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好道廟記
- 作者:段成式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文
- 文學體裁:散文
《好道廟記》,是段成式在大中九年(855)任處州刺史間,在處州僅留的,極富史料價值及文學價值。原文1大凡非境之望,及吏無著績,冒配於社,皆曰淫祠。然肸蠁感通,無方不測。神有所臚,鬼有所歸。苟不乏主,亦不為厲。或降而觀禍,...
《黃陵廟記》是東漢諸葛亮創作的古代文言文作品。仆躬耕南陽之畝,遂蒙劉氏顧草廬,勢不可卻,計事善之。於是情好日密,相拉總師,趨蜀道,履黃牛,因睹江山之勝,亂石排空,驚濤拍岸,斂巨石於江中,崔嵬巑岏,列作三峰,平治洚水,順遵其道,非神扶助於禹,人力奚能致此邪?仆縱步環覽,乃見江左大山,...
《茅山白鶴廟記》是唐代柳識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茅山白鶴廟記 茅山,舊句曲也。《本記》云:“內有靈府,空通五嶽。其外山形似七,因名為句曲。”有軒轅鼎湖之後,世多近智,漸暗真有。故金闕玉清大聖至神之事,真靈時闡於人間,以彰道妙。則漢元帝世有茅君,積襲道德,來受仙任,游內統外,...
《崇陽佛教寺廟記》一書約3萬多字,由崇陽縣佛教協會會長丁志斌主編,崇陽縣宗教局局長吳望明作序。全書重點記述了崇陽縣境內39座寺廟從創始到2007年的起伏興衰歷程。該書文字清新優美,文筆流暢,敘事簡潔,裝幀較好,插圖精美,是崇陽佛教界一本不可多得的資料性工具書。圖書簡介 《崇陽佛教寺廟記》正式出版發行。該...
道茀,漢語詞語,讀音dào fú,意思是野草塞路而難於通行。出處 《國語·周語中》:“火朝覿矣,道茀不可行。”韋昭註:“草穢塞路為茀。”後泛指路途不通。唐·段成式《好道廟記》:“是時陸擅蛇虎,水制蛟螭,道茀路絕,一境相恐。”《花月痕》第十一回:“痴珠多情人,既深毀室之傷,復抱墮樓之痛...
安徽日報》、《江淮日報》、《啄木鳥》、《新華日報》、《文匯報》等報刊上發表過。其中多篇獲獎。《謁長島顯應宮媽祖廟記》收入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2006年中國精短美文100篇》。長篇少兒小說《神彈弓》 明天出版社出版 全書15萬字。這是一部抗日戰爭題材的少兒長篇傳奇小說。地點為抗日戰爭時期日偽統治下的濟南。第...
(吳)均注范曄《後漢書》九十卷,著《齊春秋》三十卷、《廟記》十卷、《十二州記》十六卷、《錢唐先賢傳》五卷、《續文釋》五卷,文集二十卷。(《梁書》卷四十九)《南史》本傳 吳均字叔庠,吳興故鄣人也。家世寒賤,至均好學有俊才,沈約嘗見均文,頗相稱賞。梁天監初,柳惲為吳興,召補主簿,日引...
《世界遺產的保護之道》,2003年10月17日在故宮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組織的“旅遊業和文化遺產保護會議”上的致辭,收入《故宮紀事》,故宮出版社2013年。《倉頡廟記》,2004年為倉頡廟撰寫的碑文,收入《遊藝者說》,台灣藝術家出版社,2011年。《影像的力量:紫禁城國際攝影大展作品選集》序,紫禁城...
又引《廟記》曰:“神明台,武帝造,祭仙人處,上有承露盤,有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承雲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三輔故事》引《藝文類聚》云:“建章宮承露盤高二十丈,大七圍,以銅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服之。蓋張衡《西京賦》所云:‘立修莖之仙掌,承雲表之清露,...
靈順廟始於德興,《輿地紀勝》南宋·王象之·卷二十三·江南東路·十四記載:靈順廟(五顯廟)在德興縣東二百八十步,廟記載: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張蒙逐白鹿至銀峰失,所在有少年指示之,獲銀筍(筍),里人因即其傍祠焉,世號五通,廟記云:天下之祀此神者,實始於鄱陽之區也。後遷杭州,婺源每年的...
《余忠宣公廟記》作者:明·謝遷【按:本文輯自《康熙安慶府志》。部分文字據《正德安慶府志》校補。】余忠宣公廟在安慶府廨東之忠節坊。坊名忠節,廟故也。始公死在城西門外清水塘,葬之者,因即其地。我太祖盪清區宇,既表其墓,復命有司立廟,歲時饗祀之。墓在外而廟在闤闠中,吏民之所瞻依為便...
清源師,傳說中的戲神。明代湯顯祖《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予聞清源,西川灌口神也,為人美好,以遊戲而得道,流此教於人間”,“奇哉清源師,演古先神聖八能千唱之節,而為此道”。這是有關戲神的最早文字資料。元明間有隋趙昱死後被玉帝敕封為“灌口二郎之位,清源妙道真君”的傳說,故或以為清源師即是趙昱...
