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心理師

女心理師

《女心理師》是畢淑敏所著的一本長篇小說,分為上下兩冊。

該作品以女心理師賀頓的成長經歷為主線,在她和丈夫、情人與心理權威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關係中,穿插了若干來訪者的精彩故事,深入探索了當代人的心理困惑及救贖突圍之路。女主人公在極力拯救他人心靈的過程中,最終使自己的心靈被拯救。

在作品當中,畢淑敏成功化用了弗洛伊德的意識、過失、遺忘、夢等原理,通過心理案例的一個個抽絲剝繭,叩問了人性,探索一個個心理案例的故事之中人性的冰山一角,從而直擊生命與人性之美、之複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女心理師
  • 創作年代:2007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畢淑敏
  • 首版時間:2007年04月
  • 字數:50萬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作品目錄,人物形象,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邊緣事實,作品評價,社會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她原本的名字叫“柴絳香”,原本的經歷也不過是在臨終關懷醫院做護工,後來離開了帶給她屈辱的故鄉,不惜任何代價以“賀頓”的身份開一家心理所,渴求獲得重生。
女心理師賀頓每天都會聽到一些真實的故事,遇見形形色色的案主。無數案主的精神疾患,加之自己面臨的情感危機,使賀頓接近心理崩潰的邊緣。在戀人的幫助下,賀頓找到心理權威進行“督導”。在諸種方法屢試屢敗後,權威用非法的殘忍手段,幫助賀頓解開了她半身一直冰冷的癥結,喚起了深藏已久的秘密往事,最終女心理師成功地走向了重生。
之後賀頓關閉了心理診所,重新開始心理學更深層面的學習。她在課堂上遇到了昔日的權威,對他說:你的療法是完全錯誤的,我要控告你。

創作背景

《女心理師》是畢淑敏取得了北師大心理學碩士學位,成為一名優秀的心理諮詢師後以臨床心理師為視角而創作的。她的這部作品來源於她對人的心理健康非常珍視。當今社會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物質文明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也逐漸加大,因此人們的心理問題也隨之增加。現代人的情感世界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敵對、焦慮、孤獨、煩悶、焦躁等等心理困惑影響著我們的行動和決定。關注人的精神家園和心理健康成為作品中的重要主題,並在心理分析中解決人們生活中或者情感中所遭遇的困惑和難題。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最悲慘的故事在心理室的地板下
第二章
三個人當中,至少有一個說了假話
第三章
第一個來訪者,打算大鬧追悼會
第四章
第二個來訪者,已經開始下毒
第五章
第三個來訪者,我是T,她是P
第六章
第四個來訪者,要求清場
第七章
第五個來訪者,我家的婚床上躺了十個人
第八章
第六個來訪者,101個洋娃娃和我一道火化
第九章
該說出真相的時候沉默,是一種卑鄙
第十章
人都要害怕被遺忘,但前提是我們要被人記住
第十一章
簡訊烏鴉般降落在顯示屏上
第十二章
你不能喝水,喝水會沖淡緊張
第十三章
往事被言語的荊棘勾連而起,靈魂被刺得出血
第十四章
厭倦是抵抗焦慮的第一道封鎖線
第十五章
世界上有一種愛叫退出
第十六章
前面是一堵牆。當你以為頭破血流之時,卻穿牆而過
第十七章
詛咒是對地位的變相尊崇
第十八章
錢要是生氣了,以後就再也不肯來了
第十九章
不要輕易說一輩子,那是很長很長的時間
第二十章
這樁婚姻,浴劫殘喘罹禍不愈
第二十一章
和要死的人打交道特別省心,他們基本上都說真話
第二十二章
你沒有辦法向一個沒有牙的人推銷牙籤
第二十三章
開辦一家心理所,比打家劫舍還費心思
第二十三章
孩子是神的饋贈,而神的東西都是未完成的
第二十四章
裝神弄鬼依舊
第二十五章
生命這條魚,只剩下魚鱗和黏液
第二十六章
從鑽石到花崗石的王老五
第二十七章
我有梅毒愛滋病,你敢和我握手嗎
第二十八章
我要最年輕的葡萄酒
第二十九章
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常愛登高望遠
第三十章
一百萬現金會把腳面砸骨折
第三十一章
狂犬病人會看心理師嗎
第三十二章
中國女人在充滿檀香味道的房間裡哭泣
第三十三章
比眉毛還細的廣告
第三十四章
我需要膀大腰圓長得像魯智深的心理師
第三十五章
人的一切弱點,心理都具有
第三十六章
沒有任何一塊木頭是髒的
第三十七章
負載高尚靈魂的軀體是痛的
第三十八章
重要的是情感上和記憶中的真實
第三十九章
世界上最珍貴的勇氣是相信奇蹟
第四十章
你這種笑法,要么大智若愚,要么是不學無術的傻瓜
第四十一章
假裝得久了,就變成真的了
第四十二章
沮喪就像鐵鏽一點點堆積起來
第四十三章
你一定要做大
第四十四章
不必知道你的過去,這就是我愛你的方法
第四十五章
江湖事,都可以推倒重來
第四十六章
你曾經讓我身處地獄,我卻從那裡出發,走向了天堂

