾而去毀滅別人的幸福。我只求遠遠地望著,默默祈禱那自然的奇蹟開遍人生的每個角落。
我拒絕用青春去賭明天。那彌足珍貴的季節,怎能經得起一擲千斤,千斤可以收回,但無論是一小時,一分鐘……失去了便無處可尋了。青春屬於自己,把握它,運用它,珍惜它,才能收穫金秋的碩果。
我拒絕成為那窗台上懼怕風雨的溫柔花,它們只能隔著玻璃窗,感嘆多變的天氣。有朝一日,有風從虛掩的窗戶掠過,那嬌弱的花朵便瓣瓣凋零,落一地遺憾和傷心。我欣賞那些與男人並肩的女性,靠自己的雙肩挑起生活的重擔,出得廳堂,下得廚房,捲起袖子能殺雞宰羊,卻也有萬縷柔腸能營造一片溫馨。
我拒絕生活中的痛苦,雖然我無力去阻擋要降臨的事。曾聽過一個故事:有人去找禪師求得解脫痛苦的辦法,禪師讓他自己去悟。第一天,禪師問他悟到什麽,他不知,便舉起戒尺打他一下。第二天,禪師又問,他仍不知,禪師舉起戒尺又打他一下。第三天他仍然沒有收穫,當禪師舉手要打時,他卻擋住了。於是禪師笑到:“你終於悟出了這道理--拒絕痛苦。”
我拒絕為滿足虛榮,得到金錢與地位而不惜以青春,美麗甚至感情為祭品。人生中充滿誘惑,也同樣遍布著歧途與陷阱,女人的美麗是自然的恩賜,是真,善,美的花身,宛如一塊無暇的美玉,決不能被世俗污染,女人要靠自己的能力與才智取得應有的地位和尊重。
我拒絕傾聽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故事。雖然他們愛得壯烈,但終究是悲劇的結局。我只求現實中的愛有一點浪漫,有幾縷微風,有短暫的雷雨也無妨,始終是平淡而幸福的喜劇。
我拒絕向歲月祈求,流著淚埋怨時光的無情。雖然,青春已無聲地在日曆中一頁頁翻飛不見了,生活已把經歷寫在我的眼角,染白長長的青絲,但我相信女人的青春在於她的心境。美麗易逝,魅力永存。
我拒絕目的明確的愛情。愛是無法用語言說明的,一段讓人展轉難眠,牽腸掛肚,見面時又相對無言的情感遭遇,經過多少歡笑與淚水,纏綿與零落,只為表達一個難以啟齒的字——愛。我喜歡平靜地望著愛人眼中的自己,微笑著面對幸福,不言不語,攜手同行。我拒絕被愛灸傷,拒絕讓激情瘋狂燃燒後,蒼白的灰燼被失望的冬季耗盡青春的餘溫。
拒絕膚淺,接納深沉。拒絕憎惡,接納寬容,關懷和容忍。拒絕虛偽,接納真誠。拒絕假,惡,醜,接納真,善,美……生活中,一條充滿誘惑的大路在腳下延伸著,只有學會拒絕才不會步入歧途。
半個微笑
愛上他是在視愛情如生命的青春歲月,可以為愛付出一切的心態。他有家世顯赫的未婚妻,因為愛他,她最終讓出的是自己的幸福,看著他上調遠走,她心如死灰。
當然,還是嫁了人,是父母嘉許的“老實人”,她不忍再看到父母親在別人“好心”的問候里難以回答。為婚姻而婚姻,她盡職盡責,丈夫的衣服都是她挑,丈夫誇她的眼光好細緻周到,丈夫的煙也是她買,丈夫說她買的煙抽起來似乎更香。她只是淡笑,心裡知道,不過是生活而已,夢裡遇見他還是那樣的清晰,思念不但沒有絲毫減弱,反而象窖藏的醇酒,時間愈久愈加綿長。愛一個人和嫁一個人是兩回事,她絲縷分明。
八年過去,她懷著一種高尚的情愫,把他藏在自己的血液,他在自己的靈魂深處奔走,那種高山仰止阻止了她愛的脈息,再沒有一個男人能入她的心,包括夜夜同枕的丈夫。在她心裡,世上的男人只有兩個:他,非他。
只是生活總有戲劇化的情節。她出差南方,同一個賓館裡迎面與他相逢。兩個曾愛得死去活來的人在電光石火中瞬間燃燒,巨大的幸福感幾乎令她難以承受。公事完畢,他們決定再逗留一天。
在那個城市最高檔的商場男裝部,她為他挑選T恤,當她脫口嚮導購員提出款式要求時,他很奇怪的問:為什麼要胸前帶兜?
方便裝煙。回答了這句話,他們都愣住了。他是不抽菸的男人,抽菸的那個人,是她的丈夫。
他,非他。其實那種痛不過是一種不曾完結的懸掛,糾結在她的感官里,本質卻早以抽離。仔細憶起,即使有思念堵至心口那般的真實,也是模糊而狂亂的毫無細節。不知道炎炎夏日裡他是喜歡T恤還是襯衣,在屋裡會不會光著上身,散漫而隨意,穿涼鞋還是四季鞋,穿不穿襪子,襪子是真絲還是純棉,每天洗澡用什麼牌子的沐浴液。是的,她都不知道,沒有辦法知道,所有思念都是缺少具體細節的一縷思緒,一團光暈,一種忽略不計。細節早已被時間置換,在不知不覺間溢滿了另一個人的長久浸潤。
原來,一切的一切都抵不住生活,歲月早已將幸福一點一滴融進了她的掌心,而她不自知。實在而溫馨的生活早已在她的生命間融會貫通,他的出現不過是一個提示。
最後這一天本是和他下次相約的一個連線,轉瞬化作別離。真正的別離。傷感和失落都有一點,只是一點。她對他說,謝謝。
回程車上,想到丈夫看到她看到禮物時的笑容,數年婚姻,她頭一次體會到了什麼叫: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