武帝不悅,以“其書不實”為名,使中書舍人劉之遴詰問數十條,竟支離無對。武帝下令焚之,並免其職。不久,武帝又召令撰《通史》,起三皇迄齊代。吳均撰本紀、世家已畢,惟列傳未就而卒。吳均還注范曄《後漢書》90卷,著《廟記》10卷、《十二州記》16卷、《錢唐先賢傳》5卷等。
石火莊又名實和莊,村邊舜廟存有一通嘉慶年《實和莊廟碑記》。青蓮寺又名青禪寺,寺已廢棄,今日鄉民在寺中圈牛;寺東有塔亦毀,塔基仍見。光緒《沁水縣誌》卷九《祠祀》記:“青蓮寺,內有欸月台。”為觀月勝地。《沁水縣誌》卷十一《藝文》載有七首吟詠青蓮寺的詩作。清代邑人王度《中秋青蓮寺欸月台》詩云...
漢關大王祖宅塔記 大定十七年(1177)解州平陸縣張氏義居門閭碑 明昌五年(1194)元 解鹽司新修鹽池神廟碑 至元二十七年(1290)重修泰山廟碑記 至元三十年(1293)新作孔子廟記 大德三年(1299)重修柏株大王廟釋名記 大德三年(1299)敕封廣濟惠康王之碑 大德三年(1299)敕封永澤資寶王之碑 大德三年(1299)...
曾碑存世約300年,到元亡前4年張閭還“登道山讀曾文定公記”,是後來某年亭圮碑沒。終明之世,山上新添石刻未提道山亭。證明明初這一遺蹟不在了。亭子後重建,隔又二百年,亭記碑卻沒找到。萬曆初,胡定復作道山亭,諸士側豎感知碑,並無修復曾碑記載。刻有一篇好文章的碑竟如此泯滅。如今在烏山所立《...
⑹建章,漢宮名。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興建,規模宏大,有“千門萬戶”。北闕,《廟記》:“建章宮北門,高二十五丈,建章北闕門也。”復道,宮中樓閣間架空的通道。⑺太后,指呂雉(呂后),漢高祖劉邦皇后。長樂,漢宮名。秦之興樂宮,漢高祖時擴建而成。《三輔黃圖》:“高帝居此宮,後太后常居之...
趙孟鈐皇室貴胄的身份與大其二十七歲的牟巘交往,並留下了很多合作,趙孟銖書的許多碑刻都由牟巘撰文,如《松江寶雲寺記》、《嘉興重修儒學記》(上述兩種見《金石文考略》卷十六記載)、《湖州妙嚴寺碑記》(《式古堂書畫匯考》卷十六記載)、《嘉興路儒學碑》(《六藝之一錄》卷九十九記載)、《忠烈廟記》(《...
清·重修皇天聖母廟碑 清·洪洞縣敦惠坊二甲民人楊國泰施地碑記 清·廣勝下寺燃燈會題名碑記 清·北霍渠掌例衛猷皇序 清·平陽府洪洞縣後泉洞真觀碑 清·道示斷定水利碑 清·重修三門碑記 清·御製訓飭士子文 清·東嶽廟碑記 清·廣勝寺飛虹塔塔頂鐵板題刻 清·輝翁郝君治水功績序 清·北霍渠治水功竣碣 ...
傳至清代,文人記載種類和方式更加豐富,不僅有《敕封天后志》等專輯,還有各種掛圖、壁畫、碑刻,甚至錄於典籍、族譜、廟記、文集之中。歷史背景 神話傳說是產生於一定現實基礎上,所以雖然是虛幻的,但畢竟是對現實的折射。而且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大多是某個時代某個地區的傳奇人物或英雄人物,他(她)們經過人們...
《武烈帝廟記》:乾符二年(875年)新亭監給官莫從易重建堂宇。”按《赤城志》是台州現存最早的地方志書,新亭監附於臨海縣名下,當屬臨海。又民國《臨海縣誌稿》卷十三《官師·令佐·鹽監》載:新亭監官,“天寶:顧況(附李綽《尚書故實》顧況條);乾符二年:吳越莫從易;元德昭(按吳越國王錢鏐後拜為...
太祖開寶六年(973年),淮瀆廟由原址固廟遷到桐柏縣城的東北。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詔令光大淮瀆廟,"命翰林畫工圖宮室之狀,八作大匠定營繕之制,發唐、鄧、許、穎屯兵以給其役……製作之盛,邦家之壯觀也"(見《重修淮瀆長源公廟記》)。天禧三年(1019年),道書《雲笈七籤》將桐柏山列入"大地名...
遂賜復廟於吳,……廟方一頃有餘……畫棟……餓民……公疏財以賑之……享壽……配享河內公……湖州……”雖然墓志銘字跡模糊,但“廟方一頃有餘”赫然可見,也就是說御賜仲子廟在南宋初期就已經占地百畝。而浙東海右道肅政廉訪使胡祖廣所撰寫的《濟寧侯呂魯重修廟記》將御賜仲廟與衢州孔廟做了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