人物形象

女主人公賀頓——曾經的柴絳香,有著苦難的童年,幼年時被父親拋棄,母親淪落為娼,12歲時被繼父性侵犯,這一切成為她內心深處無法擺脫的夢魘。從農村來到城市後,為了生存,她推銷過劣質化妝品;為了湊足學習班的學費,她把自己奉獻給了一個禿頂男人;為了爭取到十萬元錢來註冊心理診所,她用虛假的處女身份騙得知識分子錢開逸的自責,並在婚後和他保持著性關係;為了得到開辦診所的房子,她下嫁年長跛腳的柏萬福。成為心理師的道路是痛苦和艱辛的,甚至違背了道德倫理。
童年時的悲慘遭遇是賀頓潛意識裡抹不去的陰影,為了解開心中的困惑,她選擇了學習心理學。為了解開在心理諮詢過程中的遇到的難題,她在內外危機交困、精神幾乎崩潰的情形下接受了心理權威姬導師以性侵犯作為治療手段的督導,終於揭開了她下半身冰冷之謎。在撕去了靈魂上的一切偽裝之後,賀頓肅清過往,理智地審視了自己靈魂深處的弱點,客觀評價了童年經歷給她帶來的積極和消極的影響。她斬斷了婚外情,為了成為一名真正的心理師拯救更多困惑的靈魂,關閉了心理診所,開始心理學更深層面的學習。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女心理師》以心理諮詢案例為線索,在女心理師賀頓做心理諮詢的過程中,隨著一個個案例的解開,也抽絲剝繭地發現並揭開了女心理師賀頓的心理隱憂,最終女心理師成功地走向了重生。這部作品描述了很多心理諮詢案例,大部分案例主角都與童年創傷有關。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童年記憶是十分重要的部分,童年時期許多隱秘的記憶都在內心深處紮根奠基,影響著人格的奠定和人性的發展。童年時期的記憶如同冰山一樣,埋藏在巨大的潛意識底下,不動聲色地影響著人性,在人格將來的發展過程中暗中施壓。童年經歷就如同影子一般跟隨人性,內心被壓抑的意識會在適當的時機爆發。
這部作品的女主人公賀頓,在給別人做著心理治療的同時也在給自己心理救贖。畢淑敏刻畫了這樣一位心理學上形象十分複雜的女性,她的外貌並不美好,甚至在行為上來說也並不符合傳統。她可以委身於任何人,只要能夠給她的事業帶來幫助即可,她無視外貌和身體,更不用說愛情。賀頓也對自己身體與靈魂分離的行為十分不解,她委身於別人的時候,似乎是以客觀的身份看著另一個人,毫無感覺。賀頓在給別人做著心理諮詢的過程中,自己的心理損傷緣由也漸漸浮出水面。賀頓這一切行為的根源是她在童年時期遭到了繼父的性虐侵犯,從而給她的心理帶來了非常嚴重的損害,她一直都試圖隱藏這一段經歷,把這段經歷和記憶深埋在思維深處。
該書告訴我們只有正視自己的過往,剖開自己深掩的內心,才能看到那些血淋淋的現實,才能自己鼓起勇氣與過去告別,從而走向新生。而這個重生將與之前的遺忘不同,這是已經了解過自我過去的重生,而非簡單的掩蓋。

藝術特色

敘述手法
從《女心理師》上、下冊聯繫起來看,作品運用了多種的敘事手法,在順敘中有用到了倒敘插敘等敘事手法;敘事線索也不是單一的,大體上可以說是以賀頓的蛻化成長經歷為主線,其中交織著幾個來訪者的案例,這幾個案例之間也不是完全獨立的,不是一個案例結束了另一個案例才開始,有的有明顯的時間交代是同一天,有的則沒有交代時間,下冊對團團、桑珊、李芝明、喬玉華、蘇三這幾個來訪者的諮詢之間沒有明顯的隔開,給人一氣呵成的感覺,儘管主人公賀頓在作品中幾處提到自己的累,但在處理這些案例時的流暢、從容和遊刃有餘,似乎賀頓是無所不能的,令人甚至覺得賀頓像現代女巫,問題到她手裡似乎手到擒來。 這種多樣化的敘事手法和敘事線索會增加賀頓這一人物形象經歷的豐富性和複雜性。
諷刺手法
與畢淑敏以往作品的溫情有所不同,《女心理師》明顯有著調侃、諷刺與批判意味,在某種程上是在表現“真”與“假”的矛盾衝突,比如賀頓作為一名心理師,她是在虛假的基礎上獲得這樣一個身份:身份證是假的,十萬註冊資金是通過非正常手段借得的,諮詢所的場地更是靠出賣“婚姻”的方式獲得的,但就在這樣一個有著虛假與種種弱點的賀頓面前,來訪者願意揭開他們身上的虛假,在她面前展示出“真實”的一面,也許作者想表達的是,所謂的真實與虛假往往是相對的,每個人的世界是由他/她的主觀經驗建構的,不存在絕對真實的世界。
不可否認,《女心理師》還透著對男性的調侃、諷刺與批判。比如,錢開逸的優越感與自以為是,他覺得自己對賀頓求婚,賀頓一定會答應,所以才會在跟賀頓求婚之前,先跟自己的家人說了自己就要結婚了,卻沒想到不僅被賀頓拒絕了,而且還被賀頓利用了,而且利用的“心甘情願”。又如烏海的“虛偽”,之前在李芝明面前一直扮演著好老公、好領導的角色,卻在去遠郊雞場考察禽流感預防事宜期間,冒雨赴妓女“紅襪子”的約而出了交通事故身亡。再如蘇三,當他的“發言恐懼症”解決了之後,抉擇王婆還是李四的問題馬上就成為了他的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李芝明顧全了雙方父母、兒子的需要,選擇了放棄當眾揭穿烏海,自己獨自承擔被背叛的孤獨,突出了女性的“隱忍”;女同性戀桑珊在面對戀人的背叛,想的是捍衛自己的尊嚴,要與“大猩猩”決鬥。在《女心理師》中的男性,不管是來訪者還是心理學權威,在看似光鮮、高大、權威的背後,都有著不健康的心理與行為。相比較而言,作者對女性是給予了更多的同情與欣賞的傾向,桑珊雖為女同性戀,但作者把她塑造得更符合一個男性的特徵,為了愛情,敢於去爭取,甚至想到採用決鬥這樣一種非常男性化的處理方式。
悲憫情懷
《女心理師》中來訪者的類型是男、女、老、少、病全涵括了,案例類型包括家庭婚姻,親子關係,戀愛心理,創傷心理,性心理,自卑心理等,可以看出作者試圖對當代社會心理問題做全景式的展現,體現了作者對世人心靈的關注以及強烈的悲天憫人情懷,作者是想要給這個社會開出藥方的———多關心、愛護孩子,尤其是要讓孩子的心靈健康成長,這樣成年後才不容易出現或誘發心理問題。包括女主人公賀頓在內,作品或詳或略地講述了12 個 案例,其中蘇三的發言恐懼症、大芳的“大老婆”心結問題、賀頓的下半身冰冷問題,都是在孩童時期留下的心理創傷沒有及時處理,轉換為身體或行為問題。還有個周團團,可以推想,周團團現在已經偷偷在女秘書安阿姨的杯里放滅蟑螂藥了,如果他的心理問題沒有及時得以處理,可能不僅僅是會留下心理創傷,犯罪都有可能。作者通過對這幾個活生生、血淋淋的案例試圖提醒讀者,孩子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的都是父母、社會和周圍的成年人,如果父母、社會和周圍的成年人能夠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能夠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愛護,也許很多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邊緣事實

主人公賀頓作為一個心理師首先是個邊緣人,所謂邊緣,即非中心,每個時代都有邊緣人,賀頓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普通的邊緣人中的一員,這從賀頓的原始身份上就能看出來,她在自己的家中,有母親和繼父,自己是母親帶來的拖油瓶,是個邊緣人;這也奠定了她在家鄉的邊緣地位;在城市中,她是個為生活勞碌奔波的打工妹,無論是推銷員還是醫護人員或是心理師,也是一個典型的邊緣人;在人群中,她是一個患有相當嚴重心理疾患的病人,也是一定意義上的邊緣人。她的邊緣現實始終跟隨著她,所以賀頓是一個在心理師身份掩飾下的真實的社會邊緣人形象。這個邊緣人的形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中國的今天,社會到處充斥著這樣的邊緣人,他們或是沒有城市戶口的長期漂泊者,或者是飽受心理疾病折磨的現代人,或是四處遊蕩兜售盜版光碟的外地人,或者是夢想瞬間成功一夜暴富的暴發戶,或者是為了追尋自己的理想獨自奮鬥的尋夢人。這些邊緣人都不同程度地在《女心理師》中有所體現,賀頓是作為一個正面的為 自己的理想奮鬥而最終獲得成功的形象而存在,在她身邊還有一些和她一樣的邊緣人,有作為失敗者存在的她的老公——一個靠老娘的房產而生活的啃老一族,也有作為和她一樣正面邊緣人形象——如她在闖蕩城市過程中認識的一群農村朋友。無疑,賀頓和她身邊的人是作為邊緣人的典型代表而出場的。以她們為代表的這個群體擁有同樣漂泊不定的生活方式,擁有他們作為邊緣人的典型苦難。

作品評價

心理是靈魂的通道,靈魂出了問題需要心理師的療救。但我們往往只注意生理上的疾病而無視心理上的,於是我們的靈魂越來越蒙受傷害。《女心理師》這本書這緣於人性的善良和對人的心理隱秘的洞悉,在剖析別人的心理世界的同時也在剖析自我,因此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不僅善良而且透明的靈魂。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賀紹俊

社會影響

2007年4月5日,畢淑敏的心理勵志小說《女心理師》的首發式在北京市監獄舉行,作者用熱情的語言向服刑人員講述了她對幸福的理解,喚起公眾對心理話題尤其是對特殊人群心理健康的關注。

作者簡介

畢淑敏,女,1952年出生於新疆,中學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學院附屬學校。1969年入伍,在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喀喇崑崙山交匯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隊當兵11年。1980年轉業回北京。從事醫學工作20年後,開始專業寫作,共發表作品200萬字。曾獲莊重文文學、小說月報第四、五、六屆百花獎、當代文學獎、陳伯吹文學大獎、北京文學獎、崑崙文學獎、解放軍文藝獎、青年文學獎、台灣第16屆中國時報文學獎、台灣第17屆聯合報文學獎等各種文學獎30餘次。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北師大文學碩士。
畢淑敏畢淑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